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勾股定理的应用 课件(共16张PPT)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勾股定理的应用 课件(共16张PPT)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3 勾股定理的应用
1. 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模型以及发现内在的数量关系,
发展抽象能力,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习惯.
2. 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回答问题:
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直角三角形 → a2 + b2 = c2
a2 + b2 = c2 → 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什么?
A
C
B
a
b
c
装修工人李叔叔想检测某块装修用砖(如图)的边AD 和边 BC 是否
分别垂直于底边 AB.
(1)如果李叔叔随身只带了卷尺,那么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
A
B
C
D
用卷尺分别测量 AD,DB,AB 的长,
若 AD2 + AB2=DB2,
则 ∠A=90°,即AD⊥AB.
探究点:勾股定理与其他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2)李叔叔测得边 AD 长 30 cm,边 AB 长 40 cm,点 B,D 之间的距离是 50 cm. 边 AD 垂直于边 AB 吗
A
B
C
D
∵ AD2 + AB2=302 + 402=2500,
DB2=502=2500,
∴∠A=90°,即AD⊥AB.
所以边 AD 垂直于边 AB
A
B
C
D
能检验.
在 AD 上从 A 点量取 12 cm 得点 E,在 AB 上从 A 点量取 16 cm 得点 F.
因为 12 + 16 = 20 ,
用刻度尺测 EF 长度,若 EF = 20 cm,
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AD⊥AB;
若 EF≠20 cm,则 AD 不垂直 AB.
(3) 如果李叔叔随身只带了一个长度为 20 cm 的刻度尺,那么他能检验边 AD 是否垂直于边 AB 吗
E
F
设 DF = x cm,则 CF = EF = (8 - x) cm,
在Rt△DEF 中,DE2 + DF2 = EF2,
则 42 + x2 = (8 - x)2,解得 x = 3.
∴DF 的长为 3 cm.
如图,正方形纸片 ABCD 的边长为 8 cm,点 E 是边 AD 的中点,将这个正方形纸片翻折,使点 C 落到点 E 处,折痕交边 AB 于点 G,交边 CD 于点 F. 你能求出 DF 的长吗
解:∵点 E 是边 AD 的中点,∴ DE = AD = 4 cm.
尝试·思考
1. 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 AC = 6 cm,BC = 8 cm,将△ABC 折叠,使点 B 与点 A 重合,折痕为 DE,则 BE 的长为( )
A. 4 cm B. 5 cm C. 6 cm D. 10 cm
B
练一练
例1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 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题目大意:如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丈的正方形. 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那么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
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B
O
C
A
解:设水池的水深 OA 为 x 尺,则芦苇的长度 OB 为 (x + 1) 尺.
由于芦苇位于水池中央,所以 AC为 5 尺.
在Rt△OA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AC2 + OA2 = OC2,
即 52 + x2 = (x + 1)2.
解得 x = 12.
12 + 1 = 13.
因此,水池的深度是 12 尺,芦苇的长度是 13 尺.
B
O
C
A
例2 如图,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从营地 A 出发,沿北偏东 53° 方向走了 400 m 到达点 B,然后再沿北偏西 37° 方向走了 300 m 到达目的地 C. 求 A,C 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析:把实际问题中的角度转化为图形中的角度,找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C
B
A
D

解:如图,过点 B 作 BE∥AD.
∴∠DAB = ∠ABE = 53°.
∵ 37° + ∠CBA + ∠ABE = 180°,
∴∠CBA = 90°.
∴AC = BC + AB = 300 + 400 = 500 .
∴AC = 500 m,
即 A、C 两点间的距离为 500 m.
方法总结:此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
数学模型(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

C
B
E
A
D

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决其他的实际问题
解决折纸问题、古文化问题
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 小明家新买了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如图所示,小明想要检测鱼缸的边DA是否垂直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量得DA长60 cm,AB长80 cm,点B,D之间的距离是100 cm,边DA垂直于边AB吗 为什么
解:边DA垂直于边AB.理由:连接BD,如图.
因为DA +AB =60 +80 =10 000,BD =10 =10 000,
所以DA +AB =BD ,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且∠DAB=90°,
所以边DA垂直于边AB.
2. 如图,一座城墙高11.7 m,墙外有一个宽为9 m的护城河,那么一个长为15 m的云梯能否到达墙的顶端?
解:设这个梯子能够到达的墙的最大高度是h m,
根据勾股定理得h2=152-92=144.
所以h=12>11.7.
所以15 m长的云梯能达到墙的顶端.
3. 如图是一个滑梯示意图,若将滑道AC水平放置,则刚好与AB一样长.已知滑梯的高度CE=3m,CD=1m,试求滑道AC的长.
解:设滑道AC=x m,则AB=x m,AE=(x-1)m.
在Rt△ACE中,∠AEC=90°,
由勾股定理,得AE2+CE2=AC2,
即(x-1)2+32=x2,解得x=5.
故滑道AC的长度为5 m.
A
E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