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 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汽化和液化 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3汽化和液化
一、单选题
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湿衣服晾晒后会变干
B.夏季放入饮料中的冰块消失
C.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水结冰
D.从冰箱冷藏室中拿出的西红柿一会表面出现水珠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3.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丙乙甲丁
4.下列有关蒸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时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B.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C. 蒸发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D.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需要吸收热量
5.关于液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 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C. 所有气体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都可以液化
D.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8.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奶奶炸春卷时不小心把筷子上的水滴入热油锅中。热油的温度高于水的 点,水入油后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水蒸气突破油的包围扩散到空气中,油星四溅,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
10.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的主要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需要 热量。寒冷的冬天,房间窗子 (选填“内”或“外”)侧会起一层“白雾”。

11.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乙醚消失的原因是发生了 (物态变化名)现象,这个过程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 (上升/下降),再推压活塞,会看到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这也说明了通过 的方法能使气体液化。
12.如表所示是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15℃时,水银处于 态;白炽灯发光时的灯丝温度高达2500℃,应该选择 做灯丝。
物质 水银 铁 钨 锡
熔点/℃ ﹣39 1535 3441 232
沸点/℃ 357 2750 / /
13.如图所示,将干净的玻璃片放在烧开的水壶壶口处,会发现正对壶口的玻璃片表面有小水滴生成,这是由于水蒸气在玻璃片上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三、实验题
14.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利用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2)通过比较 和 两图,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的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甲、乙所示).结果发现图甲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从实验设计环节来看是因为没有控制水的 相同.
(4)请你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 有关.
15.某中学一实验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oC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
(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请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2)从实验数据或图像可以看出,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水的沸点不是100摄氏度,原因是当地当时气压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
(3)为了弄清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用同一酒精灯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量,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图中的 (选填“a”、“b”、“c”或“d”)。烧杯上纸盖的作用是 (写出一种即可);
(5)实验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两种情况如图丁①②,其中图 (选填①或②)表示水沸腾前的情况,原因是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内部的水蒸气发生了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湿衣服晾晒变干是液态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冰块消失是固态冰融化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结冰是液态水凝固成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从冰箱拿出的西红柿表面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的过程,属于典型的液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2.D
【详解】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以露的形成是属于液化,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3.D
【详解】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刚开始加热时不会出现气泡,加热一段时间后气泡出现,且气泡上升时由大变小,继续加热,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在烧杯口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白气。故选。
4.C
【详解】蒸发是一种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故选。
【技巧总结】
(1)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2)蒸发是汽化现象,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5.C
【详解】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故正确;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故、正确;有的气体不能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故错误。
【刷有所得】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液化);(2)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液化)。
6.D
【详解】A.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也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塑料袋把新鲜的黄瓜装起来,黄瓜表面上方的空气就不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酒精
【详解】由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知,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即甲容器中水的温度保持在不变,则乙试管内的液体最高温度为。如果乙试管内装的是水,水达到便不能再吸热,故不会沸腾。如果乙试管内装的是煤油,煤油的温度达不到沸点,故也不会沸腾。只有装酒精时,酒精的温度既能达到沸点,又能吸热,故酒精会沸腾;则乙试管内盛有的液体是酒精。
7.C
【详解】锅里的水沸腾以后,温度保持不变,碗中的水的温度可以达到水的沸点,此时碗中的水的温度与锅里的水的温度相等,二者没有温度差,碗中的水不能再继续从锅里的水中吸热,故碗中的水不会沸腾,故 错误,C正确。故选C。
8.D
【详解】由水的沸腾特点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会迅速降低(需要的时间较短),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上升至沸点需要的时间较长),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后水会再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方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故选。
9.【答案】沸;汽化
【详解】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植物油的沸点均在100℃以上。水进入油中时,由于油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有的水迅速汽化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自油中冲出时,会发出响声。
10. 压缩体积 放出 内
【详解】[1][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要在常温下让氯乙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3]寒冷的冬天,房子内温度较高,屋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房间窗子,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房间窗子的内侧。
11. 汽化 下降 压缩体积
【详解】[1]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这个过程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压缩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说明了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能使气体液化。
12. 液 钨
【详解】[1]水银的熔点是﹣39℃,所以﹣15℃时的水银处于液态。
[2]钨的熔点是3441℃,所以应选择表中的金属钨做灯丝。
13.【答案】液化
【详解】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把玻璃片放在壶嘴口的上方可以看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是由于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片液化形成的。
14.【答案】(1)水滴表面积(2)A;C(3)不正确;表面积(4)液体的种类
【详解】(1)通过A. B两图的对比可知,水的温度、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均相同,只有水的表面积不同,所以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由图知,A与C水滴的表面积相同,表面空气流动情况相同,C中对水加热,温度较高,故选A. C两图进行对比;(3)小刚的实验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由图2可知,是因为他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4)由生活经验可知,同等情况下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因此可提出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5.【答案】不变;低于;撤去酒精灯;c;减少热量的散失;②;液化
【详解】(1)在坐标系中描出时间和温度对应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从图像看出加热到5min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始终为99℃。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此时的温度为99℃,低于100℃,说明当地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为了弄清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需要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用同一酒精灯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仅增加水量,由于气压不变,水的沸点不变,但所需热量增加,加热时间变长,故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图中的c。图中的b、d沸点都与a不同,故不是增加水量后的图线。
烧杯上纸盖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更快的达到沸腾状态。
(5)水沸腾前,水上层的温度低于下层温度,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水上层、下层温度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汽化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越来越大。由此可知,图②为水沸腾前的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