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五四学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五四学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做有梦想的少年
(一)政治认同
引导学生辩证认识梦想的意义,深刻理解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关系,清晰把握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联。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个人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繁荣昌盛,国家的发展也需要每个个体梦想的汇聚。
组织学生开展 “我的梦想与国家发展”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梦想,阐述如何在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从而自觉地把个人梦想同时代脉搏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
(二)道德修养
借助榜样的力量,向学生讲述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为实现梦想而坚守道德准则的故事,如岳飞精忠报国、苏武牧羊持节不屈等,让学生明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始终践行以爱国为主的道德要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开展 “梦想与道德” 的情景模拟活动,设置各种在追梦过程中面临道德抉择的场景,如面对利益诱惑是否坚守诚信、在团队合作中是否愿意无私奉献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
(三)健全人格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追求梦想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它们的经历,营造积极向上、相互支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尊自信。
组织 “挑战自我,追逐梦想” 的主题班会,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或体育项目,让学生在挑战中感受成长的喜悦,理解个人成长的关键在于不断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培养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健全人格 。
(四)责任意识
通过展示社会中不同职业的人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视频资料,如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题等,让学生体悟梦想的意义,激发他们的追梦热情,敢于树立自己的梦想。
开展 “梦想与责任” 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分组调研某个社会问题,并制定以自己的梦想为出发点,解决该问题的方案。例如,未来想成为环保专家的学生,调研当地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保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树立学生 “有梦就有希望” 的人生态度,建立 “努力就有改变” 的生活信念,增强对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
少年要有梦想
梦想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通过展示一些少年因为拥有梦想而努力奋斗,最终取得成功的案例,如童第周从小立志要为国家的生物学事业做贡献,通过不懈努力成为著名生物学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梦想对少年成长的引领作用。
组织学生开展 “梦想分享会”,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梦想,感受梦想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明白无论梦想大小,都对自己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 。
树立远大志向
志向是梦想的基石,远大的志向能够为少年的成长提供强大的动力。讲述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就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远大志向,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志向与国家、社会的联系。
开展 “我的志向规划” 活动,让学生制定自己的短期和长期志向,并写下为实现志向将采取的具体行动步骤,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
《梦想始于当下》是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政治六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中的重要一课。教材以梦想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生动有趣的图片以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梦想的重要性。在 “做有梦想的少年” 这一板块,首先阐述了梦想对个人、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对梦想的向往。接着,强调少年要有梦想,并且要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入深,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后续学习如何通过学习成就梦想奠定了基础 。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内心已经开始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对各种职业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向往,在脑海中初步构建起自己的梦想雏形。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梦想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还不能深刻认识到梦想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他们的梦想可能较为模糊、易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规划,并且在将自我与国家、社会相联系方面存在不足,不知道如何将个人梦想融入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同时,面对实现梦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梦想,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找到实现梦想的方向和方法 。
教学环节一 新课导入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活动
播放一段关于各行各业人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视频,视频中包含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科学家在实验室专注研究、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等画面。
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人为什么如此努力?” 引导学生思考梦想的力量。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看到了人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因为他们有梦想;有的学生说梦想让人们充满动力 。
设计意图
通过精彩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
教学环节二 教学过程
(二)梦想的意义(10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一些名人名言,如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伏尼契”,让学生朗读并思考这些名言所表达的含义。
讲述爱迪生从小对科学发明充满好奇,梦想用自己的发明改变世界,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成功发明电灯的故事。提问学生:“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能体会到梦想对个人的重要性吗?”
引导学生讨论梦想对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展示中国在航天领域从无到有,一步步实现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梦想,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提升的资料,启发学生思考梦想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
学生活动
朗读名言,积极分享自己对名言的理解。在讨论梦想对个人的重要性时,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梦想能让人有奋斗的目标,有的说梦想能让人不怕困难。在探讨梦想对国家和人类社会的意义时,学生们认识到梦想能推动国家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
设计意图
借助名人名言和具体事例,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梦想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
(三)少年要有梦想(10 分钟)
教师活动
开展 “梦想猜猜猜” 的游戏,教师描述一些职业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如 “穿着白大褂,在医院里救死扶伤”“拿着粉笔,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让学生猜出对应的职业,并分享自己是否有过成为这些职业的梦想。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现阶段的梦想是什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班级中分享小组内同学的梦想 。
学生活动
积极参与游戏,踊跃回答问题。在小组交流和班级分享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分享了各种各样的梦想,如成为画家、作家、工程师、警察等 。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梦想的思考,让学生感受梦想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
(四)树立远大志向(10 分钟)
教师活动
讲述茅以升小时候看到家乡桥梁被破坏,立志要为国家建造坚固桥梁,最终主持设计并建造了钱塘江大桥等伟大工程的故事。提问学生:“茅以升的志向对你有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远大志向,从自身兴趣、特长以及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学生开展 “我的志向宣言” 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远大志向,并在班级中大声宣读 。
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故事,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要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且要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在 “我的志向宣言” 活动中,学生们认真书写,充满激情地宣读自己的志向,如 “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国家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我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攻克技术难题,让国家在科技领域更加强大” 等 。
设计意图
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通过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志向,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五)课堂总结(5 分钟)
教师活动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梦想的意义、少年要有梦想以及如何树立远大志向。强调梦想是人生的灯塔,能够引领我们前行,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怀揣梦想,努力奋斗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一张 “梦想卡片”,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实现梦想的步骤以及为实现梦想将付出的努力,将卡片张贴在自己的学习桌前,时刻激励自己 。
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积极参与课堂回顾。课后认真完成 “梦想卡片” 的制作 。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梦想的认识,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梦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