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中华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中华美德如璀璨星辰,闪耀着永恒的光芒。父母言传身教,在他们的殷切希望下,我们明礼诚信、孝老爱亲……对未来怀揣着美好chōng憬,立志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美德如同繁星,点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迷芒。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修复师们,面对残破的千年瑰宝,yì然投身修复工作,他们将炽热的情感倾注于这份事业,守护中华艺术瑰宝,激励我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止。让我们以赤诚之心传承中华美德,让民族精神在代代接力中焕发新的生机。(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中华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瑰宝。(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殷切_________ 炽热_________(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chōng憬_________ yì然_________(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面对他小偷小摸的行为,张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用温情使他认识到错误,迷途知返。B. 这些书法精品,或古朴,或娟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C. 他俩约定10天后在公园碰头,那天果然就在公园里不期而至了。D.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一种真诚互动,是一种心有灵犀的感应。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健康饮食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危害。B. 据调查,青少年近视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C. 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通过阅读,人们不仅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还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D. 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有助于让他们懂得“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紫藤萝瀑布》一文标题中的“瀑布”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描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B. 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指的是泰山。中国有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泰山是“五岳之首”。C.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D. 《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他所创作的《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文学推上了世界的高度。5. 如果在生活中面临选择,你将如何应对?请参照下面的一句小诗,再仿写一句,体现你的思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高山,______。6. 古诗文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杜牧《泊秦淮》)(2)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杜甫博大胸襟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但仍心系国事诗句是:______,______。(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写景又蕴含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6)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赞美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清高自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7. 走近名著。(1)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①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 )②他原是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③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A.朱赫来 B.阿尔焦姆 C.谢廖沙 D.冬妮娅 E.达雅(2)保尔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连死神对他也无可奈何。请用简洁的语句写出保尔战胜死神的一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8~11题,共9分)班级开展了以“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 活动中,一副对联被打乱了顺序。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整理出上联和下联并写在横线上。敬老如花 孝心似籽 心里 脸上 开 种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9. 小华为完成“孝亲敬老,传承家风”黑板报准备了几句名言,请你帮他挑选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 )A.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C. 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D.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10. 在老师组织的“孝亲敬老,传承家风”座谈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同学甲:“我觉得孝亲敬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①______。”同学乙:“没错,得从日常生活里的小事做起。比如:②______。”老师:“你们说得都很对,孝亲敬老其实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除了陪伴,③______,像了解长辈的喜好,尊重他们的想法,这些都很重要。”11. 小林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会怎样劝说他?请写出来。