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综合性学习解 题君子自强不息“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努力使自己强大,不松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导入新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下面的活动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小组合作,完成后面的活动和任务。活动目标1.通过搜集整理名言、诗句等材料,认识“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2.成立采访小组,完成采访活动,寻找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3.组建演讲团队,开展演讲活动,加深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第一课时任务一:认识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1.儒家的“自强不息”有哪些内涵?活动任务儒家自强不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具有自己特有的伦理精神品格。●刚健品德●仁爱美德●独立人格意志●宽容和谐精神●积极进取精神(1)刚健品德所谓刚健,即是做人做事坚持原则而不动摇,坚持主体的自觉性而决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2)仁爱美德儒家自强不息不是逞强好能,而是对道德价值表示关切,实现主体的仁爱需求与现实世界发展的内在统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3)独立人格意志所谓自强就是在德行、知识、能力各方面不断提高,从而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就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意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4)宽容和谐精神“厚德载物”内含和谐精神与宽容或兼容并包精神,显现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品格。“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相得益彰,刚柔相济,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5)积极进取精神一是从个体来看,志士仁人的发愤图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离娄上》二是从社会来看,中国历史上的连绵不断革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各个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自立自信、勤学苦思、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表现。从人类一出生,困难就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没有火,我们坚忍不拔地钻出火来,这是钻木取火。天破了,我们克服一切困难重新补上,这是女娲补天。2.关于自强不息的神话传说大山阻路难行,我们肩挑手扛世代坚持也要移除,这是愚公移山。大海凶险浩瀚,我们穷尽一生也要与之斗争,这是精卫填海。3. 关于“自强不息”格言“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解释教材中自强不息的格言,并判断是属于儒家自强不息的哪一种内涵。刚健品德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刚健品德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积极进取精神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独立人格意志、积极进取精神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刚健品德、积极进取精神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 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 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4. 关于“自强不息”诗句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青松)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③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竹石》展示交流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搜集的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古诗词等材料。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 天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少不为不成。 (荀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康有为)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小试牛刀展示你搜集的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歌德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 ——海伦·凯勒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马丁·路德·金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 ——阿雷蒂诺强者,活动的发酵素,生活的酵母。——《罗曼·罗兰传》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唐〕孟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 ——〔元〕万松老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小试牛刀展示你搜集的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第一课时任务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明星;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也让我们感动。我们可以搜集历史上自强不息人物的故事,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可以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了解他们发愤图强、持之以恒的正能量事件。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祖逖闻鸡起舞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情好绸缪②,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 琨觉,曰:“此非恶声也。④”因⑤起舞。——《晋书·祖逖传》1.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教材故事解读试讲)注释:①舞:舞剑。②绸缪:深厚。③蹴:踢。④此非恶声也:这不是不吉祥的声音。⑤因:于是。范仲淹断齑画①粥(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②,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③十数茎醋汁半盂,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彭乘《墨客挥犀》卷三注释:①画:划。②贫窭:十分清贫。③断齑:断,断开;齑,切碎的腌菜或酱菜。④啖:吃。“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小试牛刀展示你搜集到的自强不息的人和故事:“(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东汉·班固《汉书》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请评委会人员坐到前排,根据展示者出场表现评分。01A组展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讲述搜集的人物故事。02B组展示:各小组依次播放录制的视频。03成果展示讲述自强不息人物故事的评价量表评价项目故事内容语言表达情绪情感评价标准分值赋分43310人物选取恰当、事件典型标准、流利、响亮、有条理情绪饱满,有感染力赞赏或建议总分王献之依缸习字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自小跟父亲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便下决心再练练基本功,好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原来他是嫌儿子写的“大”字结构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像羲之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功夫练习写字了。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2.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采访准备实施采访撰写采访稿展示交流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小记者:每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一个不普通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不用因为自己在别人眼中很平凡而自卑。