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量浓度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1.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量与溶液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 cB 及有关计算 学习目标 【知识回顾】 m n N ÷ M × M × NA ÷ NA V(g) ρ × Vm ÷ Vm 溶质质量分数 V(溶液) ? 新课引入 其他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m质 m液 × 100% = m质 m质 + m剂 ×100% 三、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单位体积(1L)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公式: 4、单位: mol/L mol·L-1 溶液的体积: L 2、符号: CB CB= nB V = V标 Vm n= N NA = m M (1)nB指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 (2)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单位是L。体积不具有加和性,V液 ≠ V剂 + V质 (除非题目标明),质量具有加和性,m液 = m剂 + m质 (3)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可以表示物质,也可以表示离子的浓度,如 1mol?L-1BaCl2溶液中c(Ba2+)=1mol?L-1,c(Cl-)=2mol?L-1。 (4)分析溶质时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变化,如胆矾(CuSO4·5H2O)溶于水得到CuSO4溶液,溶质是CuSO4;Na2O、SO3溶于水后溶质是NaOH、H2SO4。 (5)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都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n)或质量(m)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 三、物质的量浓度 1.将1molNaCl溶于1L水中所得到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 2.物质的量浓度是指1L水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3.物质的量浓度是指1L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4.在500mL 5mol/L Na2CO3溶液中取出100mL,则取出溶液的浓度为1mol/L 5.2L 0.3mol/L的Na2SO4溶液中c(Na+)=0.6mol/L × √ × 注意:体积是溶液体积,并非溶剂体积 × √ C离子 = 离子个数 ╳ C物质 ×NA 微粒数目 N 物质的量 n 物质质量 m ×M ÷M 气体体积(标准状况) V ÷NA 物质的量浓度 c ×V溶液 ÷Vm ×Vm ÷V溶液 归纳总结 根据 ,填写下表。 溶质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硫酸 溶质的质量/g 5.85 摩尔质量 58.5g/mol 40g/mol 98g/mol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1.0 溶液的体积/L 2.0 500 2.5 物质的量浓度 0.2mol/L 0.05mol/L 0.1 2mol/L 40 49 0.5 cB = nB V 对点训练 课堂练习 (1) 将2.8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该溶液的溶质为?? ?????? 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 Na-23 C-12 O-16 H-1 *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Na2CO3·10H2O、KAl(SO4)2·12H2O】 溶于水后溶质失去结晶水【CuSO4、Na2CO3、KAl(SO4)2】 Na2O + H2O = 2NaOH (2)把2 mol Na2O溶于水配成1L的溶液,所得溶质为?? ?????? * 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物质, 溶质为生成的新物质。 如Na、Na2O、Na2O2 NaOH SO3 H2SO4 NaOH 三、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1. 与定义式有关的计算 cB=???????????,关键找出 n 和 V,再求cB ? 例1 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的HCl气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HCl) = ????(HCl)????(溶液) ? = ????22.4mol????×36.5+22?40022?400????L = 1?000????????????×36.5+22?400 mol·L-1 ? 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三、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2.溶液稀释(或浓缩)有关的计算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V(浓)=c(稀)·V(稀); 溶液的质量守恒:m(稀)=m(浓)+m(水)。 例2 将1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0 mol·L-1 B.0.20 mol·L-1 C.0.40 mol·L-1 D.0.50 mol·L-1 √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稀)= ????(浓)·????(浓)????(稀) = 1.00mol·L?1×0.01?L0.1?L = 0.10 mol·L-1 ? 三、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3.溶质相同的两溶液混合 ①语言描述: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和(或质量之和)。 ②公式: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c(混)·V(混); 溶质的质量不变:m1w1+m2w2=m(混)·w(混)。 三、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3.溶质相同的两溶液混合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c(混)·V(混); 溶质的质量不变:m1w1+m2w2=m(混)·w(混)。 例3 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混合后再加水至溶液体积为500 mL,所得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0.42 设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为a 100 mL×0.3 mol·L-1+300 mL×0.25 mol·L-1=500 mL×a a=0.21 mol·L-1 混合稀释后c(H+)=2c(H2SO4) 三、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3.溶质相同的两溶液混合 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混合规律 溶质相同,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1. 等体积混合 (1)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时,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SO?溶液、HNO?溶液、盐酸、NaOH溶液等),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 12(a% + b%)。 (2)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时,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如CH?CH?OH溶液、氨水等),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 12(a% + b%)。 2. 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 > 1 g·cm??还是ρ < 1 g·cm??), 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 12(a% + b%)。 ? 三、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4.电荷守恒关系 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如Na2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c(Na+)=2c(SO42?)+c(Cl-) ? 例4 在KCl、CaCl2、Ca(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2 mol·L-1,c(Ca2+)= 0.5 mol·L-1,c(Cl-)=0.4 mol·L-1,则c(NO3?)为 A.0.3 mol·L- B.0.8 mol·L-1 C.0.4 mol·L-1 D.0.5 mol·L-1 ? √ 设c(NO3?)为x 0.2 mol·L-1×1+0.5 mol·L-1×2 = 0.4 mol·L-1×1+x×1 x = 0.8 mol·L-1 ? 三、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典例1】实验室里有一瓶浓度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张老师要制作一个新的标签,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这瓶浓硫酸溶液的组成,同学们知道该怎么写吗? 【变式1】质量分数为 36.5% 、密度为 1.18 g/cm3 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cm3=1mL 11.8 mol/L 18.4 mol/L ρg/ml×1000ml/L×VL×W Mg/mol×VL = nB V cB= mB MBV = 1000ρw M = (mol/L) 归纳总结 (1)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在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 保持守恒,溶液的质量保持守恒,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守恒。 (2)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①若指出不考虑溶液体积改变,可认为是溶液的体积之和; ②若给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应根据V(混)=????(混)????(混)=????1????1+????2????2????(混)来计算。 ? 1.下列溶液中c(Cl-)与5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50 mL 3 mol·L-1 KClO3溶液 C.50 mL 3 mol·L-1 AlCl3溶液 D.25 mL 1.5 mol·L-1 MgCl2溶液 D 当堂训练 2. CaCl2溶液常用于治疗急性血钙过低症,已知质量分数为20%的CaCl2溶液的密度为1.11 g·mL-1,取此溶液10 mL,加水稀释到2 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稀释前C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B.稀释前10 mL该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 C.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D.1 L稀释后的溶液中CaCl2的质量为1.11 g C 当堂训练 3.某温度下,在76 g水中溶解24 g CuSO4,恰好达到饱和,假设该溶液密度为1 g·cm-3,求: (1)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4% (2)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5 mol·L-1 (3)取10 mL该溶液加水稀释至200 mL,稀释后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0.075 mol·L-1 当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