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为展现八闽文化魅力,传承晋安精神,班级开展“闽韵晋风,青春行吟”主题活动,请你和小语同学一起完成。一、积累与运用(23分)【诗韵晋安 人文撷英】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山水毓秀的晋安,千年文脉镌刻诗行,今古风雅浸润山水。漫步鼓山溪涧,可见“佁然不动,①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的游鱼光影;流连晋安湖湿地,可见“蒹葭苍苍,②______________”(《蒹葭》)的朦胧秋色。林阳古寺中“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静谧扑面而来;寿山乡野间“⑤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的田园风光令人神往;鳝溪古道边“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⑥”(《送友人》)的离情随溪水流淌。登临鼓山峰顶,顿感王勃笔下“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豁达豪情。诗韵与地标交织,绘就晋安风雅长卷。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福州晋安,宛如一颗明珠镶嵌于闽都大地。要探寻“晋安”何以名“晋安”的原因,需要从其广泛的历史渊源说起。“晋”字饱含上进兴盛之意,“安”字承载安宁祥和之愿,二者交融,追①(sù)到晋代中原士族南迁,蕴含“安境兴业”的历史记忆,更()着“政通人和、物阜民安”的永恒追求。漫步晋安,鼓山()如屏,鳝溪蜿②(yán)似带,林阳寺钟鼓悠悠、寿山村雅韵绵长,处处演③(yì)着“山安水泰、民康物阜”的祥和气象。这片土地,山水赋予自然灵韵,人文与之(),勾勒出蓬勃的发展趋势,尽显人们对“岁月静好”的终极向往。(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依托伫立相辅相成B. 寄托矗立相辅相成C. 依托矗立相得益彰D. 寄托伫立相得益彰(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要探寻“晋安”何以名“晋安”,需要从其广泛的历史渊源说起。B. 要探寻“晋安”何以名“晋安”的原因,从其广泛的历史渊源说起。C. 要探寻“晋安”何以名“晋安”,需要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说起。D. 要探寻“晋安”何以名“晋安”的原因,需要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说起。名著阅读交流。(6分)3. 书或许不能立刻化解眼前的困顿,但它能赋予我们冲破阴霾的信念。正如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中那句“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请你结合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阅读(67分)【典籍流芳 人物风釆】(一)(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端午帖子①许将江中今日成龙鉴②,苑外多年废鹭陂③。合照乾坤④共作镜,放生⑤河海尽为池。【注】:①宋代官员在端午节进献宫廷的应制诗,类似节日贺词。②成龙鉴:“龙鉴”即铸有龙纹的铜镜,象征明辨是非的能力。③鹭陂:原指鹭鸟栖息的水塘,诗中代指荒废的皇家园林景观。④乾坤:指天地。⑤放生:宋代端午习俗,将鱼龟等放归自然。材料二: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代还②,当试馆职③,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④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节选《宋史·许将传》【注】:①沂公:即王曾,北宋名相。②代还:任期结束返回京城。③试馆职:参加馆职考试。④三圄:圄(yǔ)即监狱,“三圄”泛指所有监狱。4.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人将节令民俗与政治颂美相融合,符合宫廷应制诗的庄重风格。B. “苑外废鹭陂”与“江中龙鉴”对比,隐含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C. 材料二中许将没有采用严刑峻法的方式进行管理,治安反而更好。D. 两则材料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呈现了许将的形象,更全面立体。5.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从下列A—F中选出正确的三处(填写字母)。起家A为官B本代耕尔C愿以守D选余日E读所未F见书6. 根据“方法提示”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加点字 方法提示 词义(填写文字)吏籍为盗者系狱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系:①挂,悬。②继,连接。③拴、绑,拘囚。④联系,关联。 