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 活动一 《发现身边的数据》课件+素材【湘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1 活动一 《发现身边的数据》课件+素材【湘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单元1 活动一
发现身边的数据
(湘科版)四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能够在收集同学个人信息前,主动征求本人同意,并在表格中用学号替代真实姓名进行脱敏处理。
会感知身边的数据并收集数据,知道收集数据的一般办法,了解数据的记录与存储,并提升可视化效果。
学会发现身边的数据,能够使用电子表格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一张简单的图表。
能够认识到个人数据的价值与敏感性,知道数据无处不在且形式多种多样,理解数据的重要性。
03
新知讲解
单元导入
生活中的数据无处不在。数据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影响着整个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03
新知讲解
单元导入
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们通过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从中寻找规律,不断积累知识,获得经验,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03
新知讲解
小明身高 138 厘米,体重31 千克。
教室里一共有8位同学
03
新知讲解
昕昕荣获绘画比赛一等奖。
目前场上的比分是2:3。
03
新知讲解
体验探索
昕昕在操场上练习跳绳,最好成绩是1分钟跳了178个;爸爸开车回家,仪表盘显示当前速度为42千米/时;妈妈在超市买的南瓜 2.4元/千克;爷爷在看天气预报,明天的天气为多云,南风三至四级,气温26~34℃;奶奶手机中的APP 显示今天的运动总步数是5069步…
03
新知讲解
1.以上文字表述中,包含哪些数据
跳绳:178 个/分钟
车速:42 千米/时
南瓜单价:2.4 元/千克
天气:多云,南风 3–4 级,26~34 ℃
运动步数:5069 步
体验探索
03
新知讲解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
身高、体重、体温、心率
考试成绩、作业分数、班级平均分
手机电量、剩余流量、Wi-Fi 信号强度
公交车到站倒计时、地铁票价、共享单车费用
超市购物小票金额、折扣百分比、积分余额
运动 APP 的跑步距离、配速、消耗卡路里
家庭水表、电表、燃气表的读数
体验探索
03
新知讲解
感知身边的数据
数据无处不在,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数据打交道。
数字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数据。例如,小杰早上7点起床,亮亮数学测验得了100分,小华从学校图书馆借了4本书这支笔的价格是5元……这些表述中的数字都是数据。
03
新知讲解
感知身边的数据
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数字以外,还有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
身份证上有各种形式的数据。
校运会开幕式的视频也是数据。
03
新知讲解
感知身边的数据
认真观察和思考,将发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我发现的数据 数据的形式
班会活动的照片 图像
爸爸给我发送的语音信息 音频
探究实践
跳绳计数 178 个/分钟
车速 42 千米/时
南瓜单价 2.4 元/千克
数值(数字)
数值(数字)
数值(数字)
03
新知讲解
感知身边的数据
同学们每天在接收大量数据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科学课上,同学们通过做实验会生成实验数据;体育测验时会生成测验时间、测验项目、测验成绩等数据;智能运动手环实时监测我们的身体状态,生成运动数据、睡眠数据…
03
新知讲解
感知身边的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实与现象的描述和记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数据越来越复杂,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例如,在线学习平台,记录了学生的在线时长,学习内容、举手次数等数据;网络购物平台,保存着用户的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物流状态等数据;智能交通系统,实时采集道路上车流量、车辆违章、公交车运行情况等数据。
03
新知讲解
收集数据的方法
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03
新知讲解
收集数据的方法
中国科考队登上珠穆朗玛峰,通过实地勘测方式得到珠峰的高度;人口普查员通过调查走访的方式,收集并汇总全国人口数据;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式,获得真实的实验数据·…
03
新知讲解
收集数据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收集数据的手段日益丰富。传感器和其他智能设备成为重要的数据收集工具。
03
新知讲解
收集数据的方法
例如,“天问一号”收集了大量的火星探测数据传回地球;农民伯伯使用传感器实时收集农作物生长环境、病虫害等方面的数据;手机APP借助内置的传感器,可以很方便地采集用户的指纹数据…
03
新知讲解
收集数据的方法
按照数据收集的途径,可以将数据分为两类:直接数据和间接数据。例如,我们用温度计实际测量得到的气温值是直接数据,而从网上搜索得到的气温值是间接数据。
03
新知讲解
收集数据的方法
通过科学实验和调查统计获得的数据通常是直接数据。
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的数据通常是间接数据。
03
新知讲解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数据收集是数据处理和价值挖掘的基础。通过可靠和恰当的途径收集数据并进行鉴别,才能确保数据是真实、准确的。
03
新知讲解
练习提升
1.4人一组,记录小组所有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邮箱地址等数据。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邮箱地址
李思远
王可欣
张晨曦
刘雨桐




12
12
11
11
152
151
148
150
42
39
40
38
siyuan.li@
kexin.wang@
chenxi.zhang@
yutong.liu@
03
新知讲解
练习提升
2.访问中国天气网,查询当地明天的气象指数和生活指数数据并填写在表格中。
最高 温度 最低 温度 相对 湿度 风力 风向
感冒指数 运动 指数 过敏 指数 穿衣 指数 紫外线指数
34 ℃
低发(1级)
26 ℃
较适宜(3级)
78 %
低(1级)
3 级
炎热(1级)
南风
很强(5级)
03
新知讲解
开拓视野
数据的记录和存储
人类记录和存储数据的历史悠久。结绳计数,在龟甲兽骨、竹简上刻画图案或文字,都曾是人们记录数据和事件的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的记录和存储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03
新知讲解
开拓视野
在计算机中,各种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的。常见的文件类型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通过不同的软件对文件进行编辑或处理,其实都是在对数据进行处理。
03
新知讲解
收集数据的方法
04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数据表现形式的是?
A. 数字 “178”(跳绳个数) B. 班会活动的照片
C. 空白的纸张 D. 爸爸发送的语音消息
2、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气温值属于?
A. 间接数据 B. 直接数据
C. 无效数据 D. 模拟数据
C
B
04
课堂练习
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有?
A. 身高、体重、体温 B. 考试成绩、作业分数
C. 手机电量、运动步数 D. 空白的笔记本
4、数据的表现形式包括?
A. 数字(如 “100 分”) B. 图像(如班会照片)
C. 音频(如语音消息) D. 视频(如校运会开幕式录像)
5、判断题:从网上搜索得到的气温值属于直接数据。( )
A、B、C

A、B、C、D
05
拓展延伸
1、大数据分析
05
拓展延伸
2、学习数据整理对青少年有什么好处?
提升“逻辑力”:
分类、排序、画图的过程就是大脑做“思维体操”。
05
拓展延伸
3、青少年如何更好的学习数据整理?
工具混搭:
Excel 做表、Canva 画图、思维导图软件理逻辑。
05
拓展延伸
4、有什么常见的数据整理运用场景?
学习:
错题本、成绩折线图、单词记忆曲线。
生活:
家庭账本、运动打卡、睡眠时长统计。
07
课堂总结
《发现身边的数据》课程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学习了发现身边得数据,我们把跳绳成绩、超市南瓜单价、奶奶步数全扔进一张表,居然发现“步数越多→奶奶越开心”的神奇关联。最酷的是用在线工具 3 分钟画了条气温折线,原来明天 34 ℃ 是真的热!现在我知道,数据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会说话的“小侦探”。回家第一件事:把暑假阅读清单也整成数据表,让我们的阅读更加有效率!
08
板书设计
发现身边的数据
一、感知身边的数据
二、收集数据的方法
课后作业:
1、请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家庭成员静态数据得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