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7 设计和制作“过山车”课型 制作探究课 课时 1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曾经坐过“过山车”,也熟悉“过山车”的整体结构。因此,简单的画图设计“过 山车”对学生来说可能并不难。在设计时需要满足教材的设计要求,这是学生必须遵循的原 则。在实际制作中由于三年级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可能会出现设计与制作出现偏差的情 况。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加以注意,及时做出调整。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方案等。 科学思维 *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探究实践 *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 *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态度责任 *培养观察记录和思辨的能力。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明确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通过学习了解过山车的基本结构。难点 能初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过山车,并利用现有的材料完成制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准备 塑料积木套件、卡纸套件、小球、小方格纸、直尺、软尺、细绳、实验记录单等。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一、聚焦 (10分钟) 1.用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过山车图片。 2.提问:你见过过山车或者去游乐园坐过儿童过山车吗 细心的 你有没有发现过山车是怎么运动的呢 3.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神奇的过山车是怎么设计和建造出来的 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工程师是如何建造过山车的 吧!(板书课题) 聚焦本课任务,点明本课 的研究重点。二、探索 (25分钟) 活动一:明确任务。 1.出示实验材料:塑料积木套件、卡纸套件,软尺和细绳等。 2.小组合作,制作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注意:塑料套件式卡纸套件的接口处可以使用透明胶带进行 粘合,避免小球脱轨。 1.观察材料并建造直线 轨道和曲线轨道,为后 续制订方案和实施方 案打基础。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二、探索 3.思考:如果我们要建造真正的过山车轨道,还要满足哪些条件 4.用课件展示设计任务及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思考、讨论:如何 才能做到这些要求 5.教师解析:“过山车”设计要求的目的。 活动二:制订方案。 1.讲解设计方法: 方法1:用绳子摆出“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方法2: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2.学生分组设计。 3.小组交流展示设计的轨道路线图,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4.每个小组依据其他小组的分享来改进和完善本小组的设计图。 5.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坡度的变化 “过山车”轨道的起点和 终点有什么要求吗 6.提问:设计中要求轨道的总长要大于2米,我们怎样测量“过山 车”轨道的长度呢 7.追问:能不能使用直尺来测量轨道的长度呢 为什么 8.播放视频:“过山车”的制作过程。 活动三:实施方案。 小组实验,分工合作,依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出符合设计 的“过山车”。 2.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 怎样才能做到。 3.在了解设计要求的基 础之上绘制“过山车” 图纸。三、拓展 (5分钟)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类型的过山车,并把自己感 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和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 结合生活场景,巩固所学 知识。板书设计 设计和制作“过山车” 基本步骤: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工程师设计“过山车”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要求。然后在 教师的指导下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过山车”,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过山车”。但是学生设计和制作出 来的“过山车”缺乏实践,还需要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指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测试和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