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焦作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A. 蚁酸 B. 鹅绒 C. 丝瓜络 D. 杜仲胶2. 维生素A是护肤品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其分类正确的是A. 烯烃 B. 芳香族化合物 C. 醇类 D. 脂环烃3.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A. :2-甲基丁醛B. :2-丁醇C. :2,3,4,4-四甲基己烷D. :苯甲酸4. 下列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A 蔗糖(淀粉) 蒸馏水 蒸馏B 甲苯(苯酚) NaOH溶液 分液C 甲烷(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D 溴乙烷(乙醇) 蒸馏水 过滤A. A B. B C. C D. D5. 含羞草碱是从含羞草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含羞草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8H11N2O4 B. 不含手性碳原子C. 能与酸、碱反应 D. 不能与NaHCO3反应6.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是A. 的电子式:B. 水合的示意图:C. 基态的电子排布式:D. p-p键的形成过程: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铝合金常用于制造门窗,原因是铝合金密度低、强度高、易于加工B. 可用作葡萄酒的保鲜剂,原因是其具有杀菌性和还原性C. 臭氧常用作消毒剂,原因是臭氧具有强氧化性D. 硅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原因是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8. 葡酚酮是由葡萄籽提取的一种花青素类衍生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下列关于葡酚酮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含有4种官能团B. 1mol该化合物最多与5mol NaOH反应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9.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对甲基苯乙烯,充分振荡 溶液颜色变浅 对甲基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B 向鸡蛋清水溶液中滴入浓NaCl溶液 有白色沉淀析出 NaCl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C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 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D 相同条件下,分别向盛有乙醇和水的烧杯中加入相同的钠 钠与水的反应比乙醇剧烈 水分子中的H比乙醇羟基中的H更活泼A. A B. B C. C D. D10. 相同条件下,某有机物M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8倍,2.8g M充分燃烧后得到8.8g 和3.6g 。已知M中只含有1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中含氧元素B. M可能不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M一定存在顺反异构D. M分子的质谱图中质荷比的最大值为5511. X、Y、Z、M、N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X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Y、Z同主族,且基态Y原子中的s轨道电子数等于p轨道电子数;常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基态N原子的K、L层电子数总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M与N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B. X与N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C.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D. 简单离子半径:N>Z>M12. 化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制备“纳米小人”的工艺流程,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①②均为取代反应B. 物质Ⅱ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10种(不包括Ⅱ本身)C. 物质Ⅲ中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4个D. 物质Ⅲ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13. 采用乙醇为原料制备2-丁烯醛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①可以在铜、氧气、加热条件下进行B. 图中CH3CHO在稀NaOH溶液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C. 可以取少许试剂,向其中滴加溴水,通过观察溴水否褪色来判断反应②是否进行D. 反应②产物2-丁烯醛能发生加聚反应14. 已知常温下水溶液中H2A、HA-、A2-、HB、B-的分布分数[如、]随pO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将0.0100H2A溶液滴入20.00mL0.0100CaB2溶液中,滴加过程中溶液变浑浊。已知:;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e代表B.C. 滴入H2A溶液变浑浊后,存在:D. 酸性强弱:H2A>HB>H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 邻苯二甲酰亚胺(PIMD)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橡胶领域。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制备PIMD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相关物质性质如下表: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邻苯二甲酸酐 148 131~134 284 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稍溶于乙醇邻苯二甲酰亚胺 147 232~235 366 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易溶于碱溶液实验步骤:Ⅰ.向三颈烧瓶中加入37.0g邻苯二甲酸酐,边搅拌边滴入25.0mL浓氨水(稍过量),加热至80~95℃,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将三颈烧瓶右端口所连装置取下改为蒸馏装置,继续加热,将溶液中的水及过量的氨蒸馏回收,此时三颈烧瓶中有白色固体析出。Ⅱ.继续升温至235~240℃,固体熔化,反应60分钟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热水洗涤固体、抽滤、烘干,得到粗品白色粉末36.1g。Ⅲ.向粗品白色粉末中加入适量乙醇,加热回流,趁热过滤、洗涤①,将滤液缓慢降温冷却,有白色晶体析出,抽滤、洗涤②、烘干后得白色晶体29.4g。回答下列问题:(1)侧管A的作用为______。(2)步骤Ⅱ加热的方式通常为______;实验装置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3)步骤Ⅲ中洗涤①的洗涤剂为______(填“蒸馏水”或“乙醇”)。(4)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沸点高于邻苯二甲酸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5)该实验中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产率为______。16. 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展示了强大的国防力量。金属钛是航空航天必不可少的材料,以废渣(杂质:氧化铁、氧化钙)为原料生产海绵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铝热反应釜”中发生铝热反应时,Al转化为难溶于酸和碱的,转化为;“酸浸池”中溶于盐酸生成易被空气氧化的。回答下列问题:(1)将废渣粉碎的目的是______;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滤液中除了铁盐外,还含有的盐有_____(填化学式)。(3)水解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4)_____b(填“>”“=”或“<”)。(5)实验测得中4个键角和大于360°,则Ti的杂化类型为_____。已知的熔点较低(℃),其晶体类型为_____.(6)钠置换釜中充满氩气的目的是_____。17. 丁烷的用途非常广泛,涵盖了能源、化工、制冷、医药等多个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由此计算。=______。化学键 C-C C=C C-H H-H键能/() 348 612 412 436(2)该反应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理由是______。(3)该反应使用作催化剂,该反应的历程包含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快速)及产物分子脱附等过程。①下列关于该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a.可能改变该反应的基元反应个数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c.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②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其速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4)在100k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测定该反应中正丁烷(起始物质的量均为a mol)分解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其中曲线1表示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2表示相同时间内正丁烷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①随着温度升高,曲线2接近曲线1的原因是______。②T1℃时,反应20min达到平衡,此时正丁烷的转化率为60%,则20min时与开始时容器的体积之比为______:1。T1℃时该反应的Kp=______kPa(Kp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8. 有机物Ⅷ是一种抗癌前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a.NBS的结构为;b.。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Ⅰ的化学名称为______,有机物Ⅳ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3)有机物Ⅱ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所有的碳原子均为sp2杂化的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4)某同学结合有机物Ⅷ的合成路线,设计了的合成路线: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绝密★启用前焦作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题答案】【答案】(1)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合理即可)(2) ①. 油浴 ②. 吸收(合理即可)(3)乙醇 (4)邻苯二甲酰亚胺会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更高(合理即可)(5)80%【16题答案】【答案】(1) ①.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合理即可) ②. (合理即可)(2)、(3)(4)> (5) ①. 杂化 ②. 分子晶体(6)避免Na、T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合理即可)【17题答案】【答案】(1)+124(2)该反应的,要使,需要一定的高温(合理即可)(3) ①. c ②. 温度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活(或温度过高时,不利于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从而导致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量及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合理即可)(4) ①.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越大,越衡转化率(合理即可) ②. 1.6 ③. 56.25【18题答案】【答案】(1) ①. 对甲基苯甲酸(或4-甲基苯甲酸) ②. 碳溴键(溴原子)、酰胺基(2) ①. ②. 取代反应(3) ①. 16 ②.(4) ①.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