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1 My Dream Job 第8课时Project and Review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Unit 1 My Dream Job 第8课时Project and Review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1 My Dream Job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8课时 Project & Review 课型 综合实践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围绕 “职业与日常” 展开,包含三部分核心语篇:Project 板块:聚焦 “家人工作日卡片制作”,通过呈现图书管理员妈妈的工作(工作时间、日常任务、职业感受 ),引导学生调查、描述家人职业日常;Review 板块:以牙医职业访谈、职业活动匹配、将来时对话、职业转变记叙文为载体,涵盖职业选择原因、职业活动关联、将来时语法应用、职业发展故事等内容;整体串联职业 “梦想 - 选择 - 日常 - 发展” 逻辑,从家人职业到个人职业理想,从职业认知到语法工具运用,从静态描述到动态发展叙事。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依托职业主题,巩固一般现在时(描述日常 )、一般将来时(“will/be going to” 表计划 )等语法,积累职业、工作内容相关词汇(如 librarian, dentist, interview 等 ),掌握职业描述、原因表达、计划陈述的功能句; 通过调查家人职业、分享职业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职业价值,尊重劳动,思考个人职业理想,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同时借 “职业转变” 文本,传递 “勇于尝试、热爱可抵平淡” 的积极价值观。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多以 “总分 / 流程式” 展开 ——Project 中 “职业卡片” 按 “职业 - 工作时间 - 日常任务 - 感受” 罗列;Review 访谈表格、职业活动匹配、将来时对话、记叙文均围绕 “职业” 核心,按 “背景 - 细节 - 计划 / 发展” 推进;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掌握基础职业词汇(如 teacher, doctor )、一般现在时用法,对简单职业描述、日常活动表达有一定积累;生活中接触过家人 / 身边人的职业,对 “职业日常” 有感性认知,能理解不同职业有不同工作内容。 【未知】复杂职业词汇(如 librarian, dentist )的准确认读与运用;“will” 和 “be going to” 在语义、语境中的精准区分;记叙文里职业转变叙事的理解与转述;从 “单一职业描述” 到 “关联职业原因、计划、发展” 的逻辑串联;借职业故事提炼价值观,迁移到个人职业思考; 【能知】掌握本单元新增职业词汇、语法(“will/be going to” 区分 ),精准描述职业日常、原因、计划;运用逻辑思维梳理职业信息,借批判性思维分析职业故事内涵;从 “家人职业” 拓展到 “个人职业理想”,尝试规划职业发展,理解劳动价值。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能准确认读、运用职业词汇(librarian, dentist, guide 等 ),用 “will/be going to” 区分表达计划;能听懂职业访谈、对话,提取关键信息(工作时间、内容、计划 );能清晰汇报家人职业日常,用逻辑句群(原因 - 行动 - 感受 )描述职业;能阅读职业转变记叙文,提取细节、转述故事,回应推理类问题。 思维品质:梳理 “职业 - 日常 - 原因 - 计划” 关联,构建语篇逻辑链;分析职业故事中 “转变原因、价值体现”,辩证看待职业选择;迁移职业主题,创意设计个人职业理想卡片,拓展职业规划思路。 学习能力:学会小组合作开展 “职业调查 - 信息匹配 - 对话演练”,提升协作与沟通能力; 掌握 “文本批注 - 问题拆解 - 主题迁移” 的阅读策略,自主解码语篇。 文化意识: 理解不同职业对社会、家庭的价值,尊重劳动、认同 “职业无高低,热爱即闪光”;感受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互动,树立积极职业理想与规划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职业主题词汇(librarian, dentist 等 )、功能句(职业描述、原因、计划表达 )的精准运用; “will” 和 “be going to” 在语境中的区分与正确使用; 职业语篇(卡片、访谈、记叙文 )的信息提取、逻辑梳理与口头 / 书面汇报。 教学难点: 复杂语境中 “will”(临时决定、客观将来 )与 “be going to”(计划、有迹象 )的语义辨析与准确运用; 职业转变记叙文的深层理解(如 “从 waitress 到 manager” 的价值转变 ),及迁移运用到个人职业思考; 从 “家人职业” 到 “个人职业理想” 的逻辑关联与创意表达。 易错点: 语法混淆:“will” 和 “be going to” 混用,如 “I will go to school”(计划好的事,应用 “am going to” ); 词汇运用:职业词汇拼写错误(如 “librarian” 多字母遗漏 )、语义混淆(“guide” 作 “导游” 与 “guide sb. to” 动词用法区分 ); 语篇逻辑:描述职业时遗漏 “原因 - 行动 - 感受” 关联,内容零散。 易忘点: 小众职业词汇(如 “librarian” “dentist” )的长期记忆,易与相似词(“library” 混淆 ); “will/be going to” 在不同语境(临时决定 vs 计划 )的细微差异,脱离练习易遗忘; 职业描述中 “工作内容 - 个人感受” 的情感关联表达,易只聚焦事实忽略感受。 拓展点: 职业文化拓展:调研不同国家 “特色职业”(如日本 “整理收纳师”、法国 “香水调配师” ),对比职业文化差异; 职业发展叙事:仿写 “职业转变” 记叙文,融入个人 / 虚构角色的职业成长故事; 跨学科联动:结合美术课设计 “职业理想海报”,融合英语描述与艺术创作,强化职业愿景表达。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激发学生对 “工作日” 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workday card 的核心要素(work, working hours, daily work, feeling),初步感知相关词汇。能理解并运用 work, working hours 等核心要素描述他人工作日;学会参考范例制作家庭成员的 workday card,并能向他人介绍卡片内容,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 任务一: Lead in 1.情景创设 播放一段短视频:视频中老板要求 HR 招聘一名超市收银员,HR 因不知如何设计工作日卡片而面露难色,向他人求助。 视频结束后,教师说:"Class, the HR in the video needs help. She wants to make a workday card for the cashier. Can you help her "
2.Watch and think.
