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素材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七单元知识点
本单元重点生字拼音组词。
课文 22 文言文二则
哉zāi (善哉)(快哉) 巍wēi(巍峨)(巍然) 弦xián (琴弦)(和弦)
轴zhóu(画轴)(轴心) 锦jǐn (锦绣)(锦旗) 曝pù(一曝十寒)(曝晒)
课文 23 月光曲
谱pǔ (脸谱) (琴谱) 莱lái (莱茵河)(蓬莱) 茵yīn(绿茵)
盲máng(盲人)(盲目) 纯chún(纯洁)(纯白) 键jiàn (键盘)(按键)
缕lǚ (一缕)(几缕) 陶táo (陶瓷)(陶俑)
二、多音字
pù ( 曝 晒 ) zhóu ( 画 轴) shǔ ( 数 落 ) shěng(省略)
曝 轴 数 省
bào (曝光) zhòu (压轴) shù (数学) xǐng(反省)
三. 形近字。
哉(善哉) 弦(琴弦) 轴(画轴) 曝(曝光) 谱(琴谱) 莱(蓬莱)
栽(栽树) 舷(船舷) 柚(柚子) 瀑(瀑布) 普(普通) 菜(油菜)
纯(纯白) 键(键盘) 缕(一缕) 陶(陶醉) 锦(锦绣) 矣(足矣)
吨(一吨) 健(健康) 屡(屡次) 淘(淘气) 棉(棉花) 唉(唉声叹气)
四、词语表词意补充。
1、谱写:指创作(歌曲、乐曲等);也指写作(诗篇、文章等)。它强调的是创作或编写的过程,通常用于音乐、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创作上。
2、幽静:指深远而僻静的地方或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安宁的感觉。常用来形容风景、园林或住所等环境的宁静美好。
3、断断续续:指事物不连续,时断时续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声音、话语或某种行为的不连贯性。
4、茅屋:指用茅草等搭建的简陋房屋。通常用来形容贫穷或乡村的简单住所。
5、失明:指眼睛失去视力,无法看见。这是一种严重的视觉障碍,通常由于疾病、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
6、纯熟:指技术、技能或知识等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的高超水平。
7、清幽:指风景、环境等清新而幽静,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常用来形容山林、园林或居室等环境的优雅宁静。
8、琴键:指钢琴、风琴等乐器上的按键。通过按下琴键,可以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是演奏这些乐器的基本部件。
9、景象:指自然景色、人文景观或某种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它可以用来形容眼前的实际景象,也可以用来描绘想象中的场景。
10、陶醉:指因喜爱某种事物而沉醉其中,感到非常愉悦和满足。常用来形容人在音乐、艺术、美景等美好事物中的沉浸和享受状态。
五、近义词
幽静~宁静 微弱~柔弱 清秀~秀丽 陌生~生疏 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
陶醉~沉醉 驰骋~奔驰 继承~承袭 尴尬~难堪 虚拟~虚构 制服~治服
六、反义词
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波涛汹涌→水平如镜
继承→摒弃 传统→现代 尴尬→自然 鲜明→模糊 虚拟→真实 奇特→普通
高妙→拙劣
七、词语归类
①描写风雨的词语:风雨不透 类似的词语:风调雨顺 狂风暴雨
②描写波浪的词语:波涛汹涌 类似的词语: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③含有“然”字的词语:戛然而止 类似的词语:蔚然成风 嫣然一笑
④量词:一首钢琴曲 一根马鞭 一套方法
⑤动词:谱写乐曲 突显气概
⑥修饰词:幽静的小路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微弱的烛光 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 雪亮的浪花 恬静的脸 美妙的琴声 优美的姿态
⑦描写技艺精湛的成语:笔走龙蛇 笔精墨妙 龙飞凤舞 登峰造极
⑧形容月光的词语:清冷的月光 皎洁的月光 明净的月光 轻柔的月光 朦胧的月光
⑨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霎时间 一刹那 一瞬间 转眼间 眨眼间 顷刻间 弹指间
《语文园地七》
词句段运用中关于京剧的词语理解:
①亮相:
在戏曲表演中,亮相是指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
也可以指露面或公开表态,亮相观点。
②行当:
在戏曲中,行当是指戏剧演员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传统京剧的生、旦、净、丑等。
另有“行业”之意。
③压轴:
原指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
现也泛指一场演出中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
④行头:
在戏曲中,行头特指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把、衣服、靴子等。
也可以戏称比较讲究的服装。
另有“头衔”之意,是官衔的别称。
⑤跑龙套:
在戏曲中,跑龙套原指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
现也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杂事、小事。
⑥唱白脸:
在传统戏曲中,唱白脸是指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
现也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⑦花架子:
在戏曲中,花架子原指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
现也泛指外表好看但缺乏实际内容或实用性的事物。
⑧对台戏:
旧时指两个戏班子为了争夺观众在同一场合、同一时间演出同一出戏。
现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以反对或搞垮对方。
⑨粉墨登场:
原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
现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
⑩字正腔圆:
(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有板有眼: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科班出身:
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通常用来形容专业对口或在所从事的工作方向,有所学习、有所研究的人。
