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Family Lesson 1 Introduce myself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1Family Lesson 1 Introduce myself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Unit 1 Family
单元主题: Love makes a family
该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家庭与家庭生活”子主题内容。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围绕Family 这一主题展开,涉及四个语篇,其中三篇为配图对话。
语篇一“Two families”讲述的是Smith 一家和Ai 家初次相见,家庭成员间进行自我介绍的场景。语篇二“Max's family”展现了Xiaohua 到Smith 家做客,Max 热情地向
Xiaohua 介绍自己家人的场景。语篇三“Welcome, Xiaobei!”讲述了Maisy 到Ai 家做客时,和Xiaoli 一起认识了新成员——机器人Xiaobei 的场景。语篇四“My loving family”为配 图故事,展现了一家人互相关爱的日常生活。本单元的语篇通过连贯的真实情境,展现 了两个家庭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逐步建构了“家”的概念。
本单元是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第一个单元,单元主题为“家庭”。前三个语篇以Smith 家人搬进新居为背景,在两个家庭互访逐渐熟悉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在社会生活中主动认识邻居的过程,感知不同家庭的成员构成,逐渐深入对“家”的理解。同时也在真实情境中将打招呼、询问姓名以及介绍家人的主要表达法的学习融入其中,还渗透了日常交流中主动问候与沟通、迁入新居时主动与邻居交往等礼仪。最后一个语篇以配图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体会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承担家庭责任,深化主题意义。
为了加深学生对“家”这一概念的理解,本单元在拓展学习资源Wonderful
Magazine 中呈现了Ai 家和 Smith 家的全家福,引导学生比较和思考中外家庭成员名字的异同,理解尽管中英文姓名有差异,但都标识了个体与家庭的关系。CLIL 通过不同角度解读“家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不同含义,从文化和思维视角进行了拓展 , 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渗透了“世界一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Story Time 以蕴含丰富内容的配图展现了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关爱、互帮互助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运用语言和力所能及的行为向家人表达感恩之情。
单元主题:Love makes a family
语篇 核心短语 核心句式 技能与策略学习要点
1. Two families 自我介绍: I’m=I am 姓名的表达方式: Chen Hua, Ai Xiaohua, Ai Xiaoli, Julie Smith, Max Smith, Maisy Smith 询问对方及介绍自己的名字: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初次见面打招呼: Nice to meet you!问候: Hello/Hi. 询问对方及介绍自己的姓名; 初次见面及问候; 中英文姓名表达方式的异同; 在看图听对话的过程中,获取人物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及人物关系; 在主动问候与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Max's family 家庭成员的名称: dad, mum, brother, sister 询问他人是谁: Who’s that 介绍自己的家人: This is my... 询问他人是谁; 介绍自己的家人; 在看图听对话的过程中,获取并梳理获取人物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及人物关系; 在互相交流中感悟家庭间的和谐关系。
3. Welcome, Xiaobei! 接待客人的用语: Come in! Welcome to our family! 人称代词: his, her 询问并介绍他人的姓名: What’s his name His name’s... 询问并介绍他人的姓名; 在自己家接待客人; 在看图听对话的过程中,获取并梳理获取人物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及人物关系; 在接待与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4. My loving family 家人间的称呼: dear 表示感谢: Thank you. 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故事中家人间表达喜爱和感激之情的语言; 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承担家庭责任。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授课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他们处在英语学习的初始年级。学生对自身和周遭的世界充满好奇,乐于观察和谈论自己的生活。对于初次接触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全新的课程和学习方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经过在校两年的学习活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形成了一定的专注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生个体或小组学习活动。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为零起点,少部分学生在课外零散地接触过英语,能够零散地说一些简单常用的英语词汇,如hello 、apple 等。学生熟悉并了解与自己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过绘制家庭树的经验,而对于家庭组成的多样性、
承担家庭责任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单元主题内容框架