教师提问:"Can you help her make a workday card What should we think about for a workday card What can you think of "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提到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感受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work, working hours, daily work, feeling。 过渡:"Good! Let's learn from Li Xue's mom's workday card." 任务二: Project 1.Activity 1:Look and fill. 展示李雪妈妈的工作日卡片(包含图片及相关信息)。 任务要求:让学生观察卡片内容,根据提示填写关于 “work, working hours, daily work 和 feeling” 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核对答案,教师针对 work, working hours 等核心词汇进行讲解和订正。
2.Activity 2:Read and answer 结合李雪妈妈的工作日卡片,提出问题: What does Li Xue's mom do How long does she work every day How does she feel about her job 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引导他们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3.Pair work. 任务:“两人一组,讨论李雪妈妈的工作日。可以用这些句子:‘What does Li Xue's mom do ’ ‘When does she start work ’ ‘How does she feel ’”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4.Group work. 任务:“4 人一组,为自己的一位家庭成员制作工作日卡片,内容要包含:工作时间、日常工作、工作感受。完成后向组内成员描述卡片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卡片(可画图并标注关键词),教师提供词汇帮助(如 cook, busy 等)。
5.Activity 3:Share your family member's workday in class. 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卡片并介绍:“This is my dad's workday...(这是我爸爸的工作日……)”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如 “卡片内容很清晰,说得也很好!”)。 任务一:
观察学生在情景讨论中的参与度,能否主动说出与工作相关的关键词(如时间、内容、感受),对 workday card 的构成有基本认知。 任务二: 检查填空练习的正确率,评估问答环节中完整句子的运用能力;观察卡片制作的完整性(包含核心要素)及小组分享时的表达清晰度。
设计意图 通过短视频情景创设真实语境,以 “帮助 HR” 的任务驱动学生思考,自然引出主题词汇,为后续学习铺垫。以李雪妈妈的卡片为范例,通过 “观察 - 问答 - 合作制作” 的分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语言运用与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巩固职业相关词汇与句型(如 “What does...do ”);掌握 will 与 be going to 的用法区别;提升听读理解、逻辑推理及信息提取能力,通过自评明确学习收获。 任务三:Review 1.情景创设. 康康正在采访小鹿,两人围绕小鹿的工作展开对话。
2.Activity 1:Look and guess. 任务:展示与小鹿工作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细节,猜测并回答问题:“What does Xiao Lu do And does Xiao Lu love her job ”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中的职业特征(如工具、场景)进行推断。
3.Read and predict. 任务:呈现一份关于小鹿工作信息的表格(部分内容空白),让学生根据表格中已有的提示(如职业名称 “the dentist”),预测空白处可能填写的信息,为接下来的听力活动做准备。
4.Listen and complete. 任务:播放康康采访小鹿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填写表格中缺失的信息;完成后,两人一组,根据表格内容互相提问(如 “What does Xiao Lu do ” “When does she start work ”)并回答,强化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5.Listen, read and take notes. 任务:再次播放录音,同时分发听力文本,让学生边听边跟读,标记出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如工作时间、主要职责);随后引导学生整理笔记,提炼出重点语言点(如职业相关词汇、常用句型);最后进行 pair work,参考笔记和文本内容,编一段关于小鹿工作的对话并练习。 6.Activity 2:Read and match. 任务:两人一组,阅读方框 A 中描述的工作活动(如 “help sick people” “sell things”)和方框 B 中的职业(如 “doctor” “salesman”),将活动与对应的职业进行匹配,加深对不同职业特征的理解。
