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加快溶解 教案 (表格式)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 加快溶解 教案 (表格式)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7 加快溶解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很多学生都知道有些物质跟食盐一样,加到水中能够溶解,而且知道搅 拌、加热能加快溶解,但是还不知道如何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对实验探究中的 “控制变量”不太清楚。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搅拌和加热等方法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认识到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科学思维 *通过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对比实验,认识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保持 其他条件不变。 探究实践 *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等量水中相同质量食盐溶解速度的不同。 *通过实验对“对比实验”有更深刻的了解。 态度责任 *发现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的方法有加热、搅拌和研磨。
难点 学会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质量相同的食盐4份、透明玻璃杯4个、玻璃棒2根、冷水、热水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把一块 红糖放到水里,静置不动很久才能完全溶解。有什么办法可以 加快红糖块的溶解呢 (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搅拌和用热水冲泡可以加快红糖的溶解。 2.教师总结:看来大家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观察得非常仔细。猜 想了许多可以加快溶解的方法,那这些方法真的都能加快溶 解吗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常见的物质——食盐,今天我 们就用它来当主角,一起探究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吧!(板书 课题) 红糖是学生在生活中经 常用到的材料,以学生熟 知的物质引入,唤起学生 的“前概念”,产生头脑风 暴 , 激 发 学 生 的 探 究 兴趣。
二、探索 (24分钟) 过渡:刚刚同学们想到了很多可能会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你们 想先探究哪个因素的影响呢 (温度或搅拌) 活动一: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学生讨论实验方法(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确保实验的可对比 性)以及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条件。 预设:两杯一样多的水、一样多的盐、同时加入。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2.用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师讲解。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毫升的常温水; (2)同时在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食盐; (3)一杯搅拌,一杯静止,观察记录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3.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活动二: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前一个实验我们确认了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接下来如何 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呢 2.引导小组讨论,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 要改变的条件:冷水与热水。 相同的条件:两杯一样多的水、一样多的盐、同时加入、都搅拌。 3.教师提示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小组实验,观察记录。 5.讨论与交流实验发现: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较快。 1.让学生明确设计对比 实验应注意进行变量 的控制,只能改变一个 条件,其他条件保持 不变。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在第一个实验 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第 二个实验方案,强化学 生对“控制变量”的 认识。
三、研讨 (10分钟) 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答:加热、搅拌都能加快溶解;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所得。 2.为什么实验中要用“相同质量的食盐”和“一样多的水” 答:确保实验的严谨性,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研讨环节强化学生 对对比实验的认识。
四、拓展 (3分钟) 1.展示图片:研钵。提问:这个实验器材有什么用呢 学生:可以 把大块的物质磨碎,变成小颗粒。 2.试一试,将食盐或糖这样能溶解的物质研磨得很细,再放入水 中,与不研磨的大颗粒盐粒或糖粒相比较,哪种溶解得更快呢 这个实验的步骤是什么 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物质颗粒的大小也能影响溶解快慢。同学们可以在课后 自己探究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引导学生探究颗粒大小 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充分 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 素,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 的认识。
板书设计 加快溶解 对比实验: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加快溶解的方法:加热、搅拌、研磨。
【教学反思】
在聚焦环节,学生非常乐意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其他同学。在操作之前,我强调了实验中需要注意的 一些操作问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做得非常好。但是我没有强调学生操作中要进行记录和有效的分工,在 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少数学生没有任务可做,或者他们对于自己的任务不感兴 趣。这种情况需要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予以纠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