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空气有哪些成分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 科粤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 空气有哪些成分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 科粤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科粤版九上
2.1.1 空气有哪些成分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并能准确说出空气中主要成分所占的大致比例。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够解释实验现象。
3.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却又无孔不入,动物植物都需要呢?
空气
如何来证明空气的真实存在呢?
一、空气成分发现史
卢瑟福(苏格兰)1772 浊气(氮气)
舍勒(瑞典)1773 火气(氧气)
普利斯特利(英国)1774 脱燃素空气(氧气)
拉瓦锡(法国)1774 空气中存在氮气、氧气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实验步骤1:
将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拉瓦锡空气成分的测定
A
A
B
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
实验现象
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实验原理
文字表达式:
汞+ 氧气 氧化汞
加热
A
Hg
O2
HgO
拉瓦锡空气成分的测定
加热氧化汞
实验步骤2: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
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现象
氧化汞 汞 + 氧气
加热
实验原理
HgO Hg O2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N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拉瓦锡空气成分的测定
回顾实验,思考:拉瓦锡如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
在密闭容器里,将(液态)汞在(加热)条件下,与容器里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氧化汞,使密闭容器里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降低),而使外界大气压将汞槽中的水银压入密闭容器,根据(水银进入密闭容器的体积),判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时间较长
汞(水银)
(加热)条件下,只与容器里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氧化汞
找一种可燃物燃烧只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少,让水倒吸
,实验操作及实验装置比较复杂
,且实验过程对环境有污染
如何改进拉瓦锡的实验并在实验室快速的验证拉瓦锡的实验结论呢?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拉瓦锡空气成分的测定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请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实验操作 观察和思考
1.用记号将集气瓶的水面上方容积划分为5等份,组装好仪器,夹紧止水夹 实验前集气瓶里装的是什么?
2.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塞好胶塞。 瓶内出现什么现象?
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什么物质?
水和空气
红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氧气
实验操作 观察和思考
3.反应停止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松开止水夹。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烧杯中的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为1/5;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实际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
实验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且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讨论与交流
1. 若集气瓶内的水未上升至 1/5 处,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若集气瓶中的水未上升至1/5 处,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
原因有:
①装置漏气,反应结束后,外界空气会进入装置;
②红磷量不足,装置内的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
③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松开止水夹,集气瓶中的气体还处于受热膨
胀状态,压强变化不明显。
误差分析
因素 影响
测定结果小于1/5
测定结果大于1/5
装置漏气
反应结束后外界空气进入
红磷的量不足
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
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温度较高,气体膨胀,剩余气体占有较大的体积
点燃的红磷伸入瓶中过慢或伸入瓶中后未立即塞上塞子
瓶内空气受热膨胀,部分逸出
最初止水夹未夹紧
2. 能否用蜡烛、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不能。木炭、蜡烛燃烧都会生成气体,使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化不
大,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3. 能否选用铁丝、镁条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和氧气
反应,还会和二氧化碳、氮气反应。
“耗氧剂”的选择依据:①在空气中能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
②燃烧后的生成物不能是气体,最好是固体,需产生压强差。
讨论与交流
拓展延伸
方法一、测量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或容器内水的体积变化
注意:所有试剂需足量;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再观察现象。
优点:装置始终密闭,减小测定误差,不污染空气。
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
注意:所有试剂需足量;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再观察现象。
优点:装置始终密闭,减小测定误差,不污染空气。
拓展延伸
气体成分 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比/%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 0.03
氧气
氮气
空气的组成成分(体积分数)
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固定,因地区和天气而异。例如阴雨天,空气中的湿度大,水蒸气含量会大些。二氧化碳的含量也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原因而有所变化。
从组成物质的种类上看,空气和氧气有什么不同?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空气
如空气、海水、河水、食盐水等。
三、怎么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氧气
纯净物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O2、CO2。
(化学式将在第四单元正式学习)
思考与讨论:
判断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 ?哪些属于 ?
纯净物
混合物
干净的空气
冰水共存物
氧化汞
液氧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河水
澄清石灰水
五氧化二磷
注意:混合物无固定的物理性质,各成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而纯净物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1. 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张青莲
C. 道尔顿
D. 门捷列夫
A
2. 实验室中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若要实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磷一熄灭就可以松开止水夹
B. 实验中烧杯内水的量可以随意
C. 红磷的量要充足
D. 也可以用炭粉来进行实验
C
3. 人类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关于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体积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4/5
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C. 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D. 空气的组成成分从古至今是永远不变的
C
4. 柯柯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试管,红磷开始燃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红磷燃烧完后打开弹簧夹,要等到注射器活
塞不再移动才能读数
C. 要达到实验目的,试管中的红磷不能更换为
木炭
D. 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 10 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0%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