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用水分离 教案 (表格式)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8 用水分离 教案 (表格式)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8 用水分离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对于一些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学生往往想到的是利用磁铁、筛网、在水中的沉浮性等方 法进行分离。学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后,这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从另一角度去 思考如何分离这些物质:利用混合物中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先把其中某种物质溶 解,分离出另一种物质,再想办法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了解到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式从水中分离出来。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探究实践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沙和食盐水。 *借助“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对实验进行描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态度责任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意识到通过分离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可以达到分离食盐和沙的目的。
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过滤装置和蒸发装置来分离食盐和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仪器一套、对应的装置卡片、过滤过程微视频、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沙、食盐、过滤装置、蒸发装置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5分钟) 1.播放视频或图片:食盐从哪里来。 2.思考:粗盐中含有不少沙子,用什么方法可以分离沙子和食 盐呢 3.交流讨论。 4.聚焦本课主题:如何利用水能溶解食盐和蒸发的性质,把沙子 和食盐分离开来呢 (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直接导入,使 研究的问题直观、清晰,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 兴趣。
二、探索 (25分钟) 活动一:观察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指导学生观察食盐和沙子,然后分组讨论食盐和沙子的特征, 并填写记录表。 2.提问:如何区分食盐和沙子,它们分别有哪些特征 (小组派代 表回答) 预设:食盐是白色(无色)的、颗粒小、半透明;沙子是黄色的、颗 粒小、不透明。 1.先观察食盐和沙子的 特征,为探索分离方法 作铺垫。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活动二:分离食盐和沙(过滤)。 1.将食盐和沙子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后,制成粗盐。提问:如何利 用水把沙子和食盐分离开来呢 预设:食盐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不能。 2.追问: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将它们分开呢 3.思考、交流。梳理方法:将粗盐放入水中,用水溶解食盐,再把 不能溶解的沙子进行过滤。 4.教师出示过滤的实验装置,讲解过滤方法。 5.总结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6.用微视频演示完整的过滤实验操作。 7.学生分组实验,完成食盐和沙子的分离。 活动三:分离食盐和水(蒸发)。 1.讨论:我们成功将沙子分离出来了,可食盐却溶解到水中去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呢 2.引导学生思考:食盐能溶解在水中,食盐水中能否分离出食 盐呢 3.展示海水晒盐的图片,引出蒸发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4.用课件介绍蒸发装置及各个仪器的作用。 5.强调注意事项: (1)加热过程中不要触碰容器,以免烫伤; (2)蒸发皿中的液体快要变干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水 分,否则会出现迸溅。 6.学生观看相关实验视频,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7.分析研讨实验中的发现。 活动四:观察、比较。 1.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蒸发皿中出现了很多白色颗粒,这些物质 是什么 预设:盐。 2.出示“粗盐”,观察比较“粗盐”和分离后得到的盐有什么不同 3.思考,交流。 4.仔细观察,这些白色颗粒和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盐有什么区别 讲解:直接从食盐水中蒸发得到的食盐颜色偏黄,颗粒较大,还 含有许多其他杂质,必须经过复杂的加工程序,才能得到洁白 无瑕的食盐。 2.通过蒸发分离食盐和 水,发现食盐溶解于水 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 逆的过程。可以将食 盐溶解在水中,也能从 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 3.对蒸发得到的盐进行 观察比较,进一步让学 生了解餐桌上食盐的 来源。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三、研讨 (7分钟) 1.在分离的过程中,沙子和食盐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在分离过程 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预设:(1)食盐能溶解于水,而沙子不能。 (2)在分离食盐和沙子的过程中水起到溶解的作用。 2.如果不用酒精灯加热,分离实验最终会完成吗 预设:如果不用酒精灯加热,分离食盐也能完成。放的时间够 久,食盐水中的水分也会蒸发。 通过研讨环节强化学生 对实验的认识。
四、拓展 (3分钟) 生活中的污水混入了很多有害物质,净化污水需要分离水中的 杂质。课件出示的是一个简单的净化污水装置示意图。请试着 制作一个类似的装置,用它来过滤污水,并对比污水过滤前后的 变化。 通过了解净化污水的过 程和制作装置,培养学生 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的能力。
板书设计 用水分离 粗盐=食盐+沙子 溶解→过滤→蒸发
【作业设计】
1. (湖北 · 汉川)把一杯5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阳台上暴晒, 一周后我们观察发现( B )。
A. 杯中的水减少了,同时无其他现象发生
B. 杯中的水减少了,同时杯底出现了一些白色的盐粒
C. 杯中的水没有变化
2. (广东 · 南沙)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A )。
A. 汤内水分的蒸发导致盐溶液的浓度增大
B. 汤内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C.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3. 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更多资料请登录www. 下 载 。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过滤和蒸发步骤中,部分学生因操作不熟练导致分离实验效果不佳,需通过模拟 演示或分步练习强化技能,同时,实验中存在时间把控不足的问题,导致拓展环节讨论仓促。同时对于食 盐和沙子的分离,课后部分学生觉得是不是可以尝试用密一点的筛网分离,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尝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