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各种各样的运动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对物体的运动路线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概念的了解并不 具体;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路线,如滚动、平动、转动等。本课的重点并不是给运动路线起名 字,而是探究物体运动路线的特点,找出它们运动路线的异同。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物体的运动路线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路线可以分类。 科学思维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探究实践 *掌握常见的运动路线以及辨别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 态度责任 *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路线的乐趣。 *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不同物体的多种运动路线,并给它们分类。难点 化整为零,理解物体整体和部分之间不同的运动方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学生准备 小圆点贴纸、钢尺、悠悠球、弹簧马、玩具小汽车、指尖陀螺等。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一、聚焦 (5分钟) 1.用课件展示图片:秋千、摆钟、跷跷板、投篮等。 2.想一想,图片中的这些物体,在生活中都是怎样运动的呢 都 有怎样的特点 3.除了以上运动路线以外,生活中还存在其他运动路线吗 4.通过今天的学习,一起来认识更多有关物体运动路线的知识 吧!(板书课题) 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 验,开展简单的分析和 交流。二、探索 (21分钟) 活动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路线。 1.出示实验材料:玩具小车、指尖陀螺、钢尺、玩具木马、悠悠球。 2.播放视频:让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法。 3.小组交流与分享,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 4.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动手操作,然后仔细观察物体在运动的 过程中会呈现出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及时地把观察到的结果 用图示的方式记录下来。 5.总结:不同的物体运动路线是不同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 运动路线也可能不同。 1.观察物体的运动,感受 物体的运动路线是多 种多样的。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二、探索 活动二: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1.出示钢尺和指尖陀螺,怎么样才能让它们动起来呢 你能描述 一下钢尺和指尖陀螺运动的过程吗 2.小组交流与讨论。 3.出示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方法:在这些物体上贴上小圆点,然后 想办法让它们运动起来,并观察小圆点的运动情况,小组合作, 完成记录单。 4.小组分享交流本小组的实验成果。 5.对比每个小组的成果,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6.如果我们每个小组都换个位置来贴上小圆点,观察到的运动 路线还是和之前的一样吗 7.教师解析:当小圆点贴在不同的位置时,观察的部位不同,观察 到的运动路线也就不同,我们也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运动路 线进行分类。 2.学会跟踪小圆点的运 动情况,描述物体某一部 位的运动情况。明白当 观察的位置和角度不同 时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三、研讨 (6分钟) 1.比较两次观察,在物体上贴圆点的方法能更好地观察物体的 运动吗 预设:在物体上贴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 体的运动。 2.物体的运动路线有哪些 预设:物体的运动路线有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 通过问题形式梳理本课 知识点。四、拓展 在玩具车的车身和车轮上各贴一个点,当它向前运动时,这两个 引导学生关注同一物体(6分钟) 圆点的运动路线一样吗 试一试,并画一画。 不同部位的运动方式。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运动 物体的运 动路线转动摆动平动振动滚动 图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观察各种物体的运动,了解到不同物体的运动路线可能不一样,相同物体的不同部位 运动路线也可能不一样。在本节课的几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主要以选定某一个物体的一个部位来进行观 察,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要求会比较高。整节课下来,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轨迹的区分不够明 确,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