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学过的长度单位及正方形、长方形还有各类角的特点。在多方位观察物体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巩固调查与记录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3.通过复习,能熟练辨别八个方向,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记时法的有关知识。4.通过整理与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在交流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重点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和合作能力。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02页第1、2题和第102~103页“巩固与应用”的第1~7题,第104页第1、2题和“巩固与应用”的第1题及第105页内容。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回顾旧知引入新课(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图形与几何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你发现了什么?认识了哪些图形?都有哪些角?有哪些方法记录调查结果?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相关内容。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7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测量的相关内容。(1)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组织学习交流汇报: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是10,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2 页“巩固与应用”的第2题,交流汇报,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3页第5题,然后小组交流讨论选择合适长度单位的方法,教师整理并归纳。2.引导学生复习我们生活的空间的相关内容。(1)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交流发现: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且每次可能不止看到1个面。(2)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03页第6题,交流汇报,集体订正。教师总结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内容,并补充由低到高观察物体和判断拍摄位置与照片的对应关系等内容。3.引导学生复习认识图形的相关内容。(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02页“巩固与应用”的第1题。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强调:钝角>直角>锐角。(2)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回顾与交流”第2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独立完成。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03页第3、4题,并说明搭长方形的理由和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依据。4.引导学生复习调查与记录的相关内容。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回顾与交流"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调查.与记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活动,教师适时指导。提问:同学们都用的什么方法记录数据?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展开调查结果,说说所用记录方法的理由:(1)用画“√”的方法,比较简便,但统计人数较麻烦。(2)用画“正”字方法,统计人数更加方便。5.引导学生复习综合与实践的相关内容。提问:本学期的综合与实践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独立完成。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05页“巩固与应用”的第1、2题,回顾年、月、日和八个方向的相关内容,然后集体订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7分钟)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1.完成教材第103页“巩固与应用”第7题。2.完成教材第104页“巩固与应用”第1题。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教学反思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地进人学习的状态。(共8张PPT)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1.(选自教材P102 T1)在教室里选择一张课桌、讲台或其他物体,从不同位置看一看,与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物体,最多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1.填一填。700042036502.(选自教材P103 T6)下面四幅图分别是机灵狗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先在括号里标出序号, 再模拟图中的情景看一看。②④①③3.把序号写在相应的圈内。①②③④⑤⑥○¥人Y丫¥X52+3=知识点具体内容要点提示1.常见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1.可根据物体的长米(dm)、厘米(cm)、毫米(mm)。短选择合适的长度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千米=1000米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2.相邻两个长度单测量(二)1厘米=10毫米位之间的进率一般3.测量不可放平,固定的旗杆高度的方法:是10,但千米和米①借助附近建筑物估测;②将旗杆的高度转化成绳子的之间的进率是长度。1000。1.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的位1.从不同位置观察置可能是不同的。同一物体,每次可能2.由低到高观察物体,观察的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我们生活不止看到1个面。3.判断拍摄位置与照片的对应关系时,可以假设自己在拍摄2.观察两个物体,的空间点,根据照片中物体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结论;也可以当前面的物体比后一)借助实物模拟得出结论。面的物体宽并且高4.从指定的位置观察一组物体时,除了要考虑观察者的角度时,后面的物体会外,还应考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两者结合,才能确定观察到被挡住。的这组物体的位置与形状。1.认识角:边记作:∠1。17读作:角1。1.角的大小与两条顶点边边张开的程度有2.角的分类: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锐角:直角:钝角:2.用长方形、正方认识图形形和其他图形可以3.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1)长方形的特征:有4条边且对边设计出美丽的图案。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正方形的特征:有4条相等的边,设计图案时,可以用四个角都是直角。(3)在点子图上画长方形,要使两条长、两条一种图形,也可以用宽所占,点子数分别相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在点子图上画正多种图形。方形,要使四条边长所占,点子数都相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2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9.2 图形与几何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