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课时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课时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课时
1.能概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能阐明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机制
是不是我们提供内环境的成分,保证成分都齐全后,细胞就可以正常生活呢?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不可以,仅仅考虑成分还不够,我们一起来看看还需要考虑什么?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渗透压
2. 酸碱度
3. 温度
770KPa
7.35 – 7.45
37℃左右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 渗透压
(1)概念:
渗透压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能力。
溶质微粒多
溶质浓度高
溶液渗透压大
对水的吸引力强
与微粒大小和种类无关!
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
溶质微粒少
溶质浓度低
溶液渗透压小
对水的吸引力弱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微粒的数目。
在37℃时,人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和 。
③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
②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Na+
Cl-
无机盐
蛋白质
K+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细胞外液 血浆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组织液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细胞内液 10 140 2.5 10.35 25 — 47
血浆的主要成分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虽 然蛋白质含量最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较Na+ 和CI-大得多,因此数目远少于Na+和CI-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血浆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质量
物质的量
思考: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 和CI-
(4)渗透压实例:组织水肿
孕妇脚水肿
蚊子包
因哭导致的眼睛肿胀
概念:组织水肿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
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又称浮肿。
原因
直接表现:组织液增加
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思考: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
血浆渗透压下降
当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值会导致水分滞留于_______ 。
组织液
1
严重营养不良
2
肾小球肾炎
3
肝功能受损
(摄入蛋白质不足)
(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
(合成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渗透压下降
1
2
3
血浆较多水分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增多
血浆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未及时渗入血浆
组织
水肿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组织液渗透压高于正常值,会导致水分滞留于______。
组织液
1
代谢产物增加
2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大量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血浆渗透压也下降)
3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不能进入毛细淋巴管
1
2
3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由血浆渗透到组织液的水增多
组织水肿
a. 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b. 花粉等引起的过敏,组织细胞释放组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c. 毛细血管壁局部损伤,毛细血管壁破裂或通透性增大
d. 毛细淋巴管阻塞
2. 酸碱度
影响_________
酶的活性
1
概述:
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pH为________
中性
7.35-7.45
2
缓冲物质(缓冲对)
弱酸
弱酸强碱盐
H2CO3
NaHCO3
NaH2PO4
Na2HPO4
主要缓冲对
【注意】如果写缓冲离子对的时候应该书写HCO3- /H2CO3
H2CO3/NaHCO3
3. 温度
影响_________
酶的活性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左右。
37
(动态平衡)
幼年_____成年_____老年
1
女性_____男性
2
同一个人1日内不超过__℃
3



1
代谢越旺盛,释放的能量越多,温度也越高!
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血浆
同学们思考: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组织液
淋巴液
内环境
外界环境

血细胞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等
物质交换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别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
食物
空气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血浆
淋巴液
组织液
组织细胞
内环境
外界环境
结合初中学过的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知识,与同学讨论下列问题。
2.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二氧化碳),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
外界环境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血浆
组织液
组织细胞
内环境
外界环境
皮肤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消化系统
皮肤
循环系统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内环境
外界环境
细胞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O2
CO2
O2
CO2
O2
代谢废物
CO2
代谢废物
重吸收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
肺、小肠、肾、皮肤
体外
体外
体内
内环境
细胞
代谢废物
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食物
(营养成分)
氧气
CO2和H2O
尿液
(含氮废物、水)
汗液
(含氮废物、水)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也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请你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
出消化道壁细胞(2层)→
进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
进组织细胞膜(1层)→
1.葡萄糖从外界环境到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 层生物膜
7
拓 展——物质穿膜问题
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
2.O2从外界环境到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 层生物膜。
肺泡壁细胞膜(2层)→
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
红细胞膜(2层)→
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
组织细胞膜(1层)→
线粒体膜(2层)→
11层膜
11
拓 展——物质穿膜问题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正常人体血浆pH仍能维持在7.35~7.45
D.在寒冷的室外,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仍将维持在37 ℃左右
A
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
外环境
内环境
细胞内液
O2、营养物质
包括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外液
理化性质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CO2等废物
O2、营养物质
CO2等废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