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纸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只收答题纸。
3.答卷前,请在答题纸上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4.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5.主观题答案须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书写。
6.必须在答题纸上题号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无效。
7.保持卷面清洁、完整。禁止对答题纸恶意折损,涂画,否则不能过扫描机器。
第一部分(1~2题 14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学校开展了“孝亲救老,传承家风”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探究孝文化。(8分)
1.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如今,孝文化作为tūxiàn最基本的亲情关系的纽带,仍可以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价值,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诞生、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是最核心最基础的。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与“孝”有关的故事。孔融四岁让梨,以谦让之举彰显孝悌之义;黄香九岁温席,以稚嫩之躯诠释冬日温情;木兰替父从军,以jiānyì与勇敢谱写孝之赞歌……这些故事跨越时空,闪耀着人性至善的光辉,让孝道文化代代相传,成为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母本。
2007年起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主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特别设立了“孝老爱亲模范”表彰类别。众多鲜活生动的学习榜样植根在人们的心中,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挥向上向善的力量,使“孝”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请你给以上材料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载体() ②鲜活()
(2)写出材料中拼音所对应的词语。
①tūxiàn__________ ②jiānyì__________
(3)古代“孝”字是这样写,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材料说说你对“孝”的理解。
(4)材料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践行孝文化。(6分)
2. 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发现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区,请领取一个“孝亲敬老”的任务,结合实际生活,按要求完成任务,感悟凝结在时光和生命里的重量。
和爸妈一起,打卡最走心的陪伴吧!
A B C D
任务内容: 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与爸爸妈妈散散步、谈谈天说说地 任务内容: 趁年华未老,和爸爸妈妈一起拍张照,留住时光。 任务内容: 说一说爸妈的那些年,爸妈常常念叨的那个故事,我一直都记得 任务内容: 爸爸妈妈常常对我叮咛的那句话,今天换我讲给爸妈听。
我选择完成任务①_______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一、古诗文阅读(22分)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困境中坚守本心、绽放光芒。刘禹锡在屡遭打压身居陋室的情况下,以(1)“斯是陋室,_______”表达出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木兰在无长兄应征的困境下,以(2)“_______,从此替爷征”展现出孝亲爱国的强大决心;龚自珍在辞官离京归乡之时,用(3)“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流露出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的一片深情。
青春的征途上,我们总会遭遇学习的压力、成长的困惑,面临人生的低谷与抉择。只要我们有(4)“_______,_______”(课内外积累的相关诗句,试卷中出现的除外)的信念与追求,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终将成为我们成长路上闪耀的勋章。
(二)(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耶溪①泛舟
孟浩然
落景②余清辉,轻桡③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注】①耶溪:即若耶溪,出若耶山,北流入运河。溪旁有浣纱石古迹,传说西施曾浣纱于此。②落景:落日的光辉。③桡(ráo):船桨。
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欢悦喜庆的气氛。一个“足”字突出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B. 乙诗一落笔,就描绘出了一幅落日余晖中,渔舟唱晚、轻棹击水的耶溪夕照图。
C. 甲诗全诗都是写实手法,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D. 乙诗“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两句,概括地表现了江南生活的恬静安谧。
