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1My Dream Job 第6课时Oral communication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Unit 1My Dream Job 第6课时Oral communication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1My Dream Job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6课时 Oral communication 课型 口语交际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本语篇围绕 “梦想职业” 主题,包含口语交流活动(Activity 1)和小组调研活动(Activity 2) 。Activity 1 通过听独白匹配人名与职业(zookeeper、pilot、doctor ),再听填空深入了解为实现梦想的行动;Activity 2 是调研小组成员梦想职业,涉及职业选择、原因及实现途径,引导学生交流分享。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口语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英语谈论梦想职业,掌握职业相关表达,如 “dream job” “study hard” “take care of” 等;培养学生倾听、交流、调研及汇报能力,提升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职业价值,树立积极职业观。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结构上,先个人口语听练,再小组合作调研,由浅入深。语言上,多为简单陈述句、将来时表达(“is going to” “will” ),用于描述未来为梦想职业的行动,如 “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贴合学生表达水平,便于理解和模仿。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积累部分基础词汇(如职业名称 “doctor” 等 )、简单句型(一般将来时基本用法 ),有一定课堂交流和小组合作经验,对 “梦想职业” 话题感兴趣,生活中也有相关认知(如了解身边不同职业 )。 【未知】对部分职业(如 “zookeeper” )的具体工作内容、英文精准表达及在语境中灵活运用职业相关词汇和句型交流存在困难;小组调研时,如何有效引导成员深度交流、整理汇报信息也需学习。 【能知】通过听练、小组活动,学生能掌握职业匹配、描述实现梦想行动的表达;学会调研、整理小组职业梦想信息并汇报;提升用英语交流职业话题的能力,理解不同职业价值,培养职业规划意识。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学生能准确认读、运用职业词汇(zookeeper、pilot、doctor 等 )。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句型(“be going to /will + 动词原形” ),如 “He is going to study hard...” ,描述为实现梦想职业的行动。能听懂关于梦想职业的独白,完成匹配、填空任务;能清晰交流、汇报小组梦想职业调研结果。 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职业实现步骤、思考职业意义,锻炼逻辑推理和分析归纳能力。在小组讨论 “Why is it your dream job ” 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发表独特观点。 学习能力:学会利用听练材料获取信息,提升听力理解策略(如抓关键词 )。在小组合作调研中,掌握分工、交流、整理信息的方法,提高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 文化意识:了解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尊重各种职业,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体会用英语交流职业话题的文化场景,增强跨文化交流中职业表达的适应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职业词汇(zookeeper、pilot、doctor )及 “dream job” 话题相关表达,如 “study hard” “take care of” 等。 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描述为实现梦想职业的行动,完成听练任务和小组交流。 开展小组职业梦想调研,整理信息并汇报。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运用职业词汇在语境中的含义,灵活交流梦想职业及原因,如清晰表达 “She loves... very much. She’ll learn how to take care of them and try to be their...” 。 引导小组有效交流,深入探讨职业选择原因,避免交流流于表面;规范、清晰汇报调研结果。 易错点: 职业词汇拼写与发音:如 “zookeeper” 易拼写错误、发音不准;“pilot” 发音易出错(/ pa l t/ ) 。 一般将来时用法混淆:“be going to” 和 “will” 在语境中误用,如表述计划好的行动(为梦想职业学习 ) ,该用 “be going to” 却用 “will” 。 动词短语搭配:“take care of” 易漏介词 “of” ;“help... people” 中 “people” 前修饰词(如 “sick” ) 易误用。 易忘点: 职业词汇在新语境中的复现运用,如学完后在写作、拓展交流中,易忘记准确使用 “zookeeper” 等词描述职业。 一般将来时特殊用法(如计划、意愿区分 ),后续学习其他时态或复杂语境时,易遗忘其正确表达。 小组调研中汇报的规范结构,如 “Name - What’s your dream job - Why - How...” ,下次类似活动可能遗漏环节。 拓展点: 职业拓展:补充更多职业词汇(如 “engineer”“artist” ) ,介绍新兴职业(如 “AI trainer” ) ,拓宽学生职业认知。 文化拓展:对比中外不同职业的社会认知、工作模式差异,如国外 “zookeeper” 与国内动物园工作者工作内容、职业文化的区别。 