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5张1个视频)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5张1个视频)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
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与意义。
手指被仙人球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手会迅速缩回。
传入信号
感受外界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传出信号
做出规律性应答
分析综合神经信号
该过程描述的是一个缩手反射
新课导入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在_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__________所产生的____________反应。
(2)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含羞草的应激性
单细胞生物的趋利避害
脑或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内外刺激
规律性应答
如:植物、单细胞生物等因缺乏(中枢)神经系统而没有反射,只有应激性
【思考】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反射活动吗?
No
兴奋: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或肌肉)感受外界刺激后,由___________状态变___________状态的过程。
2.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
神经
神经中枢
指感觉神经末梢
接受刺激后产生______
指感觉神经,含
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向 传导
指 中的细胞群。产生兴奋并对传入信息进行 和______
指运动神经
将中枢的兴奋向效应器传导
相对静止
显著活跃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思考.讨论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对刺激作出应答: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腺体
传出
神经
效应器
神经节
中枢
脑或脊髓
分析
综合
效应器
兴奋
肌肉收缩
腺体分泌
膝跳反射弧
缩手反射弧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_______神经元和______神经元____个神经元参与,如_____反射;多数情况下还需要______神经元的参与,如______反射。
(2)兴奋在反射弧中是_____向传导的,此外还会在脑和脊髓之间_______传导。
仔细观察上面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传入
传出
2
中间
膝跳
缩手
相互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二元反射弧
三元反射弧
低级中枢
(脊髓)
效应器
感受器
下行传导束
上行传导束
(大脑皮层)
最高级中枢
产生
感觉
较高级中枢
(脑干、下丘脑)
【路径1】
在反射弧中________
【路径2】
在中枢内________
【实例】排尿反射
单向传递
高低互传
【拓展提升】
兴奋的2种传导路径
3.常考介绍
(1)判断:某现象是否是反射。
②完整的反射弧
①适宜刺激
【判断】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人为电刺激
③产生反应
反射弧不完整 ≠ 反射
产生感觉_____反射
,产生反应______反射
,大脑控制排尿____反射。
不是
未必是
不是
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2)判断: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
含神经节的神经负责____
传入
___入___出
_____→____________
刺激外周段:若肌肉收缩→_____;若肌肉不收缩→_____
刺激向中段:若肌肉收缩→_____;若肌肉不收缩→_____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根据神经节位置判断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
根据脊髓灰质形态判断
根据“剪断-刺激”后肌肉是否收缩判断
轴突
胞体或树突


向中段
外周段
传出
传入
传入
传出
(3)破坏反射弧某结构对反射的影响。
(无感觉、无效应)
破坏感受器
(无感觉、无效应)
破坏传入神经
(无感觉、无效应)
破坏神经中枢
(有感觉、无效应)
破坏传出神经
(有感觉、无效应)
破坏效应器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
脊髓灰质炎病毒
主要症状
下肢软瘫
肌肉肌力减退
严重时肢体疼痛甚至瘫痪
性传染病。脊髓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主管运动,后角主管感觉,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糖丸”爷爷
顾方舟
【走进医学】
小儿麻痹症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属于反射
B.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一个神经元才能完成
C.反射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因此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反射活动
D.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结构基础和适宜强度的刺激
D
2.如图是与缩手反射有关的神经结构,若用麻醉剂阻断图示中的某一个位点并给予感受器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若阻断位点①,病人手有反应,也有感觉
B. 若阻断位点②,病人手有反应,但无感觉
C. 若阻断位点③,病人手没有反应,但有感觉
D. 若阻断位点④,病人手没有反应,也无感觉
C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反射的类型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快速接球
猴子骑车
望梅止渴
【思考】以上反射类型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生来就有(先天性)或训练形成(后天性)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非条件反射:指出生后_________就具有的反射。
无须训练
先天性且终身性,不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有限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反射:指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逐渐形成的反射。
学习和训练
后天性、可建立可消退,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几乎无限
快速接球
猴子骑车
海豚表演
望梅止渴
2.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观看视频】狗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
1
2
3
4
食物
铃声
铃声
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不分泌唾液
非条件反射
不发生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①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__而建立的,需要___________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
学习和训练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_____________的强化才能维持。
非条件刺激
非条件反射
(基础)
条件反射
【机理】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实质】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也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大脑皮层
消退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维持
需给予
非条件刺激
强化
兴奋
抑制
新的联系
新的学习过程
大脑皮层
中枢
学习和训练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获得过程
神经中枢
意义
持续时间
反射数量
联系
遗传,先天具有
大脑皮层以下
(下丘脑、脑干、脊髓等)
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
通常具终生性
有限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学习和训练而成
后天的学习和训练
大脑皮层+其他中枢
具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
性,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可消退
几乎无限
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方法技巧: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一看
二看
三看
形成
中枢
存在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遗传获得,先天性
后天生活中学习训练形成
大脑皮层不参与
大脑皮层参与
终生存在,不消退
可消退,可建立
4.条件反射的建立意义
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1)条件反射的建立,是______________必不可少的。
(2)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______________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
【延伸思考】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我们当前的学习有何启示?
动物生存
复杂环境
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复杂环境变化
为当前学习提供了方法论。如:
①不断地重复和强化;
②建立正确的学习关联等。
3.某饲养员长期给大熊猫喂食,大熊猫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该饲养员反复进出熊猫笼舍却不喂食,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
B.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和低级中枢的共同参与
C.食物属于条件刺激,饲养员的脚步声属于非条件刺激
D.条件反射的消退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C
4.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B.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C.条件反射消退不是简单丧失,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无关信号
D.条件反射扩展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其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C
类型
结构基础
结 构
基本方式
条件
反射
非条件
反射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中枢
反射弧
反射
神经调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