5.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提到“唐人主情”而“宋人主理”,请结合以上两首诗,任选一首,谈谈你对“唐人主情”或“宋人主理”的理解。
(三)(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材料二】
赞莲
周敦颐
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①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
【材料三】
初,敦颐为合州判官,部使者赵抃②惑于谮③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至是抃守虔④,熟⑤视敦颐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日乃知周茂叔也。”
(节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①[泮]同“畔”,水边。②[赵抃(biàn)]北宋名臣,当时是周敦颐的上级。③[谮(zèn)]中伤,诬陷。④[虔]地名,指虔州。⑤[熟]仔细地。
6. 阅读课外文言文有法可寻,请根据下面表格中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 释义
(1)香远益清 查阅词典:①水漫出来;增加;②利益;好处;③更加;逐渐 益:___________ (填序号)
(2)陶后鲜有闻 参考成语:鲜为人知 鲜:___________
(3)斯是陋室 课内迁移:逝者如斯夫(《论语》) 斯:___________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吾几失君矣!今日乃知周茂叔也。
8. 对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因和自己一样喜欢莲花的人太少而叹息,有知音难觅之感。
B. 作者对隐居生活十分向往,因此欣赏陶渊明这样喜爱菊花的人。
C. 作者痛恨厌恶那些喜爱牡丹的人,认为他们过分热衷功名富贵。
D. 作者因珍惜自己的声名而喜爱莲,世人因追求富贵而喜爱牡丹。
9.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古代的文人大都追求君子品格。周敦颐爱莲赞莲,《赞莲》一诗体现出他赞赏莲花如君子般①_________的品格。他自身的品行亦如莲花。即使被人诬陷,他也依然能够如材料三中“②_________”,凭借君子风范,赢得尊重和赏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7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②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楚那到底是些什么。
(《太空一日》,杨利伟文)
【材料二】
①近年来,空间碎片(本文提到的空间碎片特指太空垃圾)数量迅速增长,原因除了人类空间活动更频繁之外,还源于空间碎片、航天器之间碰撞情况加剧。
②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唐纳德·凯斯勒认为当空间碎片数量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就会引发连锁在轨碰撞,使航天器无法在外层空间安全运行。
③2021年6月,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提出了4条空间碎片减缓措施:第一,限制航天器在轨期间产生碎片。第二,最大限度地降低航天器在轨解体的可能性。第三,对到寿航天器进行离轨处置。第四,尽力避免航天器发生在轨碰撞。
④在积极预防空间碎片产生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对在轨空间碎片进行治理。如果能够将较大的空间碎片移除,将会显著改善空间环境,有效遏制“链式碰撞”的发生。
⑤美国维维卫星公司希望发射太空机器人,将退役后“搁浅”的卫星重新定位到不同的轨道。美国系绳无限公司希望借助较复杂的在轨飞行器组合体,大量捕获退役的小型航天器,使其尽快再入大气层。
(《罚单督促!空间碎片清理与减缓招数翻新》,于远航文。有删改)
10.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的话题,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11.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利伟客观记录了在太空中的所见,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
B. 在飞船里感觉不到物体的任何撞击,所以太空垃圾没有危害。
C. 现在,既要预防空间碎片产生,又要对在轨空间碎片进行治理。
D. 空间碎片安全问题虽然日益突出,但也创造了新的航天市场需求。
12.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为班级黑板报“太空知识我来讲”栏目提供一段介绍“太空垃圾”的文字。(70~100字)
(二)(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插枝梅花便过年
①魏晋时期,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风雅集会。这种古老的民俗,为的是洗去冬日尘埃,感受春意。树丛中有人煮茶,有人开酒,石头上放着一瓶花。有了曲水流觞,那些花、杯盏便成了清供摆设的雏形。唐宋时期,清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清供的物品不须奢侈,它表达的是对古雅文化的崇尚,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着深刻的人文寓意。清代诗、书、画皆擅的郑板桥曾为一幅画题诗:“寒家岁末无多事,插枝梅花便过年。”画的是一间茅屋里,一位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一枝梅花,正要放到案上。这是最常见的农家清供。见到这样的作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板桥先生自然会诗兴大发,随即题写了这雅俗共赏的诗句,并流传至今。