深度思考拓展:开展 “未来职业畅想” 活动,结合科技发展(如人工智能影响 ) ,让学生思考职业变化及自身应对,如 “Will AI replace your dream job How to prepare ”。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借助歌曲跟唱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打破课堂的沉闷感,让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对 “职业” 相关的学习内容产生好奇。激活学生关于 “梦想职业” 的已有知识:通过自由讨论,引导学生调动脑海中已有的与 “梦想职业” 相关的认知和词汇储备,比如之前学过的职业单词、对不同职业的简单认知等。 任务一: Lead in 1. Listen and sing(跟唱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熟悉歌曲节奏和内容。唱完后提问: What jobs can you hear (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提到的职业) What's the name of the song (引导学生得出歌曲名为《Be What You Wanna Be》)
2.Look and see(看图识职业单词) 教师展示不同职业的图片(如医生、教师、科学家等),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对应的职业单词,巩固职业词汇。
任务二: Pre-listening Free talk(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讨论: What do you want to be 学生用 “I want to be a/an...” 句型回应,激活已有知识,为听力做铺垫。 任务一:
学生能准确说出歌曲中的职业:在听完歌曲后,学生能清晰、正确地列举出从歌曲里听到的至少 3-4 个职业名称,如 doctor、teacher 等。能正确回答歌曲名称:当被问到歌曲名称时,学生能迅速且准确地说出《Be What You Wanna Be》。 任务二: 学生能主动参与讨论,并用目标句型清晰表达自己的梦想职业:课堂上,至少 85% 的学生能主动举手发言或在小组中参与讨论,表达时能完整使用 “I want to be a/an + 职业” 的句型,发音清晰,能让他人准确理解其表达的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歌曲和图片这两种学生易于接受的载体,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自然地将 “职业” 主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接触相关内容;图片则能将抽象的职业词汇具象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词汇含义,为后续深入学习职业相关知识铺垫基础词汇,降低后续学习的难度。自由讨论的形式没有过多的约束,能让学生放松心态,大胆表达。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调动起来,与新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降低后续听力活动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在真实的交流场景中运用目标句型,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句型的用法,避免机械的句型操练,让他们在自然的表达中巩固知识,为接下来的听力活动做好语言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提升听力理解能力(获取细节信息、预测内容):通过听独白等活动,让学生能从听力材料中精准抓取 “姓名与职业对应” 等细节信息;同时结合上下文,对文本空白处内容做出合理的预测,提升听力的主动性。 任务三:While-listening 1.Listen and match. 播放关于李翔、李红、康康的独白,学生听后将三人的姓名与各自的梦想职业进行匹配。 2.Read and think. 呈现与独白相关的文本,学生阅读后思考:“What will they do to achieve their dreams ”(分析李翔、李红、康康为实现梦想的具体行动),为后续预测活动做准备。 3.Look and predict. 结合前文提到的梦想及行动,给出含空白的文本,学生预测空白处应填内容。
4.Listen again and fill. 再次播放独白,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文本中的空白处,检验预测并强化听力理解。
5.Activity 1B. Listen, read and take notes. 学生结合听力材料和文本,学习其中的重点语言点(如职业表达、实现梦想的句型等),并记录笔记。 6.Read and retell. 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子和信息,复述李翔、李红、康康的梦想及实现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7.Let's talk. 学生再次围绕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y ” 讨论,重点用 “Because I want to...” 说明原因,练习语言输出。 任务三: 匹配、填空等活动正确率较高:在 “Listen and match” 活动中,学生姓名与职业的匹配正确率不低于 85%;“Listen again and fill” 活动中,空白处填写的正确率不低于 80%。能准确复述他人梦想及实现方式:学生能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李翔、李红、康康等人的梦想职业以及他们为实现梦想打算采取的行动,关键信息无遗漏。