这些词汇在戏曲及表演艺术领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用法,是理解和欣赏戏曲及表演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积月累中与“艺术”有关的成语理解
①高山流水:
原指古琴曲《高山流水》,后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也用来比喻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鉴赏,或形容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②天籁之音:
形容声音非常动听,如同自然界中最美妙的音响,常用来赞誉音乐或声音之美。
③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乐声等悠扬婉转,久久回荡不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④黄钟大吕:
古代指高雅的音乐,用于比喻声音宏大响亮或文章、言论的庄严正大。
⑤轻歌曼舞:
形容歌声轻柔悠扬,舞姿优美轻盈,常用来描绘轻松愉快的文艺表演。
⑥行云流水:
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一样自然流畅。也形容动作或行事流畅自如。
⑦巧夺天工: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达到了人工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仿佛是天生的而非人工制造的。
⑧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好像真的一样。
⑨画龙点睛:
原指在画好的龙身上点上眼睛,使龙显得活灵活现。后比喻在事物的关键处用上一两句话,使内容生动传神。
⑩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笔势生动,如同龙蛇舞动,气势磅礴。
妙笔生花:
形容文笔巧妙,写出的文字如同鲜花般绚烂多彩,富有感染力。
栩栩如生: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形象或文字描写的人物等生动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而且在描述艺术、音乐、书法及工艺等方面时,能够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作品的美感和特点。
九、课文理解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弹奏琴,锺子期听他弹奏。当伯牙弹奏琴并且心意在于表现高峻的大山时,锺子期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过了一会儿,伯牙的心意转向了表现奔流不息的江河,锺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浩荡的江河!”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去世后,伯牙非常悲痛,于是摔破了琴,断绝了琴弦,并且决定终身都不再弹奏琴了,因为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像锺子期那样值得他为之弹奏的人了。
  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   ②〔志〕心志,情志。   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善哉〕好啊。   ⑤〔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⑥〔少选〕一会儿,不久。   ⑦〔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⑧〔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后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①本文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戴嵩,唐代画家。   ②〔处士〕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未做官的士人。   ③〔所宝〕所珍藏的(书画)。   ④〔《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⑤〔锦囊玉轴〕用锦缎作锦囊,用玉作画轴。   ⑥〔拊掌〕拍手。   ⑦〔搐〕抽搐。   ⑧〔股〕大腿。 ⑨〔乃〕却。 ⑩〔掉〕摆动,摇。 〔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书戴嵩画牛》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
《23 月 光 曲》
第九段: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借皮鞋匠兄妹俩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出来的。文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皮鞋匠的更多想象。
2.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共描绘了三幅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满了银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3.由三幅画面判断贝多芬的琴声变化:悠长舒缓→气势增强→骤然响起,高昂激越。
4.从美丽的画面、丰富的想象中,我们感受到贝多芬的音乐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的高超技艺。
《24* 京 剧 趣 谈》
1.京剧中有实在的道具和虚拟的道具,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道具辅助演员的表演。
实在的道具:马鞭、鞋底、酒杯、酒壶。
虚拟的道具:马、针线、饭菜。
可实在可虚拟的道具:饭碗。
京剧亮相分为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静态亮相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动态亮相可以更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京剧表演艺术有着动静结合的特点。
3.京剧是我国国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表人物有梅兰芳等。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京剧里的“行当”:生、旦、净、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