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课时1 反应热 焓变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能从体系和环境的角度认识反应热的概念。2.能解释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原理,并计算中和热。3.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且知道能量变化的微观实质。放热反应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释放或者吸收的热量呢 木炭在空气里燃烧吸热反应煅烧石灰石任务一 认识反应热环境: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它部分 试管、空气体系环境热量以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例体系:研究的对象盐酸、 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什么是体系?什么是环境?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吸收或从环境释放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热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热)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相等体系环境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实验探究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量取一定体积的HCl(aq)和NaOH(aq)量筒测反应反应前后的温度差温度计减少热量的散失绝热装置测量原理:Q = c · m ·Δt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体系的质量c:体系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体系温度的差值思考交流: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提示:酸碱稀溶液的密度、比热容与水近似简易量热计上下移动混合均匀【活动1】阅读实验操作步骤,测定一定量的0.5mol/L HCl(aq)和0.55mol/L NaOH(aq) (各取25~50mL)反应的反应热, 将数据填写在学案上。②热量公式:Q = c · (m1+m2) ·Δt ,c 取4.18J/(g●℃)提示:①为了计算简便,可以近似地认为实验所用酸、碱稀溶液的密度、比热容与水的相同实验药品:0.5 mol/L HCl(aq) 和 0.55 mol/L NaOH(aq)实验探究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H+(aq)+OH- (aq) H2O(l)Q(kJ)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活动2】将测定出的中和反应热Q,转化为 生成1mol水 的反应热。实验探究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大量实验测得,在25℃和101kPa下,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回顾实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简中的NaOH溶液一次迅速倒入量热计的内简中而不能缓慢分多次倒人 问题1本实验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若动作迟缓或分多次倒入,会使热量损失导致实验产生误差。否;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数值与反应物的量的多少无关,故所测结果应与本次实验结果基本相同。若改用100mL0.50 mol·L-1盐酸与100 ml0.55 mol·L-1NaOH溶液混合,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为本实验结果的2倍 问题2体系内能改变产生反应热化学反应为什么会产生反应热 内能(U)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任务二 反应热与焓变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化学反应通常是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为了描述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科学上引入了一个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符号为 H)。研究表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严格地说,对反应体系做功还有限定,中学阶段一般不考虑),其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用符号ΔH表示。体系内能改变产生反应热等压反应热(焓变)单位: kJ/mol 或 kJ mol-1从宏观角度认识反应热化学反应向环境释放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低∑H (反应物)> ∑H(生成物) H < 0反应物生成物放热反应焓(H)当反应体系放热时其焓减小,Δ H为负值 (Δ H<0) H= H生成物 - H反应物化学反应从环境吸收能量吸热反应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H (反应物) < ∑H(生成物) H > 0反应物生成物吸热反应焓(H)当反应体系吸热时其焓增大,Δ H为正值 (Δ H>0) H= H生成物 - H反应物1.在25℃和101 kPa下,1 mol H2与 1 mol Cl2反应生成 2 mol HCl时放出184.6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 - 184.6 kJ/mol2.在25 ℃和101 kPa下,1 mol C 与1 mol H2O(g)反应,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需要吸收131.5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 + 131.5 kJ/mol键断裂,吸收能量键形成,释放能量436 kJ/mol436 kJ/mol键能:25 ℃和101 kPa下,断开1 mol 气态分子AB(g)中的共价键,使其生成气态原子 A(g)和 B(g)所吸收的能量。示例:以H2与Cl2反应生成HCl来讨论反应热的微观实质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热H2(g) + Cl2(g) 2HCl(g) H= 释放431 kJ/mol×2 mol=862 kJ H= 183 kJ/mol吸收436 kJ + 243 kJ=679 kJ示例:以H2与Cl2反应生成HCl来讨论反应热的微观实质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热吸收能量679 kJ释放能量862 kJ反应热 H= 183 kJ/mol示例:以H2与Cl2反应生成HCl来讨论反应热的微观实质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热实验测得 H= 184.6 kJ/mol实验测得与理论分析的数据接近,说明了什么 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吸收能量 > 释放能量 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 释放能量 放热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反应键断裂键生成原子重新组合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H(估算)=∑E (反应物键能)-∑E (生成物键能)1、各图中,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BCDA2. 已知断裂1mol 某些化学键所需能量数据如下表:化学键 C-H C-Cl H-Cl Cl-Cl能量/kJ 413 328 431 243反应CH4(g) + 4Cl2(g) = CCl4(g) + 4HCl(g)的ΔH为( )A. -103kJ/mol B. +103kJ/molC. -412kJ/mol D. +412kJ/molC2. 已知 C(石墨,s)= C(金刚石,s),ΔH = +1.9kJ/mol判断石墨、金刚石哪个更稳定?能量反应进程石墨金刚石E吸E放石墨更稳定物质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微提醒步骤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原理表征:等压条件下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原因宏观微观符号:ΔH单位:kJ/mol第一节反应热第1课时反应热及其测定反应热与焓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