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2~26题,共31分)(一)【古诗赏析】(共13分)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句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B.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C. “之”和“而”两字,能延长停顿、舒缓语气,有助于抒发作者无可奈何、怆然长叹的感慨。D. 整首诗情景交融,不仅有对幽州台的具体描写,也有直接的情感抒发。13. 结合下面的写作背景,说说你对诗歌中“独”字的理解。【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诗人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不为武则天采纳,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古文阅读】(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斯是陋室 斯:______(2)谈笑有鸿儒 鸿儒:______(3)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______(4)便令种竹 令:______15.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16.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孔子云:何陋之有?(2)何可一日无此君?17. 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大多会给孩子树立一些榜样,家庭的榜样教育也是达成家庭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但是,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时往往较少考虑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调查发现,有近三成受访少年儿童认为家长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比,使很多孩子把这一点看作是家庭榜样教育的首要问题。②学校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榜样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研究发现,学校榜样教育个性化、多元化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少年儿童对榜样的需要。“跳一跳,够得到”是给少年儿童树立榜样很重要的标准。而且,不同学段的少年儿童,对榜样的需求与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榜样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参与到学校的榜样教育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少年儿童的榜样需求。(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16日,有删改)(材料二)(数据来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制图:孙山)(材料三)①更新榜样教育的理念,使教育性与趣味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榜样教育的基础是榜样宣传,在当宣传手段多元、宣传途径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对榜样的宣传更要贴近少年儿童的兴趣,要把趣味性、教育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榜样宣传直达少年儿童的内心,使榜样精神更好地被少年儿童理解与习。因此,对榜样人物进行宣传时,既要重视教育性又要重视趣味性,把图画、视频、文字、故事、哲理等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宣传和展示榜样人物。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挖掘榜样人物新时代精神内涵,使传统榜样人物焕发新魅力。②此外,我们还要特别重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隐藏款”的榜样教育内容,发线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校园的文化墙、横幅,家庭中的亲子话题,公共场所的滚动屏、雕塑等,都是隐性的教育资源,使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看到、接触到,从而能够见贤思齐。此外,一些地方的红色教育资源也是很好的榜样教育内容,也可以通过文创产品、家乡故事等,激励少年儿童学习榜样的精神内涵。(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月3日,有删改)18.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大多会给孩子树立一些榜样,家庭的榜样教育也是达成家庭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B. 在家庭的榜样教育中,绝大部分受访少年儿童认为家长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比。C. 更新榜样教育的理念,把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榜样精神更好地被理解、学习。D. 在进行榜样教育时,要特别重视“隐藏款”的榜样教育内容,如:学校的文化墙、公共场所的雕塑等。19. 材料一中加点词语“这样”指代什么?20. 请概括材料二中两张图表的主要信息,各写出一条。21. 班级拟召开主题为“我的榜样”的活动,请你根据材料,为此次活动提两条合理建议。(三)(共10分)阅读《厨师的书法》,完成下面小题。厨师的书法①老余炖的汤瓶鸡,一绝。②我千里迢迢从北京过来,一定要赶到小饭店去吃个汤瓶鸡。老余的小饭店在大山深处,国道边上,一路七弯八绕,才能在小饭店里吃上一顿。放下筷子,却是深深的满足:道道菜都好吃!③小饭店开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风景。饭店老板兼首席大厨老余,是风景中的风景。老余技艺满身,会做菜还能聊天。会做菜不稀奇,一介大厨,没有几手绝活,怎么行?没有推陈出新的功夫,怎么在饮食丛林里屹立不倒?所以作为大厨,手中一柄铁勺,那是安身立命的武器,舞得天花乱坠,舞出一朵花来,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吃饭工具而已。但能聊天,就不一样了。④老余聊天,并非瞎扯。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如浴温泉,一席终了,宾主尽欢,来者神清气爽,依依拱手作别。老余有如此功力,那是因为:一是老余有聊天的天赋;二是老余肚里有故事。有时候,你真说不好那些食客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吃老余做的汤瓶鸡呢,还是为了听老余讲故事。⑤但老余最好的本事,乃在书法。四十年前,老余还是小余,小余还是村庄里小学校的代课老师,小余老师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认识到把字写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开始学写字。后来,他出了门,打工谋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笔也放下了。⑥一人一瓶啤酒,我和当年的小余、现在的老余,面对面坐着聊天。老余说,他这家小饭店,其实不只是家小饭店。