不畏惧困难,迎难而上,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自己能做到。今天我要采访的就是这样一位同学。你能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吗?采访示例高珊:大家好!我叫高珊,是一名普通的初三学生。小记者:你认为你的优点有哪些?高珊:热情、开朗、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我觉得自己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更是同学们可信任的朋友。小记者:通过你对自己的评价能够看出你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是如何努力学习的吗?高珊:小学时,我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上中学后,又积极调整不断改进,努力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快地投入到了紧张的中学学习中。无论是主科还是副科,我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有时候,感觉到自己稍有退步,就认真总结,并与老师交流,听取老师的建议。面对学习中的激烈竞争,我总是乐观地说:“受过压力的弹簧才能弹得更高,竞争给我们压力,我们要把压力化为动力,努力学习才是呀!”正是积极的学习态度,使我在各科各项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小记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珊同学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对这两句话最好的诠释。人正因为有了坚定的梦想。才会收获累累硕果;正因为有了执着的追求,才会更加相信自己。让我们以阳光和快乐为曲,弹奏一曲质朴的暖人心扉的青春乐章;用理想和追求做笔,进取和奋发为墨,描画一张多彩的人生画卷。采访自强不息人物故事的评价量表评价项目采访对象采访内容采访过程评价标准分值赋分43310人物选取恰当、事件典型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尊重采访对象,用语得体赞赏或建议总分评选先进评委会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最佳讲故人”“最佳采访者”“最佳合作小组”。拓展交流将A、B两组整理的人物故事和撰写的采访稿张贴在教室展览板处,做进一步的交流。自强不息”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就能找到烙印,“奋斗抗争”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积极进取”成为儒家经典文化的内涵阐释,“坚韧刚毅”体现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自强不息”在神话传说、经典著作、古典诗文中随处可见,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根基。课堂小结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设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活动的内容,请你再设计一个,以丰富活动内容。活动一: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活动二: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古典诗词活动题解2.【材料整理】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材料,这些材料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曲高和寡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诸葛亮出山①⑥3.【材料解读】“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请你结合上述对“自强不息”内涵的解读,说说下列故事体现了怎样的自强不息精神。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子自强,主要体现在即使环境恶劣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君子自强,还应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同时还要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课后作业一、结合课上所学,按照采访步骤,完成下面采访活动:1.采访对象是你身边的人。2.采访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3.采访稿尽量图文并茂,字数在三百字以内,可以将采访过程录制成小视频。二、自拟题目,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600字。第二课时任务三:写演讲稿 组织演讲活动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确定演讲主题组建演讲团队开展演讲活动评委评奖颁奖请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我的“中国梦”志当存高远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论不屈不挠放飞青春梦想不可知难而退自由组合,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完成演讲稿的撰写。流程参赛选手抽取参赛序号主持人介绍参赛评委主持人宣读演讲比赛规则按序号进行精彩演讲点评、颁奖演讲稿的撰写技巧1.分析场合听众,提高演讲稿的针对性2.合理安排结构,体现演讲稿的层次性3.恰当选取材料,增强演讲稿的说服力4.着力锤炼语言,提升演讲稿的感染力1.主持人开场,宣布演讲开始。2.请评委会人员坐到前排,根据演讲者出场表现评分。3.各小组优秀代表依次演讲。组织演讲评价项目演讲内容语言表达语气语态评价标准分值赋分43310观点鲜明,材料典型,重点突出标准、流利、响亮、有条理自然、得体、情绪饱满赞赏或建议总分演讲活动评价量表张开自强的翅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张开自强的翅膀》。自强是直面艰难困苦的强者智慧,在苦难面前不灰心丧气,不长吁短叹;自强是头顶枪林弹雨的大丈夫气节,在危难面前不卑躬屈膝,不委曲求全;自强是功名利禄之外的坦荡风度,在名利面前不随波逐流,不见风使舵。自强是一山怪石屡历风霜刀剑的逼迫仍棱角分明的坚毅,是登山者尽管举步维艰但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是流水翻山越岭仍不甘落后的恢宏气魄!自强者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在于其不怨天尤人,在于其永不言败,在于自己的拼搏奋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宋朝大文豪苏轼,几次遭贬后仍自强不息,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清朝落第秀才蒲松龄,以历史上强者的事迹自勉,留下千古不衰的经典名著;我校67届校友朱敏先生三个月焚膏继晷填补自己的英语空白,自信满满踏上斯坦福大学求学之路。他们都以行动诠释了自强的意义,明确的目标加以坚定的信念并付诸奋斗铸就了他们的成功。正如朱敏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之所以能打败那些强大的对手是因为自己的一股韧劲。自强的心鞭策我们勇往直前,失败算什么,困难算什么,自强者永不止步。生命可以大写,也可以小写,还可以简写。小写的生命是灵魂上的侏儒,简写的生命是灵魂上的庸碌者,唯有自强者是天地间用正气、智慧写出的一个气宇轩昂的大写的人。独立是它的一撇,拼搏是它的一捺,两者缺少其一,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自强是生命之杯中的琼浆玉液,它让每一个举杯者赢得了鲜花和掌声,收获了成功和喜悦,体味到了人生的真实与厚重!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也许是一次考试的失利,也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没有谁能够保证他的一生总是一帆风顺。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该失意、彷徨,因自己陷入人生灰色的圈子而倍感焦虑、难以自拔。我们要学会自强,因为只有学会自强,我们才敢正视所有问题;只有学会自强,才会有勇气去战胜一道道难题。同学们,挫折并不可怕,逆境更能造就人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坚信只要我们自强不息,就有可能取得成功!让我们张开自强的翅膀,让梦想展翅飞翔!谢谢大家!本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内容较多,涉及搜集、整理、展示资料,举办故事会,进行采访活动,演讲比赛等。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取舍或增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增长新知,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提高。活动总结通过完成上面三个活动,每位同学对“自强不息”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也必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请同学们提炼出50字以内的青春宣言,进行宣读。课后作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活动目标1.通过搜集整理名言、诗句等材料,认识“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2.