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文山州小学学业质量监测
四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
旅居云南,好在文山。春来薄竹山,漫山dù juān( )争相竞艳;夏到普者黑,万亩荷花zī tài( )万千;秋临八宝镇,阵阵清风fú shì( )稻田;冬访舍得乡,皑皑白雪zhuāng shì( )大地。四季之美bú dòng shēng sè( )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这样的文山怎能不令人心chí神往?
1. 把画“ ”的句子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拼音,写词语。
3. 根据字典解释,文段中“心chí神往”的“chí”应选择( )
A. B.
C. D.
4. 用“______”画出下列每组词语中错误的注音和字形,并改正在横线上。
(1)宫廷(tín) 麦秆(gǎn) 通情答理 ______ ______
(2)悲戚(qī) 晕(yùn)倒 悬梁刺骨 ______ ______
(3)哺(pǔ)育 爆炸(zhà) 惊天冻地 ______ ______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困难就像纸老虎,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战胜它。
B. 爸爸经常在朋友圈潜水,几乎不发表看法。
C. 王老师工作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D. 乡村夜晚一片寂静,路上车水马龙,只听得见蝉鸣声。
6. 根据词语想象画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声虫——清晨,小虫子在“森林音乐会上”应和着音乐轻声吟唱。
B. 炊烟袅袅——夕阳下,几缕青烟从农家烟囱缓缓升起。
C. 心急如焚——比赛开始了,小强还没到!丽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D.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长颈鹿能轻松吃到树梢嫩叶,却钻不进矮小的树洞;能钻进树洞的小刺猬,怎么也够不着高处的果子。
7. 宁宁饭前总是忘记洗手,若想让他了解细菌的危害,可以推荐他阅读( )
A. B. C. D.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七月,乐乐回到了美丽漂亮的家乡广南六郎城。放眼望去,青山环绕,石斛①花与古木相映成趣,一幅宛如徐徐展开的丹青画卷。那青山的绿,绿得耀眼;那花瓣的紫,紫得浪漫;而那古木的青,又青得那么蓬勃。乐乐对妈妈说:“我的家乡真美,回家真幸福。”
【注释】①石斛(hú):植物名称。
8. 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中的病句。
9. 把画“ ”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画“_____”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写一个描写颜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用途广泛,能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创作图画等。
②如果用得巧,它能让学习更高效,生活更便利。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④但过度依赖,它会让我们变得懒惰,甚至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⑤因此,我们要让人工智能成为“好帮手”,而不是让它代替大脑思考。
A. ②④①③⑤ B. ③①②④⑤ C. ①③②④⑤ D. ②③①④⑤
12. 古诗词积累
(1)看图,写出与图意相符的古诗词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图①②描绘的都是______(a.节日习俗 b.边塞生活 c.儿童生活)的场景,体现了儿童______(a.勤劳能干 b.活泼可爱 c.想象丰富)的特点(填序号),像这样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3. 说新闻时,除了讲清楚来源和要点,还可以发挥想象讲得夸张一些。 ( )
14. 《孟子》里的“不怨天,不尤人”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 )
15. 竖写书法作品时,要自左向右书写,字距要均匀,上下字要对齐。 ( )
16. 神话故事中普罗米修斯上天“盗”取火种,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 )
17. 老舍的《猫》,以明贬实褒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 )
二、综合性学习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四(1)班将开展“与诗同行”系列活动,请你来参加。
18. 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诗歌,准备制作一本诗集,下列诗歌适合放在同一本诗集的有(填序号):______,请你为这本诗集取个合适的名字:《______》
①金波《春的消息》 ②顾城《初夏》 ③徐志摩《黄鹂》
④何其芳《秋天》 ⑤余光中《乡愁》 ⑥艾青《冬天的池沼》
19. 班长想创作一首诗歌放入诗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四季的雨 春天,雨点来到稻田, 禾苗发芽了; 夏天,________, ________; 秋天,________, ________; 冬天,雨点滑过草地, 小草睡着了
20. 班级诗歌朗诵会上,同学们讨论怎样朗诵更精彩,谁的建议最合理?( )
A. 文文:朗诵时语速要平稳,不用太多起伏。
B. 丘丘:朗诵时要适当变换语气和节奏,表情和手势要自然大方。
C. 宁宁:要大声读才有气势。
D. 南南:我认为闭着眼睛快速背诵最厉害。
三、阅读
课内阅读
黄继光(节选)
①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②……
③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④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⑤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1. 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表现了黄继光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22. 选文多次描写“敌人的火力”,这样写的作用是( )
A. 强调战斗时间很长
B. 突出战斗的激烈和英雄的伟大
C. 体现当时情况紧急
23. 仿照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从下面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奶奶包粽子 消防员救火 蝴蝶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王冕好学
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①上,窃②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③,辄④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⑤之。已而⑥复如初。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陇(lǒng):田埂。②窃:偷偷地。③已:(听完)之后。④辄(zhé):总是,就。⑤挞(tà):用鞭、杖等物打人。⑥已而:不久后。
24.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命牧牛陇/上”,这样停顿是正确的。 ( )
(2)“听诸生诵书”与“尝与诸小儿游”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 )
(3)“已而复如初”中“复”的意思是恢复。 ( )
(4)王冕忘了把牛带回家是因为他贪玩。 ( )
25. 王老师要制作“勤学榜”,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他一起完成。
课外阅读
“走月亮”趣闻
①在柔和的月光下,爸爸妈妈牵着你的手走在田间地头,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你知道吗,在很多地方,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还有“走月亮”的习俗呢!
