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7.(14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打磨后的铁钉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浸人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构成原电池(装置I)。【实验二】查阅资料得知,一种新型“可呼吸”Zn-H2O2电池,以中性NaC1溶液为电解质,能为水下设备供电,其原理如图(装置Ⅱ)所示。【实验三】改进型甲烷碱性燃料电池(装置Ⅲ)以2ol·L1的KOH溶液为电解质,通人甲烷和O2,与装置Ⅱ串联供电。锌电极石墨电极KOH溶液O2-iNac溶液离子交换膜装置I装置1装置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I中,作为负极的是(填“Fe”或“Cu”),其电极反应式为;铜片上的现象是(2)装置Ⅱ中石墨电极的反应式为;有同学认为,Zn电极可能发生自放电,即锌与H2O2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电池效率降低。写出该自放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装置Ⅲ工作时,OH向(填“通人甲烷”或“通人O2”)的一极移动;装置Ⅱ与Ⅲ串联时,若装置Ⅱ消耗6.5gZ,则装置Ⅲ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L。(4)装置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8.(13分)有机玻璃(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开发较早的热塑性塑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已略去):OHOHHCCH-C-CNHO,世CH一C-COOH催化剂CHCH;DCHCH2=C-COOHECH一C3催化剂CHOH浓硫酸/△CHCOOCH,EOH已知:R1—C—R2HCN催化剂R1-C-CN。R2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H与A互为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H有种,H与氢气完全加成后得产物G,含有支链的G的结构简式为含有支链的G的二氯代物有种。(2)B→C的反应类型为,E→F的化学方程式为(3)D中含有的官能团有(填名称),由D生成的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第5页(共6页)】26-X-003B(4)下列有关有机物E、F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均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b.E与乙酸互为同系物c.F的密度小于水d.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19.(14分)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用CO2生产燃料乙醇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一CH,CHOH(g)+3H2O(g)。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吸收的能量)。则该反应的△H为kJ·mol-1。化学键C-HH一HC-0C-0H-OC-C键能/(kJ·mol-1)413436351745463348(2)火箭发射常用N2H4(1)(肼)作燃料,与氧化剂NO2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能量能量个NH()H02(g)能量不2N0.(g)H20(g)△H2=-534kmol1△H1=+66.4 kJ-mol-1△H=+44kJmo广1Nz(g+202(g)N2(g十2H2O(g)H20)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过程①写出N2H4作为火箭燃料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②1molN2H4与足量NO2反应生成N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③上述N2H4与NO2反应能够成功用于火箭推进器的原因:a.能快速产生大量气体;b.(3)利用铁及其氧化物循环制氢,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流程中的△H为生成或消耗1 mol Fe(s)、生C0:H2Q(g)成或消耗mol FesO,(s)时的能量变化。①若用1molC0通过该方法制氢,理论上可获得C0+反应器Fe反应器Π→△H△H2molH2。Fe3O②以生成1molH2(g)为基准,上述流程总反应的焓变(△H)=(用含△H1、△H2、△H3反应器Ⅲ一空气△H的代数式表示)。(4)在汽车尾气净化系统中,一氧化氯(NO)和一氧化碳(CO)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可逆反应2NO(g)+2CO(g)一N2(g)十2CO2(g),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如图所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已知该装置的能量转化的利用率为60%,若处理标准状况下22.4L的NO,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用NA表示,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负载石墨I石墨Ⅱ02+C02固体氧化物电解质【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第6页(共6页)】26-X-003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