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框架设计如下。
单元主题:Love makes a family 了解家庭成员,感受家庭亲情,承担家庭责任 在探究“什么是家”的过程中,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厘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用所学语言交流和介绍自己的姓名,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的过程中感受家人间的关爱,能够为家人做事,主动担当家庭责任。
子主题 认识自己是家庭的一员邻里间主动问候交流,体会自己在社会交往中是家庭的一员。 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 主动与邻里交往,探索家庭成员的构成,感受不同的家庭氛围。 探索家的概念,承担家庭责任 感受家庭温暖,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时 Lesson 1 Introduce myself Lesson 2 Introduce family members Lesson 3 Introduce all my family members Lesson 4 I know different families Lesson 5 My loving family
语篇 语篇1 (L1 配图对话) 语篇2 (L2 配图对话) 语篇3+CLIL (L3 配图对话) 综合复习 实践活动 + 语篇4( Story time 配图故事)
内容目标 能介绍自己的姓名,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对比中英文姓名的差异。 厘清家庭关系,能介绍自己的家人。 能完整地介绍自己的家人,理解多元家庭的构成以及不同形态的家的构成,理解世界一家亲。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悟家庭间的情谊,辨别动物的家庭关系,感悟不同家庭中共通的亲情。 感受家人间互相关爱的情感,能够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四、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
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能够: 1. 在适当情境下,运用所学语言得体地与他人打招呼和介绍自己的姓名,说明中英文姓名构成方式的不同,初步形成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意识。 1. 对话“Two families”(1 课时)
2. 使用正确的称谓,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人。 2. 对话“Max's family”(1 课时)
3. 厘清自己家庭的构成,理解多元家庭成员的构成,完整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3. 对话“Welcome, Xiaobei!”(1 课时)
4. 感受多样化家庭中的家庭亲情。 4. 活动Try it out(1 课时)
5. 选择适当的方式向家人表达爱和关心。 5. 故事“My loving family”(1 课时)
五、课时教学设计
● Lesson 1 Introduce myself
( 一 )语篇研读
What:本课语篇为配有插图的日常对话,介绍了 Smith 一家与Ai 家人之间初次相识的场景,同时也介绍了本套教材的主人公。连环画随着两家人相识场景的变化,从居民楼全景到楼道,再到室内,对应了搬家、拜访邻居、结识朋友的语篇内容。场景一为Smith 一家在楼下将物品从货车中卸下、搬入新家,居民楼内两个孩子正在从窗户中观望,从头发颜色可以看出来一个是Ai 家的孩子,一个是 Smith 家的孩子。从两家窗户的位置能够看出来,两家人即将成为邻居。场景二切换到楼道,搬入新居的Julie Smith 带着Max,拿着点心拜访邻居,主动介绍自己。场景三转到室内, Chen Hua 将Julie Smith和Max 请进家中,并询问孩子的姓名。场景四仍然是Ai 家,Max 询问Ai 家两个孩子的姓名,他们分别用全名回答。
Why:本语篇通过 Smith 一家人与Ai 家人初次相识、自我介绍的对话,帮助学生学习问候别人、介绍自己的语言,了解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两个家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我”是家庭一员,“我”的名字中蕴含着家庭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Ai 家和 Smith 家的姓名,了解中英文姓名的不同组成方式,感悟文化差异。
How:本课时为本册书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对话情节简单,语篇包含问候、询问姓名及介绍自己的核心语言,如“Hi/Hello/Nice to meet you!”“What’s your name ”“I’m ... /My name’s ... ”。语篇通过插图呈现了大量的内容,如背景、情境、人物动作细节以及渗透的文化意识等。例如,Smith 一家人搬家的情境交代了语篇发生的背景,创设了两家人初次见面自我介绍的真实情境;Smith 太太和孩子拿着点心去拜访Ai 家,体现了带礼物拜访邻居的西方文化习俗;Xiaoli 看到有客人到访时没有第一时间出现,而是先在门后观望,表现了儿童面对陌生人的真实反应。丰富的插图信息为自我介绍和打招呼呈现了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语篇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在两个家庭的成员初次见面的过程中,获取人物的姓名全称等信息;(学习理解)
2. 辨认姓名中的姓氏与名字,理解中英文姓名的异同;(学习理解)
3. 初步运用语言分角色表演对话;(应用实践)
4. 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得体地介绍自己。(迁移创新)教学重点:
在两个家庭的成员初次见面的过程中,获取人物的姓名全称等信息;能够辨认姓名中的姓氏与名字,理解中英文姓名的异同。
教学难点:
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得体地介绍自己。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1. 在两个家庭的成员初次 见 面 的过程中,获取人物的姓名全称等信息。(学习理解) 1. 观察图片,推测语境。 学生观察主题情境,初步感知并推测语境。 教师语言参考: Look, a family is moving in. Look at the children. Are they in the same family 2. 观看视频,理解大意。 学生观看视频,验证预测。 教师语言参考: How many families can you see Who’s the boy What is the boy doing 3. 图片环游,梳理人物信息。 依次呈现没有文字的第2~4 幅插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关注故事细节,如主要人物姓名及打招呼的语言。 教师语言参考: Picture 2: Look at the boy. What’s in the boy’s hand Where are they Who are they This is the boy’s mum.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does she say Picture 3: What does Chen Hua ask Picture 4: What’s the boy’s/girl’s name/family name 4. 精读故事,梳理初次见面打招呼的信息。 学生逐图读故事,在书中圈出两个家庭自我介绍和打招呼的表达方式。借助故事插图与模仿表演,理解初次打招呼和自我介绍的语言。 教师语言参考: What do they say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观察学生是否推测出语境, 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帮助。 观察学生能否获取语篇主人公姓名,并根据学生实 际 情 况 进 行调控。 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通过纠正发音、同伴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改进发音。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看、听、说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语篇情境,在逐步深入的情境中,获取人物信息,理解打招呼和自我介绍的表达方式。
续表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2. 辨认姓名中的姓氏与名字, 理解中 英 文 姓名 的 异 同 。 (学习理解) 5. 跟读对话,感悟人物和情境。 学生听音频,跟读对话。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语音语调,朗读时通过调整语言的节奏和音调,深入理解语言意义。 6. 提取主要人物,梳理人物姓名。 学生观察Read, think, stick or match 图片中的人物,回顾人物姓名,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自我介绍。 教师语言参考: The children are in the garden. What are their names 7. 故事延展,辨析中英文姓名。 学生观察第71 页Wonderful Magazine 图片,在情境中对比、辨析中英文姓名。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图片信息,了解两个家庭分别来 自 哪里。 教师语言参考: Where are they from How do you know that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name and English name 8. 探究主题。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自己和家庭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初步建构主题意义。 教师语言参考: 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name What is your family name 观察学生能否理解中英文姓名的差异, 并引导学生关注人名中的细节。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对比两个家庭成员的姓名,进而阐释中英文姓名的异同,同时扩展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3. 初步运用语言分角色表演对 话。 (应用实践) 9. 角色扮演,运用语言。 ( 1 )学生在教师板书的引导下回顾故事情节。观察 Listen and number 图片,推测图中人物的语言。 (2)学生听音频,根据故事情节完成排序。 (3)学生借助简单的道具,如饼干、盘子等,五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 10. 在新情境中运用语言介绍自己的姓名。 (1)学生观察 Read ,think ,stick or match 中人物的动作,体会新朋友在一起玩耍的快乐。 (2)学生运用“I’m/My name’s...”扮演图片中的人物进行自我介绍。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准确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课文情境。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内化语言,体会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境,体验语言的得体性,为迁移创新奠定基础。
续表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4. 在真实语境中, 运用英语得体地介绍自 己。 (迁移创新) 11. 主动问好与交友。 情境创设:友好校的外国小学生要来我校参观,请你制作自己的名字卡,用英语向他们问好并介绍自己。 学生观察Write and say 中Max 的姓名卡,模仿制作自己的姓名卡,并模拟练习。 教师语言参考: These are the students from our sister-school. Would you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 You can write down your name on the card and make it beautiful. 观察学生能否在真实的语境中准确得体运用语言。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引导学生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思考语言的得体性,在角色扮演中自然运用语言,在小组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并通过生生互评更加明确标准和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板书设计
Unit 1 Family Lesson 1
(五)作业设计
(
P2
-1
2. Read and match.
请你读一读卡
片上的人名,与人物连线。然后模仿他们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吧!
) (
Xiaohua
) (
Xiaoli
)unit 1 Family Lesson 1 Name Class 1 . Listen and read twice. 请你听录音 , 朗读两遍故事 , 完成后在相应的位置画上☆! (
Chen Hua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