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3.知道如何规范的测量长度。3.知道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长短,是不可靠的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如图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 先看看,再用尺子量一量。我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判断小棒的长短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单位:具体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 符号: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 m)、纳米(nm)大约为1m单位换算方法步骤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后“算”物理量的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将各物理量单位前的数字进行化简运算先“换”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千米(km):千米用于描述较长的距离,比如城市之间的距离。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000多千米。米(m):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适合描述人的身高、房间的尺寸等。一个成人的身高大约是1.7米到1.8米。分米(dm):分米通常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使用,如一本书的厚度可能为2分米(即20厘米)。厘米(cm):厘米常用于测量小物体的尺寸,比如一个笔记本的宽度可能为20厘米。毫米(mm):毫米用于描述非常细小的尺寸,如螺丝钉的直径或硬币的厚度。例如,一张标准的信用卡厚度约为0.76毫米。微米(μm):微米用来描述极细微的尺度,例如,人类头发的直径大约是50到100微米。纳米(nm):纳米是描述纳米技术或分子、原子尺度的单位,如DNA分子的直径大约为2.5纳米。一些常见的长度和距离珠穆朗玛峰高度地球半径太阳半径银河系半径1x10-7m7x10-5m新冠病毒直径头发直径一张纸厚度我国标准轨距约1x10-4m1.435m6.4x106m8848.86m7x108m7.6x1020m卷尺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长度的测量:直尺三角尺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会认1.单位2.零刻度线3.量程4.分度值量程0~15cm量程:尺子的测量范围分度值:1mm相邻两刻度之间的长度——测量精度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测量工具要测量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尺子最合适( )A.量程20cm,分度值0.5mmB.量程5m,分度值1dmC.量程3m,分度值1mmD.量程100cm,分度值1mmC会选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并且要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斜歪会放尺子较厚时会放视线一定要正对刻度线,即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1mm = 0.1cm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会看这个物体的长度为 。物体长度 = 右端数值 - 左端数值3.17cm会记:测量结果 = 数值 + 单位[练一练]读出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读值1.8cm0.06cm0.07cm1.86cm1.87cm1.累积法(测多算少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长度,可以测出n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总长L,则一个微小长度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2、平移法:当一些物体的长度(如纽扣的直径、圆锥的高等)隐藏在物体内部时,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c.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d.化直为曲法(等效替代法)例如用已知周常的自行车轮测量马路的长度古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及工具沙 漏日 晷漏壶(漏刻)测量时间的工具现代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甲 石英钟乙 机械秒表丙 智能手表丁 手机秒表1h=60min=3600s1s=103ms= 106 μs秒(s)60 60 1000小时 分钟 秒 毫秒h min s ms1.国际单位:2.常用单位:3. 单位换算:时间单位及换算[小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注意小表盘指针有没有过半格未过半格则大表盘读0~30s(小的示数),过半格则读31~60s(大的示数)误差1、定义: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2、误差的来源:(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且无法避免。误差不是错误:3.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注意求得的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应与测量值保持一致。若平均数除不尽,应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若平均数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是零,应保留。(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请指出他的测量有哪些错误。如果改正了这些错误,是不是就没有误差了?为什么?错误之处:①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②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改正错误后,依然有误差,误差不能消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