《古代汉语词典》) (《古代汉语词典》)(1)系:_____始再见狱空耳 根据语境推测 (2)始:_____将虽弗禁 课内迁移法。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嘉肴》) (3)弗:______7. 把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2)是绝其自新之路也。8. 作为进献宫廷的端午应制诗,这首诗主要借助哪些节日场景,表达了对君主和国家的哪些情感?9. 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许将的执政理念及人物形象。【山水寻踪 茶韵哲思】(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踏雾寻红袍郭雪波①红袍,非袍,茶也。武夷岩茶之首,名曰“大红袍”,天下茶人皆知。那日,当我们步入武夷山九龙窠峡谷时,已是午后。②天色阴,淡淡的白色雾气在狭长的谷壑里飘荡、游移。两边耸立的山峰挡住了太阳,也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唯有头上的一线天可观。潮湿的雾气一阵阵扑面而来,阴冷砭骨,让我这来自北方草原大漠的旱地客颇不适应。路两旁狭长的池埂上,种植着一垄一垄单丛茶树,有水仙、肉桂等。茶树上开着白的红的茶花,错落有致。时值深秋,不少花朵已经凋谢,漂在潺潺溪流上。③这是我第三次走进九龙窠拜访大红袍母树。上世纪90年代末,那是我第一次领略武夷山的秀丽风景,品尝岩茶大红袍的绝美风味。那会儿,九龙窠的这条狭长石径极难行,全是裸露着石子的土路,七拐八绕,崎岖不平,不像现在铺着平整的石板,过小溪时还有石墩可踩踏。九龙窠峡谷中,一面高高的岩壁上留有古人的摩崖石刻,上书“岩韵”。旁边密密麻麻地镌刻着名人的题字和各种历史传说,如唐人孙樵把武夷茶称为“晚甘侯”、汉代武夷老人献茶等等。④离开“岩韵”石壁,过石墩桥,我们一行沿着一条更狭窄的登山小径拾级而上。一路上,树枝藤蔓缠绕,对面来人需侧身交错。几经艰辛,终于抵达令人仰慕的大红袍母树下的山根。那面峭壁约有百米之高,半山腰上葱茏着六株茶树,绿油油的,枝叶茂密,看起来就像是一丛野树。当地朋友说,现在它们确实是被放生的野茶树。为保护这丛岩茶祖树,政府已经对它们停止采撷,进行全面保护,宠爱无比,人们只能从山下远远观赏膜拜。早先只有三株,现在已增至六株,十分珍贵。⑤那一刻,我伫立在茶祖大红袍母树下,仰望那白雾缭绕的峭壁,巨大的摩崖石刻“大红袍”三个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想起了早先读到的一则传说。远古时期,武夷山中的一位老茶农捡到一只受伤的小猴子。善良的老人将它医治好,带在身边相依为命,一同在深山老林里采茶采果。一次,老茶农发现九龙窠深处一座峭壁半腰的岩缝中生长着三株老茶树,从山根便能闻到它们散发出来的香气,沁人心肺。他脱下自己身上披着的红袍给小猴子套上,让它爬到岩茶树旁采撷嫩叶,往红袍兜里装。此后,每年清明前,老茶农都会带着小猴子进九龙窠采茶,他制的岩茶开始走俏。他人询问茶名时,老茶农便拍拍披红袍的猴子,随口道:“大红袍。”后来,老人病故在大红袍茶树下,猴子披着红袍,在那里守了三年,最后也随着主人而去。⑥我一直觉得,这段人与动物之间凄婉而温情的故事,比起状元郎为感恩将皇帝所赐红袍披在老茶树上,或是才子佳人一类的段子更感人,也朴实了许多。记得大红袍树下的山根,二十多年前来访时有个草亭可供游人饮茶、歇息,颇具古味。如今那座草亭已然不见,边上建起了一家装饰一新的商业茶馆,然而无人问津。当年,我曾陪着武侠小说大家萧逸先生在草亭里品大红袍。谈论起老茶农和披红袍的猴子采茶的故事,萧逸豪情大发,欣然允诺,说要以此写一篇武侠小说。往事如烟,十多年前访美时,萧逸先生说自己身体不大好,写作计划搁置。前几年,听闻萧逸兄仙逝,慨然落泪。⑦此刻,徘徊在已无草亭只立有“大红袍”三字石碑的土坪上,回想起这些往事,不禁喟然长叹,生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⑧回去的路变得轻松,隐隐可闻天心寺的暮鼓声。出峡谷时,外边的世界已是万家灯火。衣襟上,留下了几缕深山茶香,久久不散。(有删改)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标题一语双关,“雾”既指自然雾气,也暗含寻茶过程的朦胧诗意。B. 开篇对于峡谷阴冷与凋谢茶花的描写,奠定了感伤凄凉的情感基调。C. 作者认为“老茶农与猴子”的传说更感人,因其体现了善良与坚守。D. 文中“消失的草亭”与“商业茶馆”形成对照,隐含着作者的思考。11. 【理·所至】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在九龙窠峡谷的游踪。入峡谷→路过池埂→离开()→过石墩桥→沿着()→抵达()→返程12. 【赏·所见】赏析文中画线句。那面峭壁约有百米之高,半山腰上葱茏着六株茶树,绿油油的,枝叶茂密,看起来就像是一丛野树。(从词语运用或表现手法角度赏析)13. 【探·写法】文章在叙述寻茶过程中插入了老茶农与猴子的传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4. 【悟·所感】假设你作为武夷山文化小使者,在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下为来访的中学生研学团做即席讲解。请结合《踏雾寻红袍》中的传说、景物或文化思考,发表一段100字左右的即席讲话。即席讲话,要根据特定的背景、场合决定说什么和怎么说。有经验的讲话者常常能就地取材,以当时的人、事、景、物、情作为切入点。