⑦怎么说呢,老余1985年从外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镇上开了一家饭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飞回来了。就此,老余开启了他作为一名厨师的生涯。从此以后,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老余的日子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充满了扎实的幸福。⑧几年之后,小饭店挪了地方,转移到百步远的一幢小木屋。老余又把饭店的名字改为“途中”,一直用到现在。我问老余,“途中”何谓?⑨老余答曰:“活着活着,越来越明白,人生永远是在半道上。比方说吧,我老余菜烧得好,方圆百里,大家都知道我老余厨艺不错,这就到顶了吗?不可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开饭店挣了钱,日子过得舒坦起来,我就可以跷跷二郎腿了吗?远着呢。人活着,哪里是为了挣钱?一天不干活,我一天就不痛快。这是为了过得充实——那我老余,为什么还要写字呢?写字,那是我的爱好,是心里真正欢喜的事。后来我把这个爱好又捡起来了。我一拿起笔,笔墨一动,宣纸上划拉出笔画线条来,嘿!我的精神就愉快了……你说,我是不是,每件事,都是在途中?”老余见我点头,又说,“你再看看这个‘途’字。余,在走路。说明我老余,一直是在路上的。这是一种快乐。一路上看看风景,不是很好吗?”⑩现在老余一有空,就钻进二楼的书房,在那里练字。他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消失了,就有了书卷气,有了沉静气。他习的是王羲之的帖。我问老余,写字跟做菜,有相通吗?老余说,异曲同工。做菜要掌握火候,知道什么时候加料,写字要懂得运笔,熟悉笔墨的性情。 这就是境界,这也是人生。对老余来说,做菜的时候,锅铲就是他的毛笔;写字的时候,毛笔就是他的锅铲。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比方说吧,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让老余煨好二十个汤瓶鸡,第二天中午送到县城去。老余想来想去,决定不送。不送,不是因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远,更不是炖不出那么些鸡。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汤瓶鸡,只有在这个山高林密的路边饭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汤瓶鸡,要用木炭火,煨上三小时。快了,猛了,出来的味道都不对;煨好送去,肉老了,汤凉了,味道更不对——到时,岂不是要砸他的招牌呢?也只好得罪一下熟客了。 老余开店几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识过,都打过交道。老余听话听音,三句话一接,就知道对方的身份甚至口味。现在,老余也是偶尔才下厨了。他下厨已不再是为了挣钱。就像他写字,不是为了搞艺术一样。人家说,老余,你的字这么好,可以去参加省展、国展了。老余摇头,说不去。人家王羲之、张旭,有没有参加过省展、国展?肯定没有嘛。人家又说,老余,你的饭店这么有名,怎么不多开几家分店,搞一个连锁。老余也摇头,我只要一个小小的店就够了。 继续喝酒,聊天。老余说,做菜跟书法,还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就是永远没有第一,也永远没有终点——不过都是“途中”。我盛了一碗鸡汤,慢慢喝了,味道真好。 溪鱼、老豆腐、丝瓜、红烧肉,道道菜都好……22.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点。本文围绕老余的本事及人们的反应展开描述,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表格的内容。老余的本事 人们的反应①______ 人们不惜千里迢迢赶往大山深处国道边上的小饭店,只为吃上满足的一顿聊天 人们为他的绝佳厨艺前来,也为他的有故事而来②______ 人们连声称赞,认为老余的字足以参加省展、国展2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如浴温泉,一席终了,宾主尽欢,来者神清气爽,依依拱手作别。24. 本文以“厨师的书法”为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25. 文章第 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26. 老余给他的店命名为“途中”,店名里有人生。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中读出的人生道理。四、写作(第27题,共50分)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7. 文题:请将文题“______给我力量”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500字。2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都爱花朵的娇艳,爱它们的芬芳。但你知道吗,友善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每一次真诚的帮助,每一句关切的问候,都是友善的种子。当这些种子在生活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请以“友善开出的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500字。2024—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7题,共30分)【1题答案】【答案】(1)中华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瑰宝。(2) ① yīn ②. chì(3) ①. 憧 ②. 毅(4) ①. 辍 ②. 缀 ③. 芒 ④. 茫【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示例:便只顾奋力攀登【6题答案】【答案】 ①.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 会当凌绝顶 ④. 一览众山小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⑩. 濯清涟而不妖【7题答案】【答案】 ①. ①C ②. ②A ③. ③D ④. 示例:①在与被兰白军的战斗中,一颗子弹打中了保尔的大腿,后来又得了伤寒,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继续战斗;②一次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他头部受了重伤,伤愈后参加肃反工作;③因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肃反工作繁重紧张头痛病经常发作,最终晕倒,但他又很快投入铁路工厂的工作;④修筑铁路时,因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保尔得了伤寒,经过抢救,战胜死神,随即又离开家乡,进城工作;⑤因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不能参加工作,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振作,开始了文学创作。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8~11题,共9分)【8~11题答案】【答案】8 ①. 孝心似籽心里种 ②. 敬老如花脸上开 9. C10. ①. 示例: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②. 我爷爷喜欢听戏曲,我周末就常陪他一起听,他可开心了 ③. 理解和尊重长辈同样关键11. 示例:小林,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要与她好好沟通交流,负气出走既会让妈妈担心,也有可能让自己身处危险。