12.5 测量导体的电阻课件(22页PPT) 九年级物理全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5 测量导体的电阻课件(22页PPT) 九年级物理全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物理 北师大版(2024)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第五节 测量导体的电阻
预习清单
1.“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目的: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2)实验原理:R=________。
(3)实验器材:电源、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___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开关和导线。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
预习清单
(4)实验电路图:(在下方虚线框中画出)
预习清单
2.特殊法测电阻:
(1)实验目的:在没有________的情况下,只用两只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2)实验器材:电源、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关和导线。
电流表
已知阻值
的定值电阻
电压表
预习清单
(3)实验电路图:(在下方虚线框中画出)
预习清单
(4)实验原理:
测得R0两端的电压为U0,Rx两端的电压为Ux,则此时通过R0和Rx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___。则待测电阻阻值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__。
Ix=I0=
Rx==
导入新课
在实际电路中,我们如何知道这些电阻器的具体阻值呢
任务一:伏安法测电阻
1.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测量导体电阻的理论依据。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从而间接测量导体的电阻。
2.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流,电压表应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测量电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便多次测量。
任务一:伏安法测电阻
3.操作演示:
(1)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如根据电源电压和待测电阻的大致阻值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注意电表的正、负极连接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应置于阻值最大处等关键操作。
任务一:伏安法测电阻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合适的示数,记录下此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4)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至少测量三组数据。
任务一:伏安法测电阻
4.引导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计算出每次测量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5.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任务二:特殊法测电阻
1.只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
问题:
如果没有电流表,只有两块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如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任务二:特殊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
将已知电阻R0和待测电阻Rx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先测出R0两端的电压U0,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通过R0的电流I0=,此电流也等于通过Rx的电流,再测出Rx两端的电压Ux,最后根据Rx==计算出Rx的阻值。
任务二:特殊法测电阻
2.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
根据上述原理,自行推导如果只有一块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时,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和计算公式,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核心总结
1.回顾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重要性。
2.总结特殊法测电阻的两种常见情况(只有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只有电流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的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对比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再次强调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测量电阻的方法都是基于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相关的电学量来间接求得电阻值。
课堂评价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原理是
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源电压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D.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闭合状态
C
课堂评价
2.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同学列出了下列注意事项,其中没有必要的是 ( )
A.连接电路时,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
B.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C.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D.电路连接好后,应先用开关试触
A
课堂评价
3.如图甲所示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20 Ω 1 A”,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 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B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课堂评价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到某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Rx的阻值为_____Ω。
8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