要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即席讲话要求:①以现场景物(茶树/石刻/雾气等)为切入点;②明确表达对文化保护的看法;③语言简洁生动,符合即席讲话特点。(三)(24分)“五一”假期,小语一家探访数字峰会,与一场场数字奇幻之旅不期而遇。前沿成果、创新产品、智能应用,尽展数字福州魅力,让我们跟随小语,感受这场未来科技盛宴的无限精彩!【智论古今·闽都新声】数字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①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和加速落地,各种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开始大量涌现,其应用场景也日益广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持续注入新的活力。②数字化赋能非遗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需借助跨技术边界的文化共振,契合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习惯,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当前,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科技手段和智能媒介的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真实性记录、本源性再现和跨时空重生,在数字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例如,在广西三月三文化活动期间,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全景展示天琴艺术,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助推天琴艺术“破屏出圈”;借助人工智能,人们可以传唱刘三姐歌谣、感受坭兴陶的温度、品尝瑶族油茶,将数字技术嵌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入歌”“入画”“入舌尖”。③数字化赋能非遗消费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保持与生活的连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场景。当前,很多地方都通过电商平台营造空间场景氛围、深度融合“非遗+旅游”等手段,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方式和消费场景,使消费者获得文化、情感等多层面的体验,激发消费潜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江苏南通首条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的投产使用,就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通过跨界融合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凭借深度参与市场的方式激活消费潜能,进而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④数字化赋能非遗展示传播。近年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形态,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千姿百态,以全新的样式回到人们视野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直播间大展身手,古老技艺频频打破“次元壁”,融入信息时代的大众传播语境,古老的非遗和新的时代场景通过连接共振,找到了“新观众”,收获了“新粉丝”。从央视播出的《非遗公开课》到网络平台传播的“云游非遗·影像展”,借助数字技术,对民间音舞、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等非遗元素加以技术优化,共同推动非遗从“文物式”平面保护转向交互立体化保护。(2025年04月2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5. 下列对“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保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借助人工智能还原非遗技艺细节,可以实现技艺的跨时空传播与再现。B. 通过电商平台打造“非遗+旅游”场景,直接增强非遗消费的情感体验。C. 非遗传承人借助直播打破“次元壁”,数字化技术替代了传统技艺传承。D. 借助数字技术优化非遗元素展示,可以推动保护模式向交互立体化转型。16. 文中第三段提出“数字化赋能非遗消费场景”的观点,以下两则事例哪一则更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个观点?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事例一:福州脱胎漆器技艺传承人通过直播演示“漆器修复”过程,观众可在线购买定制漆器。