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滑轮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滑轮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上

资源简介

11.2滑轮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上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升国旗的旗杆上装有定滑轮,这是为了(  )
A.省力 B.省功 C.省距离 D.改变施力方向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力为400N的物体,使其匀速上升,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动滑轮 B.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
C.人将绳子拉过0.5m,物体上升1.5m D.利用此装置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3.如图是某小区使用的一种垃圾投放装置的示意图,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开垃圾桶桶盖(桶盖绕转轴转动),非常方便、卫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的滑轮是动滑轮
B. 绳子拉起桶盖时,桶盖可视为省力杠杆
C. 左端绳子上的拉力大于右端绳子上的拉力
D. 匀速拉动吊把时,吊把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吊把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汉代画像砖上描绘了“泗水取鼎”的画面。两边各有数人用绳子通过滑轮拉起掉落水中的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的是定滑轮,可以省力
B.使用的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使用的是动滑轮,可以省力
D.使用的是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5.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
A.F3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B. 使用甲装置可省力
C. D. 使用乙装置可改变力的方向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的物体,水平拉力的大小为,若不计绳、滑轮的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物体以的速度匀速移动时,物体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上升4m。物体的重力为10N,动滑轮的重力为2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m/s
C.拉力的大小为5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m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运动,重物上升了0.2m,该滑轮为 滑轮(选填“动”或“定”),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 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 m。
10.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20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11.分别用不同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900 N的物体时,(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则F1=    ,F2=    ,F3=    ,F4=    。
                              
12.如图所示,滑轮A相当于 杠杆。若不计滑轮B的重力及绳重与摩擦,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0N且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2的大小为 N。
13.如图所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地上,工人使用一个 (选填“定”或“动”)滑轮匀速提升重300N的建筑材料(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人的拉力为 N。
三、作图题
14.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所用的拉力,物体B重300N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力),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15.如图所示,画出用该滑轮组提升水桶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绳方法。
四、计算题
1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质量为的物体,所用的拉力是,绳子自由端在内匀速被拉下.(忽略绳重及摩擦)求:
(1)物体的重力;
(2)动滑轮自重;
(3)物体上升的速度。
17.如图甲所示,拉力F通过滑轮组,将正方体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拉出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处. 图乙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 g=10 N/kg,求:
(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金属块的密度;
(3)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旗杆上装有定滑轮,使用它来升国旗时,人可以在旗杆下面往下拉动,使国旗向上运动,达到改变施加力方向的目的,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使用定滑轮时也不例外。
2.【答案】B
【详解】A.由图知,与绳子自由端直接相连的滑轮工作时位置固定不动,为定滑轮,另一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属于为动滑轮,故该装置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故A错误;
B.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物体重力,则小明对绳子的拉力,故B正确;
C.使用动滑轮时,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若人将绳子拉过0.5m,则物体上升高度,故C错误;
D.使用该装置(滑轮组)能省力,但费距离,不能省距离,故D错误。
3.【答案】B
【解析】装置中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故A错误;桶盖可视为杠杆,绳子拉起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桶盖为省力杠杆,故B正确;定滑轮在使用时不省力,左端绳子上的拉力等于右端绳子上的拉力,故C错误;匀速拉动吊把时,吊把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吊把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知识归纳】
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能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滑轮位置固定不动,属于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CD错误,B正确。
5.【答案】B
【解析】由题知,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甲图中l1=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G;乙图是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F2=G;丙图是动滑轮,但动力作用在轴上,则F3=2G。综上所述F26.【答案】A
【解析】乙装置中使用的是定滑轮,根据定滑轮的特点,乙装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甲装置中使用的是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用力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时,,可以省力;用力提升重物时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变大,则。故选A。
7.【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不计绳、滑轮的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以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8.【答案】D
【详解】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A错误;
B.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4m,物体运动的速度,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物体的重力为10N,动滑轮的重力为2N,故拉力的大小,故C错误;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故D正确。
9.【答案】动;200;0.4
【详解】如图所示的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为动滑轮;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为;拉力移动的距离为。
10.【答案】40;20
【详解】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B测出了动滑轮上的绳子上的拉力为20N;则物体A受到拉力为20N;又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与物体A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大小也是20N;拉力。
11.【答案】900 N 450 N 900 N 300 N 
【详解】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A图中的滑轮为定滑轮,则F1=G=900 N,B图为滑轮组,且n2=2,则绳端的拉力:F2=G=×900 N=450 N,C图中,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则F3=G=900 N,D图为滑轮组,且n4=3,则绳端的拉力:F4=G=×900 N=300 N。
12.【答案】等臂;25;
【详解】
由图知滑轮A为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半径。
由图知滑轮B为动滑轮。不考虑动滑轮重,拉力为重力的一半,即
13.【答案】定;300
【详解】图中滑轮不随着物体一起运动,所以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人的拉力等于建筑材料的重力,为300N。
14.【答案】
【详解】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由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
15.【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
16.【答案】(1)230N
(2)10N
(3)0.1m/s
【详解】(1)物体重力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则动滑轮重力
(3)物体上升的高度
物体移动的速度
17.【答案】(1)80N(2)2.7×103kg/m3(3)5.4×103Pa
【详解】
(1)由甲图可知,n=2,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F=G,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后,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t2-t3时刻,从乙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G=2F=2×108N=216N,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即为图中的0-t1时刻,则2F′+F浮=G,所以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2F′=216N-2×68N=80N;
(2)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8×10-3m3,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块的体积V=V排=8×10-3m3,金属块的密度为:ρ金= =2.7×103kg/m3;
(3)金属块的边长a===0.2m,则受力面积S=a2=(0.2m)2=0.04m2,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p= =5.4×103Pa.
答:(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80N;
(2)金属块的密度2.7×103kg/m3;
(3)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5.4×103Pa.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