7.Read and make sentences. 基于上一活动的匹配结果,按照给定的句子结构(如 “A ______ often ______.”),将职业与对应的活动组合成完整的句子,练习职业词汇的运用。 8.Activity 3: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让学生用 “will” 或 “be going to” 补全对话(简要说明:“will” 侧重临时决定,“be going to” 侧重计划好的事情),巩固这两种将来时结构的用法。 9.Activity 3 Pair work. 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补全后的对话,体会 “will” 和 “be going to” 在语境中的运用,之后可以尝试替换对话中的职业信息,进行拓展练习。 10.Activity 4:Look and guess. 展示一张陌生女性工作场景的图片(如办公室、医院),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环境、人物动作等细节,回答问题:“Where is the woman What is she doing What is her job ” 培养学生通过场景推断职业的能力。
11.Activity 4:Read and answer. 发放一段描述该女性工作日常的文本,让学生阅读后,回答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如 “How does she feel about her job ” “What does she usually do in the morning ”),检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12.Read and learn. 结合上述阅读文本,提炼并讲解其中的重点语言点(如描述工作状态的形容词、表示频率的副词),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句型。 任务三: 查看听力表格填写、职业与活动匹配的正确率;评估对话补全中 will/be going to 的运用准确性;参考学生自评表,判断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 以 “康康采访小鹿” 为核心线索,串联起听、说、读、写多维度活动,形成连贯的复习链条。通过 “观察猜测 - 听前预测 - 听力填空 - 文本研读” 的递进式听力训练,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强化信息提取与逻辑推理能力;借助职业与活动匹配、句型仿写等练习,巩固职业相关词汇及基础句型的运用;在对话补全任务中融入 will 与 be going to 的用法对比,结合情景让学生感知语法差异,避免机械记忆;最后通过自评表引导学生主动梳理学习成果,明确薄弱环节。整体设计既注重知识的复现与强化,又通过多样化活动保持学习兴趣,实现查漏补缺与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能结合参考词汇和句型,清晰介绍自己的理想职业及简单理由,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表达中,提升语言输出能力。梳理本节课重点知识(workday card 要素、职业词汇、将来时用法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学习重点。 任务四: Consolidation My dream job sharing. 让学生结合提供的参考词汇(如 “teacher, scientist, artist”)和句型(如 “I want to be a ______. I will ______.”),简单介绍自己的理想职业及理由,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表达中。 任务五:Summary 师生共同通过练习题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句型、阅读技巧等。
任务四: 评价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包含职业名称及理由),是否准确运用本课词汇和句型(如 “I want to be...I will...”)。 任务五: 观察学生能否简要复述本课核心内容(如描述工作日的关键要素、常用句型),能否说出自己的主要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清晰本课学习脉络,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以 “理想职业” 为话题,关联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表达中巩固知识,增强学习成就感与语言运用自信。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题: 用 “will” 和 “be going to” 各造 3 个句子,描述周末计划。 通过基础练习,强化词汇记忆,造句训练语法实践,夯实语言基础。
提高题: 访谈一位家人(父母 / 长辈 ),填写 “职业卡片”(含工作时间、日常任务、感受 )。 关联生活实践,让语言学习落地;借 “逻辑句群” 训练,强化语篇构建能力,呼应教学重点。
拓展题: 结合个人兴趣,设计 “理想职业卡片”,包含:职业名称、选择原因(2 - 3 点 )、实现计划(短期 / 长期 )。 迁移单元主题,从 “家人职业” 拓展到 “个人理想”,融合创意、演讲技能,实现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协同提升。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教学设计以 “workday card” 为主线,通过情景创设(招聘求助、采访对话)和任务链(观察、制作、分享、复习)串联起听、说、读、写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能有效激发参与兴趣。分层任务(从模仿范例到自主创作)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且注重语言知识(如将来时)与实际运用的结合,体现了 “用英语做事情” 的理念。 不足:任务三 Review 环节活动较多(听、读、匹配、造句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尤其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信息密度稍大。此外,小组合作和分享环节的评价方式较简单,缺乏具体的互评标准,可能影响反馈的针对性。 改进:可适当精简 Review 环节的活动,优先保留核心练习(如听力填空、对话练习),将部分拓展活动移至课后。同时,设计简单的互评表(如 “卡片是否包含 3 个核心要素”“对话是否使用目标句型”),让学生在合作与分享中明确改进方向,提升评价的引导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