事例二:某博物馆利用3D扫描技术,将宋代瓷器纹样数字化存档供学者研究。17. 福州软木画技艺面临“传承难、展示形式单一”的问题。请结合文本中数字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方式,提出一些具体解决策略。展(技术:虚拟现实)。【潮涌东区·数绘未来】材料一:①这个“五一”假期,除了三坊七巷、烟台山、上下杭等热门景区,福州又多了一匹黑马——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本届数字峰会不仅成为本地市民出行的热门选择,也为不少外地游客带来了别样体验。②从南京来福州旅行的林先生一家在抵达福州后,特意延长了行程,专程带孩子来到峰会现场,“课本里的元宇宙、5G技术在这儿都能体验,比逛景区更有意义”。像他们这样专程来打卡的外地游客不在少数,不少人表示:“这种级别的科技展平时很难见到,而且还不要门票,非常值得打卡。”③从科技发烧友到中小学生,从本地市民到外地游客……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都从这场科技盛会中满载而归。④据了解,本届数字峰会共设置5.6万平方米现场体验区,推出超100个数字技术互动体验项目和超30个实物模型,共吸引超36万人次参会观展,创历史新高。⑤这个“五一”,还有不少游客去“闽江之心”观看无人机编队表演、中洲岛楼体秀,去西湖体验低空经济无人机、AR祈“福”墙,去冶山春秋园观看明代风华浮雕墙光影秀、剑魄泉魂实景水幕秀,感受科技与文旅的浪漫邂逅。(福州日报)材料二: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针对参展商、论坛嘉宾等专业观众,推出6条旅游推介线路,其中就包括“西湖公园→上下杭→烟台山→中国船政文化城”这一城市文化中轴体验线。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条线路集中了福州近年来旅游开发建设最丰硕的成果,也是最能体现福州文化底蕴的宝藏线路。(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官网)材料三:①为方便数字峰会、“五一”期间市民出行,福州市交通运输局决定在2025年4月28日至5月5日期间,开展地铁、公交免费乘车活动。②统计数据显示,福州2025年“五一”地铁线网总客运量达63132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26.26万人次,同比2023年“五一”假期,客流增幅达37.92%。5月2日,福州地铁线网总客运量达147.8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图二:福州地铁旅行图(网络资料整理)1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数字峰会通过免费开放、丰富科技体验吸引游客,外地游客占比显著提升。B. “城市文化中轴体验线”串联西湖公园、上下杭等景点,展现福州文旅成果。C. “五一”期间地铁免费政策推动客流激增,1号线因直达热门景点占比最高。D. 4号线串联花海公园、三坊七巷等热门景点,五一期间客流增幅达37.92%。19. 结合材料三的福州地铁各线路单日客流量占比饼状图(图一)和福州地铁旅游图(图二),分析1号线在5月2日客流量占比最高的原因。20. 小语在三坊七巷遇到一位向他求助的游客,请根据材料内容,补全小语与游客的对话。游客:你好!听说数字峰会期间福州有不少景点都设置了科技感十足的数字体验项目,有什么具体的科技体验项目推荐吗?小语:(1)________________游客:谢谢你的建议!福州还是“千园之城”,自然风光也很美。我想跟着地铁去旅行,请问搭乘哪些地铁线路,能方便到达一些值得打卡的公园或自然景点呢?小语:(2)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60分)【笔落晋安·青春印记】21. 根据要求写作。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时只见微光,前行道路狭窄,但若坚持向前,必能豁然开朗。学习中,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豁然开朗”的经历呢?请以“我豁然开朗了”为题,从下面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任务一:作为“晋安少年说”的演讲者,写一篇演讲稿,分享自己的经历或感悟。任务二:为《晋安少年》杂志“成长哲思”栏目投稿,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答案】 ①. 俶尔远逝 ②. 白露为霜 ③. 曲径通幽处 ④. 禅房花木深 ⑤. 阡陌交通 ⑥. 萧萧班马鸣 ⑦. 海内存知己 ⑧. 天涯若比邻2.【答案】(1) ①. 溯 ②. 蜒 ③. 绎(2)B (3)C3.【答案】示例一:“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保尔便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他在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道路上,历经战场重伤、工地伤寒、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等重重磨难。