成立采访小组,完成采访活动,寻找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3.组建演讲团队,开展演讲活动,加深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导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下面的活动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小组合作,完成后面的活动和任务。活动任务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1.儒家的“自强不息”有哪些内涵?明确:儒家自强不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具有自己特有的伦理精神品格。具体有:●刚健品德●仁爱美德●独立人格意志●宽容和谐精神●积极进取精神(1)刚健品德。所谓刚健,即是做人做事坚持原则而不动摇,坚持主体的自觉性而决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2)仁爱美德。儒家自强不息不是逞强好能,而是对道德价值表示关切,实现主体的仁爱需求与现实世界发展的内在统一。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3)独立人格意志。所谓自强就是在德行、知识、能力各方面不断提高,从而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就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意志。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4)宽容和谐精神。“厚德载物”内含和谐精神与宽容或兼容并包精神,显现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品格。“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相得益彰,刚柔相济,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5)积极进取精神。一是从个体来看,志士仁人的发愤图强。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离娄上》二是从社会来看,中国历史上的连绵不断革新。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各个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自立自信、勤学苦思、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表现。2.关于自强不息的神话传说(屏显)3.关于“自强不息”格言。解释教材中自强不息的格言,并判断是属于儒家自强不息的哪一种内涵。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明确:“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刚健品德)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明确: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刚健品德)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明确: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积极进取精神)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明确: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独立人格意志、积极进取精神)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明确: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刚健品德、积极进取精神)●小试牛刀展示你搜集的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 云之志。( 《滕王阁序》)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 进也。(《荀子 天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少不为不成。(荀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康有为)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歌德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 ——海伦·凯勒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马丁·路德·金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 ——阿雷蒂诺强者,活动的发酵素,生活的酵母。——《罗曼·罗兰传》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4.关于“自强不息”诗句。说说教材中自强不息诗句的意思: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明确: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 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 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明确: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③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竹石》明确:(青松)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小试牛刀展示你搜集的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唐〕孟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 ——〔元〕万松老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5.展示交流。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搜集的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古诗词等材料。活动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明星;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也让我们感动。我们可以搜集历史上自强不息人物的故事,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可以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了解他们发愤图强、持之以恒的正能量事件。1.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教材故事解读试讲)祖逖闻鸡起舞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情好绸缪②,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 琨觉,曰:“此非恶声也。④”因⑤起舞。——《晋书·祖逖传》注释:①舞:舞剑。②绸缪:深厚。③蹴:踢。④此非恶声也:这不是不吉祥的声音。⑤因:于是。范仲淹断齑画①粥(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②,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③十数茎醋汁半盂,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 ——彭乘《墨客挥犀》卷三注释:①画:划。②贫窭:十分清贫。③断齑:断,断开;齑,切碎的腌菜或酱菜。④啖:吃。●小试牛刀(1)展示你搜集到的自强不息的古人的故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翻译: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东汉·班固《汉书》明确: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2)展示你搜集到的自强不息的今人的故事(屏显)2.讲述自强不息人物故事。①请评委会人员坐到前排,根据展示者出场表现评分。②A组展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讲述搜集的人物故事。③B组展示:各小组依次播放录制的视频。讲述自强不息人物故事的评价量表示例:王献之依缸习字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自小跟父亲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便下决心再练练基本功,好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原来他是嫌儿子写的“大”字结构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像羲之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功夫练习写字了。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3.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1)采访对象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2)活动流程明确:采访准备→实施采访→撰写采访稿→展示交流(3)采访示例小记者:每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一个不普通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不用因为自己在别人眼中很平凡而自卑。