设计意图 整个过程从 “Listen and sing” 等导入环节的初步感知,到 “Listen and match” 的基础信息抓取,再到 “Read and think” 的信息深化,接着是 “Look and Predict” 的思维参与,随后通过 “Listen again and fill” 强化信息确认,之后进入 “Activity 1B” 的语言点提炼,再到 “Read and retell” 的信息重组,最后以 “Let's talk” 实现语言输出,形成了 “输入 - 理解 - 梳理 - 内化 - 输出” 的完整闭环。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能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职业相关词汇(如 doctor, teacher, scientist 等)和目标句型(如 “What's your dream job ”, “Why do you want to be a... ”, “How will you make it come true ” 以及相应的回答句型)完成调查与汇报任务,实现语言的实际输出。通过练习题回顾,能清晰梳理本节课所学的核心词汇(如各类职业名称)、关键句型(如关于梦想职业的提问与回答句型)以及相关阅读技巧(如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任务四:Post-listening Activity 2:Group work(小组调查与汇报) 小组内调查成员的梦想职业,填写表格(包含 Name、What's your dream job、Why is it your dream job、How are you going to make it come true )。 各组选代表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教师给出范例: 李华的梦想职业是 doctor,原因是 help sick people,实现途径是 study hard and go to a medical school。 问句范例: What's your dream job Why do you want to be a... How will you make it come true 任务五:Summary 师生共同通过练习题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句型、阅读技巧等。
任务四: 检查各小组填写的表格是否完整、准确,信息是否对应清晰,以此判断学生对调查任务的理解和执行程度。 通过观察小组活动过程,了解组员间是否有良好的分工与配合,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提供信息或帮助他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 任务五: 查看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分析他们对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以及阅读技巧的运用能力。若某类题目错误率较高,说明相应的知识点或技能需要进一步强化。
设计意图 该活动将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从书本迁移到实际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流情境中运用词汇和句型。调查与汇报的过程,其实是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和巩固,避免了单纯的机械记忆,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语言的用法。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往往较为零散,通过练习题回顾和师生共同梳理,能将分散的词汇、句型和阅读技巧等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整体理解,避免知识的碎片化。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题: 背诵 Activity 1 中听录涉及的重点句子;抄写职业词汇5 遍,标注音标并造句。 通过机械性抄写、背诵,加深词汇和句型印象,为灵活运用打基础;造句促进对词汇的理解与初步运用。
提高题: 和家人用英语交流自己的梦想职业及原因,记录家人反馈(简单英语记录 ) 。 写作训练巩固课堂语言知识,促进输出;家庭交流让英语走进生活,增强运用意识,同时获取多元职业看法。
拓展题: 调研社区内一种职业,用英语记录其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对社区的贡献。 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真实职业,用英语解决实际调研、展示问题;体会平凡职业意义,深化职业观教育,提升综合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整个教学设计围绕 “职业与梦想” 主题,从 Lead in 环节的歌曲跟唱、看图识词激发兴趣,到 Pre-listening 的 Free talk 激活已有知识,再到 While listening 中从信息获取、预测到语言点学习、简单输出的逐步深入,最后通过 Post-listening 的小组调查汇报实现综合运用,以及 Summary 环节的知识梳理,各任务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引导学生稳步提升语言能力。 不足:在各环节活动设计中,虽有范例引导,但整体活动要求相对统一。例如 While listening 的填空、复述活动,以及 Post-listening 的小组汇报,对于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可能存在一定难度,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又可能缺乏足够的挑战,未能充分实现分层教学。 改进: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活动中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例如在 Post-listening 的小组调查中,为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更详细的句式模板(如 “Why: Because I want to ______, so I choose to be a ______”);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加任务难度,如要求补充 “实现梦想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 等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挑战中获得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