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找到适合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你说对不对?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2~26题,共31分)(一)【古诗赏析】(共13分)【12~13题答案】【答案】12. D 13. “独”有独自的意思,诗中有孤独之意。诗人纵观古今,面对天地的广阔,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古文阅读】(9分)【14~17题答案】【答案】14. ①. 这 ②. 大儒,指博学的人 ③. 曾经 ④. 发布命令(要求)15.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16. (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17. 从居住环境来看,刘禹锡居住的陋室和王子猷寄住的空宅都很简陋;但是由于居住的主人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而不显得简陋。【18~21题答案】【答案】18. B 19. 在榜样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参与到学校的榜样教育中来。20. ①大多数少年儿童有榜样。②少年儿童选择榜样主要受身边人的影响。21. ①邀请校内外优秀人士作为活动嘉宾,分享他们的榜样经历和成功之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奋斗动力。②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分享自己所敬仰的榜样,并通过集体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促进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三)(共10分)【22~26题答案】【答案】22. ①. 做菜 ②. 书法2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如”写尽老余聊天的本事之高,说者从容自得,听者舒适自如,表达作者对老余聊天本事的高度赞赏。24. “厨师的书法”交代了文章主人公的身份和爱好,点明写作内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这一线索组织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同时“厨师”与“书法”之间的关系引人好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5. 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叙述了老余拒绝为熟客送汤瓶鸡的事,丰富了文章内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情节更完整;表现了老余经营饭店很用心思,突出了他坚持原则、不唯利是图的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使文章结构紧凑,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26. 示例一:老余以这一店名警醒自己学无止境,人生永远在半道上,不因小有成就就心满意足,止步不前,干好每天应做的活儿,日子才能充实痛快。我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进步便骄傲自满,要时刻记着人外有人,每一天都得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示例二:老余认为做菜和书法的相通之处在于永远没有最好的标准,绝不能因小有成就就心满意足,止步不前。我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点进步便骄傲自满,要时刻提醒自己往远处看,往高处走。四、写作(第27题,共50分)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7题答案】【答案】例文:那双手给我力量我曾以为力量源于宏大的事物,直到外公那双手,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可以如此沉默而具体。去年暑假回乡,外公的右手总是半握着,微微颤抖。吃饭时,他改用左手笨拙地夹菜,那曾为我制作无数木玩具的右手安静地躺在桌上,像一只疲惫的老鹰。我才知道,多年的木匠劳作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腱鞘炎。“最后一件了。”那天傍晚,他望着院里那棵老槐树说。母亲想要一把槐木椅,他坚持要亲手完成。锯木声不再如记忆中流畅,每拉一次锯,他的眉头就紧皱一分。右手握凿子时不停颤抖,锤子落下时,常常砸偏。我忍不住说:“外公,算了吧。”他却摇头:“手会老,树会老,但手艺不能老。”真正触动我的,是他打磨椅面的时刻。他闭上眼,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木面上缓缓移动,指尖如探测仪般感知着每一丝纹理。那一刻,手与木仿佛长在了一起,疼痛让位于一种神秘的对话。我突然明白,他是在用身体记忆完成最后仪式——六十年的技艺都藏在这双手里。椅子完工那天,他轻轻抚摸光滑的椅面,眼神欣慰又怅惘。夕阳西下,他的身影与木椅一起被拉得很长。那双手安静地放在膝上,像完成了使命的老兵。回城前夜,外公将一枚小小的槐木平安符放在我手心:“外公老了,做不动大物件了。这双手留下的东西,会用另一种方式陪着你。”如今,每当我遇到难题想要放弃时,就会想起那双手——它们曾在疼痛中坚持,在颤抖中精准,在时光的侵蚀里守住了一份匠心。它们告诉我:真正的力量不是从不颤抖,而是在颤抖中依然把握分寸;不是永远强健,而是在衰弱时依然选择完成。那双手给我力量,一种沉淀在岁月纹理中、用坚韧与热爱淬炼的力量。它沉默如木,温润如纹,却让我有勇气面对人生所有的坎坷与挑战。原来,最深沉的力量,就藏在最平凡的坚持里。【28题答案】【答案】例文:友善开出的花那个夏天的午后,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抱着新买的篮球匆匆跑向小区球场,却在转角处撞上了一个佝偻的身影。菜篮子应声落地,西红柿滚了一地,像散落的红宝石。我慌忙道歉,抬头看见一张布满皱纹的脸——是住在三单元的陈奶奶。“没事没事,”她摆摆手,颤巍巍地弯腰去捡,“人老了,不中用了。”我注意到她动作迟缓,手指关节明显肿大。那一刻,我丢下篮球:“奶奶,我帮您。”从那以后,每天下午五点,我都会在单元门口“偶遇”买菜回来的陈奶奶。起初只是帮忙提菜上楼,后来发现她独居在家,儿子在国外工作,一年才回来一次。她的阳台堆满杂物,晾衣绳高高挂着,每次收衣服都要踮起脚,显得很吃力。某个周末,我带着工具来到她家。“奶奶,我帮您收拾阳台吧。”她连连推辞,我却已经开始动手。清理积攒的旧物,重新布置花架,还把晾衣绳降低了高度。汗水浸透了我的T恤,但看着焕然一新的阳台,陈奶奶笑得像孩子一样:“这下可方便多啦!”渐渐地,我们的交流不再局限于帮忙。她会在我写作业累时端来银耳汤,会讲她年轻时在文工团的故事,还会在我考试前塞给我一个“平安果”。而我教她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帮她下载戏曲APP,还在她生日时组织同学们送来鲜花。最难忘的是那个中秋夜。我陪她在阳台赏月,她忽然说:“孩子,你知道吗?以前我最怕过节,现在却盼着每个你能来的日子。”月光下,她眼中有泪光闪烁,“你让我想起了远方的孙子,也让我觉得这个城市不再冰冷。”就在昨天,我经过小区花园,看见令人动容的一幕:陈奶奶正在教几个小朋友唱京剧,字正腔圆,神采飞扬。邻居们围坐一旁,掌声阵阵。王阿姨对我说:“多亏了你,陈奶奶像变了个人似的。”我突然明白——我播下的只是一颗小小的友善种子,它却开出了如此绚烂的花。这花不仅绽放在陈奶奶的脸上,更绽放在整个社区的天空里。原来,友善真的会开花,它会开在每个人的心里,然后蔓延成一片花的海洋。夕阳西下,陈奶奶向我招手:“孩子,来吃月饼!”我快步走去,仿佛走向一个开满鲜花的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