不畏惧困难,迎难而上,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自己能做到。今天我要采访的就是这样一位同学。你能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吗?高珊:大家好!我叫高珊,是一名普通 的初三学生。小记者:你认为你的优点有哪些?高珊:热情、开朗、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我觉得自己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更是同学们可信任的朋友。小记者:通过你对自己的评价能够看出你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是如何努力学习的吗?高珊:小学时,我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上中学后,又积极调整不断改进,努力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快地投入到了紧张的中学学习中。无论是主科还是副科,我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有时候,感觉到自己稍有退步,就认真总结,并与老师交流,听取老师的建议。面对学习中的激烈竞争,我总是乐观地说:“受过压力的弹簧才能弹得更高,竞争给我们压力,我们要把压力化为动力,努力学习才是呀!”正是积极的学习态度,使我在各科各项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小记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珊同学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对这两句话最好的诠释。人正因为有了坚定的梦想。才会收获累累硕果;正因为有了执着的追求,才会更加相信自己。让我们以阳光和快乐为曲,弹奏一曲质朴的暖人心扉的青春乐章;用理想和追求做笔,进取和奋发为墨,描画一张多彩的人生画卷。(4)评选先进评委会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最佳讲故人”“最佳采访者”“最佳合作小组”。采访自强不息人物故事的评价量表(5)拓展交流将A、B两组整理的人物故事和撰写的采访稿张贴在教室展览板处,做进一步的交流。三、课堂小结自强不息”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就能找到烙印,“奋斗抗争”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积极进取”成为儒家经典文化的内涵阐释,“坚韧刚毅”体现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自强不息”在神话传说、经典著作、古典诗文中随处可见,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根基。四、活动题解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设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活动的内容,请你再设计一个,以丰富活动内容。活动一: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活动二: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古典诗词2.【材料整理】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材料,这些材料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曲高和寡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诸葛亮出山答案:①⑥3.【材料解读】“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请你结合上述对“自强不息”内涵的解读,说说下列故事体现了怎样的自强不息精神。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子自强,主要体现在即使环境恶劣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君子自强,还应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同时还要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五、课后作业1.结合课上所学,按照采访步骤,完成下面采访活动。(1)采访对象是你身边的人。(2)采访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3)采访稿尽量图文并茂,字数在三百字以内,可以将采访过程录制成小视频。2.自拟题目,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600字。第二课时一、(接续)活动任务活动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请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1.活动流程。(1)确定演讲主题:我的“中国梦” 志当存高远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论不屈不挠 放飞青春梦想 不可知难而退(2)组建演讲团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分别组建“我的‘中国梦’”“志当存高远”等若干个话题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完成演讲稿的撰写。附:演讲稿的撰写技巧。①分析场合听众,提高演讲稿的针对性②合理安排结构,体现演讲稿的层次性③恰当选取材料,增强演讲稿的说服力④着力锤炼语言,提升演讲稿的感染力(3)开展演讲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演讲;另推荐一些老师、同学作为评委,组成评委会。语文课代表负责组织活动,比如确定演讲顺序,邀请主持人等。最后根据各组表现,分别评出“最佳演讲稿”“最佳演讲者”等奖项。(4)评委评奖颁奖。2.演讲稿范例。自强不息 迈向成功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强不息,迈向成功。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应当像天那样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自觉努力向上,为选定的目标去奋斗,永不松懈。现在,我们有了共同的愿景,就是“志存高远·修身储能·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这告诉我们,人首先要有志向,可是,我们一旦确定人生志向后,将怎么办呢?就要排除一切障碍,毫不气馁、毫不退缩地为立下的志向而努力。只有自强不息者,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立志容易奋斗难,荀子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一个永恒的道理:只有坚定意志,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地奋斗才能实现理想。否则,无论我们立下多少志向,没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一切志向都是空谈而不会变成现实。自强者他们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他们藐视困难,追求高远目标,面对人生激流中的暗礁与险滩,奋勇搏击,永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司马迁立志写《史记》,自己虽然遭受屈辱的酷刑,仍自强不息完成浩浩史家之绝唱——《史记》;当代作家史铁生,立志走文学之路,虽身残仍自强不息,他笔下流淌的思想和灵魂震撼我们的心灵;发明大王爱迪生,立志发明,历经无数失败,仍自强不息,终获成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路途,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峻峭山路攀爬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形象地告知了我们,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需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当我们仰慕他人的时候,请永远牢记,我们不能只看见他人的成功,而要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只要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相信我们也会傲立于世,做顶天立地的人。谢谢大家!二、活动总结本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内容较多,涉及搜集、整理、展示资料,举办故事会,进行采访活动,演讲比赛等。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取舍或增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增长新知,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提高。三、课后作业通过完成上面三个活动,每位同学对“自强不息”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也必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请同学们提炼出50字以内的青春宣言,进行宣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2022新课标】课件.pptx 九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doc 男儿当自强.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