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物理 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 永恒的探索:宇宙和粒子第三节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预习清单1.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中释放的能量。核能的开发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途径。2.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称为核电站,__________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__________反应就是在其中进行的。3.__________是核能与核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人类的前途命运。核裂变核聚变核反应堆链式裂变核安全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核武器空前强大的威力与可怕之处。原子弹和氢弹的巨大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任务一:认识核能什么是核能 任务一:认识核能总结: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时,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任务一:认识核能1905年爱因斯坦以简洁的公式E=mc2揭示了质量为m 的物质与其所具有的能量E的关系。在核裂变的过程中,必有能量ΔE=Δmc2释放出来,Δm为核裂变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这就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中释放的核能。核能的获得主要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途径。1.核裂变是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能量的过程。2.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能量的过程。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活动1:探究核裂变及其应用1938年,科学家利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铀235,使其裂变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2~3个新的中子,这个过程释放了巨大的能量。1kg铀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t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问题: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应不断进行呢 铀235裂变时就会释放出中子,所以在裂变的过程中,不需外界不断地提供中子。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实验:将火柴搭成如图所示的结构,模拟类比中子轰击铀235,点燃第一根火柴后,观察所发生的现象。问题:如果去掉其中火柴(1),火柴(2)(3)会燃烧吗 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链式反应原理: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1)不加以控制的链式反应——原子弹(如图所示)。链式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产生极大的破坏性。问题:在链式反应中,可以通过控制中子数量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可控的核裂变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 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介绍我国核电站的发展情况以及核电站的发电原理。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2)加以控制的链式反应——核电站。请看如图所示的核电站工作时的能流图,说一说,核电站是根据什么原理建造的 它的核心设备是什么 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问题:你能回答核电站和原子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如图所示),其作用就是控制链式反应。如果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制成了原子弹。我们需要和平利用核能。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活动2:探究核聚变及其应用问题:我们已经研究过重核可以裂变成质量较小的核,那么质量较小的核能否聚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呢 轻核的聚变:将质量较小原子核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也会放出大量的能量,这就是聚变。如把氘和氚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氦核。任务二:探究核能的利用领域氢弹就是利用氢核的聚变,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核聚变目前无法控制,但可以用来制造氢弹。我国科学家用不到三年的时间研制,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爆炸成功。氢弹的威力大于原子弹。科学畅想:可控核聚变尚未实现,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氘,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今后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任务三:了解核安全核事故:任务三:了解核安全阅读教材中有关核安全的内容,了解核泄漏的危害和核废料的处理。交流,讨论:1.核事故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2.在利用核能时,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3.既然核电站存在安全隐患,我国为什么仍坚定不移地要发展核电 核心总结1.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2.核能的利用:核电站。3.核安全。课堂评价1.我国在核能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站是通过_________ (选填“可控”或“不可控”)的__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发电;中国“人造太阳”——大型核试验装置“东方超环”是通过__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可控核裂变核聚变课堂评价2.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释放核能的方式依次是 ( )A.核裂变 核聚变B.核聚变 核裂变C.核裂变 核裂变D.核聚变 核聚变A课堂评价3.核电站发电流程如图所示,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下列所述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核能→化学能→内能→电能B.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D.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