②走月亮,最早是江浙一带的中秋习俗。 A ,在八月十五之夜,妇女都穿上颜色亮丽的新衣服,或结伴出游,或到寺庙烧香祈福,或边走边唱歌跳舞,在月光下尽情享受节日的欢愉。《岁华忆语》中有“是夜,家人团坐聚饮,曰圆月;出游街市,曰走月”等语。
③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还有个有趣的讲究——“走三桥”。人们至少要走过三座桥,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百病不侵、健康长寿。有些人还会尽可能的多走几座桥,但是不能两次跨过同一座桥。正如古诗《姑苏竹枝词》中所描绘□中秋共把斗香烧□姊(z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mèi)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④后来,走月亮的习俗传到了云南大理。当地人会和家人、朋友一起漫步于皎洁的月光之下,寓意着来年一家人团团圆圆,友情长长久久。
⑤走月亮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 B ,对健康的祝愿,对情谊的珍视。这个中秋,我们不妨也走进月光里,让温柔的月光照亮新一年的幸福之路。
——选自《跨学科阅读》,选文有改动
26. 在文中“□”里填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B. : , , , 。 C. “ , 。 , 。”
27. 根据选文内容,把下图补充完整。
28. 联系上下文,“而且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这句话,填入文段中的A处还是B处更合适。( )
29. 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走月亮习俗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
30. 读了短文,你一定很喜欢“走月亮”的习俗吧。生活中还有哪些习俗让你觉得很有趣?请举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
31. 晶莹剔透的晨露,层峦叠嶂的远山,随风摇曳的麦浪,变幻多姿的游云……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景总让我们陶醉。请你回忆曾经游览过的地方,选一处最喜欢的,以“走,我们一起去______”为题,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按照游览的顺序把这个地方写清楚;③不少于300字。
2025年文山州小学学业质量监测
四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3题答案】
【答案】1. 旅居云南,好在文山。
2. 杜鹃 姿态 拂拭 装饰 不动声色 3. B
【4题答案】
【答案】(1)廷(tín) 答 tíng 通情达理
(2)晕(yùn) 骨 yūn 悬梁刺股
(3)哺(pǔ) 冻 bǔ 惊天动地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10题答案】
【答案】8. 9. 乐乐对妈妈说,他家乡真美,回家真幸福。
10. 那天空的蓝,蓝得纯粹;那云朵的白,白得无瑕;那湖水的碧,碧得透亮。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 ①.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②.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③. c ④. b ⑤. 牧童骑黄牛 ⑥. 歌声振林樾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3题答案】
【答案】×
【14题答案】
【答案】×
【15题答案】
【答案】×
【16题答案】
【答案】√
【17题答案】
【答案】√
二、综合性学习
【18~20题答案】
【答案】18. ①. ①②④⑥ ②. 四季的歌
19. ①. 雨点落在池塘 ②. 荷花开放了 ③. 雨点洒在果园 ④. 果实成熟了 20. B
三、阅读
【21~23题答案】
【答案】21. ①. 动作描写 ②. 语言描写 ③. 英勇无畏、舍生忘死、为了胜利勇于牺牲 22. B
23. 奶奶包粽子:奶奶先拿起一片粽叶,轻轻折成一个漏斗状,接着用勺子舀起一勺糯米,小心翼翼地放入粽叶中,再放上一颗红枣,然后又舀了一些糯米盖住红枣,最后把粽叶折过来,用绳子紧紧地捆好。
【24~25题答案】
【答案】24. ①. × ②. √ ③. √ ④. ×
25. 放牛时偷入学舍听书,听完后默默记住,常因专注听书忘记放牛,即便被打仍坚持。 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26~30题答案】
【答案】26. A 27. 江浙一带 云南大理
“走三桥”,人们至少要走过三座桥。
28. B 29. ①. 排比 ②. 对走月亮习俗喜爱和赞美之情
30. 我觉得春节贴春联很有趣。贴春联时,一家人一起动手,挑选自己喜欢的春联,感受着喜庆的氛围。春联上美好的祝福语,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四、习作
【31题答案】
【答案】例文:
走,我们一起去黄山
去年暑假,我终于实现了登黄山的梦想。清晨五点半,我们乘坐缆车上山,透过薄雾,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
下了缆车,我们开始徒步攀登。石阶蜿蜒向上,两旁是挺拔的黄山松,它们的枝干扭曲多姿,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走到半山腰时,云雾突然散开,远处的“猴子观海”石清晰可见,那只“石猴”蹲坐在悬崖边,栩栩如生。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光明顶。站在海拔1860米的峰顶,脚下是翻滚的云海,远处的山峰如同漂浮在白色海洋中的岛屿。阳光穿透云层,形成神奇的“佛光”现象,我们的影子被投射在云雾上,周围还环绕着七彩光环。
下山途中,我们经过了著名的迎客松。这棵千年古松伸展着枝干,仿佛在向我们挥手告别。夕阳西下时,整座黄山被染成了金黄色,美得让人屏息。
这次黄山之行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境。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每一处景致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