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8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 H2O B. Fe2O3 C. Na2CO3 D. O2
2.下列有关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密闭下水道中有沼气不能乱扔鞭炮,以防爆炸
B. 保健品不可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C. 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有害气体
D. 大量运动出汗后应补充含有无机盐的运动饮料
3.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联错误的是(  )
A.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 氩气通电会发光,常用作焊接保护气
C. 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用于电解水实验
D. 钨丝熔点高,常用作白炽灯的灯丝
4.学生实验考查时,以下同学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管取用溶液 B.检查气密性 C.氢气验纯 D.量取9.5mL液体
A. A B. B C. C D. D
5.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
A. 加水后溶液温度:硝酸铵>浓硫酸 B.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镁>碳
C. 含碳量:生铁>钢 D. pH:肥皂水>酸奶
6.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它们经过人工加工制成刀、剑、艺术品等金属物品,锡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焊锡是锡铅合金,熔点比锡低 B. 锡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0
C. 符号“2Sn”可表示两个锡原子 D. 一个锡原子的质量为118.7g
7.甲醚(CH3OCH3)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减少 B. 该反应体现了乙可以支持燃烧
C.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增加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个数比为1:1
8.下列“实验目的、操作”与“化学原理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操作 化学原理或现象
A 提纯混有泥沙的食盐,可溶于水后过滤、把滤液蒸发结晶 食盐溶解在水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鉴别桑蚕丝和涤沦布料,取样灼烧闻气味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涤沦
C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可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变化 黄金不变色,“假黄金”会变黑
D 配制波尔多液时用木桶或塑料桶,不能用铁桶 因为配制时有热量放出,会使铁桶在空气中氧化
A. A B. B C. C D. D
9.学习酸、碱的知识后,小组同学构建了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氧化物,如图连线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可以通过金属矿石的冶炼获得
B. Ca(OH)2俗称熟石灰,可中和鱼塘底泥中的有机酸
C. 若乙物质中有铁元素,乙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溶液一定呈浅绿色
D. 图中反应只包含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0.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题:
(1)医生用碘酒消毒伤口,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
(2)博物馆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桶中,使用氮气的原因是______。
(3)生活中的有色玻璃不仅具有装饰价值还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紫红色的有色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Co2O3烧制而成的,Co2O3中Co的化合价为______。
1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填空,探索传统技艺背后的科学原理。
(1)古代皮影道具一般用兽皮制成,现代用聚乙烯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属于______(填“无机非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
(2)景泰蓝制作需在铜胎表面涂覆釉料,其中硼砂(Na2B4O7 10H2O)作为助熔剂,硼砂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传统豆腐制作“点卤”时,加入的盐卤(主要成分MgCl2)能使豆浆中的______(填营养物质)变性后凝聚成块。
(4)陕北剪纸非遗中,部分红色染料来自茜草根提取的茜素(C14H8O4),其组成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1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我们需学会从化学视角认识水。
(1)某水样检测出含超标的氮、磷等,这里的氮、磷是指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如图1是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
①反应开始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
②图2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为______。
13.稀土元素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铈元素属于稀土元素。某小组同学用硫酸铈和硝酸钾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如图是硫酸铈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______肥。
(2)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______g。
(3)若配制1000g含2%KNO3的营养液,需加水质量为______g。
(4)回收该稀土元素,将残余的营养液浓缩后,升高温度析出硫酸铈晶体,趁热过滤,“趁热”的原因是______。
(5)下列关于两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硫酸铈属于易溶物质
B.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20℃饱和的硫酸铈溶液迅速升温到60℃,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D.0℃<t<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铈的溶解度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4.硫酸钡是白色固体,医疗上常用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以毒重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钡,还含少量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硫酸钡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涉及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2)“除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即可)。
(3)“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5.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使用铝合金箔片,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性。
(2)世界上每年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与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3)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实验: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为达到实验目的,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溶液的名称______。
16.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和某些实验用品,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2)若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4)装置F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依据I中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______,依据Ⅱ中现象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变化”的结论。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7.某校兴趣小组从化学视角对我国造纸工艺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
活动一:了解我国古代造纸技术
【查阅资料】我国古代手工造纸以麻、木材、竹等为原料,经过如图多道工序而制成。
【分析交流】
(1)古代造纸过程中步骤1加的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同学们对黑液成分产生兴趣,将少量黑液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活动二:探究黑液成分
【提出问题】黑液中除了有机物还有哪些成分呢?
【查阅资料】①黑液呈碱性;②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
【做出猜想】
(2)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K2CO3;猜想三:______。
【实验方案】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将黑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Ⅱ.将黑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 ______ 溶液 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4)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步骤Ⅰ的实验不严密,理由是______。
(5)含有KOH的强碱性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同学们对废水做了如下处理(见下图)。C烧杯中出现______现象时,说明水中已无KOH。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5g,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其充分反应,反应过程如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为 ______。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酒精;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防止书画被氧化(合理即可);
+3
11.【答案】有机合成;
纯净物;
蛋白质;
C
12.【答案】元素;
氢气或H2;氢、氧;8
13.【答案】复合;
31.95;
980;
防止温度降低,硫酸铈溶解度增大,晶体部分溶解(答案不唯一);
AB
14.【答案】烧杯、漏斗、玻璃棒;
FeCl3+3NaOH=Fe(OH)3↓+3NaCl或NaOH+HCl=NaCl+H2O;
NaCl、Na2SO4、NaOH
15.【答案】延展;
氧气、水;
①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②稀盐酸(答案不唯一)
16.【答案】酒精灯;

BEC;
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不能
17.【答案】CaO+H2O=Ca(OH)2;
KOH和Ca(OH)2;
碳酸钾(答案不唯一);产生白色沉淀;
滴加的稀盐酸量过少,稀盐酸先与溶液中的KOH反应,未与K2CO3反应(答案不唯一);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8.【答案】80g;
80%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