即便深陷绝境,他仍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创作,用口述方式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将革命理想化作文字力量。他在黑暗中坚守信仰,用不屈的精神照亮生命,激励我们无论遭遇多少坎坷,都要乐观坚定,活出人生的精彩。示例二:“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保尔的一生便是对其最好的诠释。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在感情中历经波折,在病痛中饱受折磨,直至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始终没有被打倒,转而以笔为枪,投身文学创作,将自己的革命经历和理想信念倾注于作品之中,鼓舞无数人前行。他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在苦难中绽放光芒,告诉我们要以乐观态度直面生活,让生命闪耀独特光彩。4.【答案】4. B 5. BCE6. ①. 拘囚,拘禁 ②. 方,才 ③. 不7. (1)您的文风气质像王沂公(王曾),(前途)不可限量。(2)这样做是断绝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啊。8. 借助“江中成龙鉴”(江水清澈如象征明辨是非的龙纹铜镜)、“放生河海”(把鱼龟放生到江河湖海或端午放生习俗)等场景,表达了对君主的尊崇(君主仁德的赞美)、对国泰民安的期许(祝愿)。9. 执政理念:①宽仁为本。材料中“悉纵遣之”体现对犯人宽容,诗中“放生河海”呼应此理念。②以德化民。材料中“弗禁谤政而俗自息”与诗中“乾坤共镜”均强调通过感化而非强制实现社会治理。人物形象:①仁厚睿智。释放囚犯、废除严刑,展现对民生的关怀。②清正守节:诗中以“龙鉴”“明镜”自喻,暗含清廉自持的追求。【答案】10. B 11. ①. “岩韵”石壁 ②. 登山小径 ③. 母树山根12. 示例一:“百米峭壁”的险峻与茶树“绿油油”“枝叶茂密”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茶树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力。用“野树”形容母树,暗示其天然原始的状态,与后文“被放生保护”相呼应,凸显其珍贵。示例二:“葱茏”活用为动词,赋予峭壁动态的绿意;“绿油油”叠词强化视觉冲击,描绘出茶树鲜亮润泽的形态。勾勒出一幅峭壁生绿的奇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写出了母树的野性与生命力。13. ①补充文化溯源,增强历史纵深感,增强文学感染力。②与后文对萧逸先生的回忆形成呼应,文章结构更具层次感。③凸显了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关系,深化了对茶文化中“温情”“传承”感悟。④借传说表达作者对传统茶文化的追怀,流露对岁月变迁的怅惘。14. 示例:同学们请看,峭壁上这六株“野树”,就是茶祖大红袍母树!它们能在百米岩缝中生长数百年,靠的不是人工保护,而是自然的野性力量。就像传说中老茶农与红袍猴——没有华丽的红袍加身,只有人与自然的真心相待。可如今母树被铁栏围住,草亭变成冷清茶馆,我们究竟该把文化关进笼子,还是让它自由呼吸?愿这茶香不止留在衣襟,更留在我们心里。【答案】15. C 16. 事例一更适合。第三段的中心句为“数字化赋能非遗消费场景”,通过直播销售(如电商平台推广非遗扎染)直接激发消费潜力;事例一“直播演示+在线购买”契合“非遗+电商”模式,体现消费场景创新;事例二侧重“数字化存档”,属于保护技术,与“消费场景”关联较弱。17. 活态传承:开发AI互动程序模拟软木画雕刻步骤(技术: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开设非遗直播间销售软木画文创盲盒(技术:电商直播)展示传播:制作VR纪录片展示软木画历史与工艺。(技术:虚拟现实)【答案】18. D 19. 串联核心景点:1号线途经三坊七巷(东街口站)、西湖公园(西门站)、福建省博物院等热门景区,吸引大量游客;交通枢纽作用:连接南门兜等换乘站,方便游客转乘其他线路;免费政策刺激:五一期间地铁免费,市民和游客更倾向选择直达景点的线路;活动集中区域:三坊七巷、西湖公园等地举办科技文旅活动(如AR祈“福”墙),进一步增加客流。20. ①. 推荐您去“闽江之心”观看无人机编队表演,或者去西湖公园体验AR祈“福”墙和低空经济无人机,还可以去冶山春秋园看光影秀和水幕秀!这些都是数字峰会期间热门的科技体验项目。建议您乘坐地铁前往,免费又便捷。 ②. 示例:你可以乘坐2号线到鼓山站,那里有鼓山风景区,山峦起伏、景色秀丽,既能登山锻炼、欣赏清幽山林,还能参观古迹。你可以乘坐4号线到横屿站,那里有牛岗山公园,植被丰富、生态环境好,有大片绿地和景观湖,是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你可以乘坐4号线到花海公园站,那里有花海公园,种植着大片花卉,不同季节有不同花卉盛放,能让您置身花的海洋,感受缤纷色彩。你可以乘坐5号线到农林大学站,那里有农林大学,周边树木葱郁、空气清新,可以感受自然的校园风光。可以乘坐5号线到马榕站,那里有闽江公园,您可以沿着江边步道漫步,欣赏宽阔江景,感受江风拂面。你可以乘坐6号线到万寿站,那里临近滨海区域,有美丽沙滩和广阔大海,您可以踏浪、看海,还能前往长乐十七孔等景点,感受海滨独特风光。21.略第 页,共 页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