②少年时代,尚不知清供为何物,但我似乎与生俱来喜欢花花草草、小摆设,加之此后对古典文学知识循序渐进地研习,萌生出装点身边环境的欲望,时常把自己喜欢的花卉、水果摆放在窗台或书桌上。
③上世纪60年代末,我在辽南山区的穷乡僻壤插队,同当地农民一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当时的小山村里没有通电,从家里带来的几本书在小油灯下翻看了无数遍。寂寞难耐之际,倏忽间发现当地农家的土墙上都糊着一层旧报纸,于是我无事便串“百家门”,目的是看那些报纸上的文章。一位老乡家棚顶报纸上的一幅画深深吸引了我,这是一幅“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图画。蓝天白云下,碧绿的草原上,姐妹二人正手拉手悠闲地放牧。画旁边附有一行文字,是姐姐在与妹妹说话:“妹妹快看,公社的羊群要接上天边的白云了!”在征得那位老乡同意后,我用剪刀把那幅画裁了下来。没有画框,便贴在案头边的土墙上。每当坐下来读书写字,看到画面上两个小姐妹天真烂漫的笑靥,便仿佛置身于春光明媚的清晨。这或许可算是困顿岁月里的一种慰藉吧。
④如今,无论是居室还是办公室,我总是会在案几上摆一个造型高雅的花瓶,里面插上几枝花。调到新的单位工作后,我十分喜爱这里广袤无垠的芦苇荡、坦荡如砥的稻田以及莲叶田田的荷塘。于是,每年中秋之际,我家案几上的花瓶里,总会插上两枝灰白色的芦花,水稻收割之时又添上两枝金黄的稻穗,暮秋后再加上一枝莲蓬。虽然并无馥郁的芬芳可言,但却为我营造了清雅、宁静、疏淡的氛围。
⑤清供,即日常生活中的闲赏,不在乎是否名贵,一般就地取材。它让人们在平凡而琐碎的日子里,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诗意与美好,从而生发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⑥齐白石曾在一幅题为《一片冰心》的岁朝图上题句:“山居绝少繁华事,酌酒看花便过年。”此句与郑板桥的“插枝梅花便过年”_________,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矣!
(取材于王本道同名文章,有删改)
13. 从文中摘录词句,补全下面的表格。
时间 “我”的清供 清供对“我”的意义
少年时代 喜欢的花卉、水果 ①___________
上世纪60年代末 ②___________ 困顿岁月里的一种慰藉
如今 单位附近有时令特色的植物 ③___________
14. 阅读文章第①段,就其内容、语言、写法,任选一个角度,用简练的语言做一处批注。
15. 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四字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迥乎不同 B. 心有灵犀 C. 耐人寻味 D. 直言不讳
16. 你会在书桌上摆放什么作为你的“案头清供”?结合链接材料及你的阅读积累,说说你的选择及理由。
【链接材料】
古人认为“案头清供是君子之心”,心有所属,寄托于物,自有一种生活态度或情趣在其中。
三、整本书阅读(6分)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时,除了在书中直接圈点批注,还可以做一些摘抄和笔记。请阅读下面晓语同学的摘抄笔记,回答问题。
【摘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心得】
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价值的深沉思考!这种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从此会成为我青春岁月中最重要的路标。这样的经典,虽有年代感,但依然富有生命力。
17. 结合你的阅读经验,晓语同学摘抄的这段文字,出自于①《_________》,作者是②_________。这部书里,③_________(人名)是一个无私的老布尔什维克。他循循善诱,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的思想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8. 书中的主人公诠释了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这部名著的内容,自选角度说说其精神品质对你成长的启示。
第三部分(19题 4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亲爱的同学,当身边默默无闻的亲友展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风采,那一刻你是否会深受震撼?当眼前司空见惯的景物呈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神韵,那一刻你是否会深受感染?当手中曾经读来无趣的书籍散发出了令人心驰神往的魅力,那一刻你是否会深受启发……那一刻,你一定会发现美好,丰富认识,获得成长。
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记录下你在那一刻的发现、思考和成长吧。
要求:①请先把文题补充完整,②选材要围绕中心,详略得当。③不得抄袭,套写。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文章不少于500字。
1.【答案】(1) ①. zàitǐ ②. xiānhuó
(2) ①. 凸现 ②. 坚毅
(3)示例:孩子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即为“孝”。
(4)“孕育”与“诞生”互换位置。
2.【答案】(1) ①. 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 ②. 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等。(答出两点即可)
(2) ①. 示例:我选择任务A。 ②. 我想与爸爸妈妈在鲜花盛放的街角漫步,因为春夏之交正是鲜花恣意绽放的日子,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带我赏花、吃鲜花雪糕,现在我也想带爸爸妈妈走一走当年的赏花漫步之路。
3.【答案】 ①. 惟吾德馨 ②. 愿为市鞍马 ③.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 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4. C 5. 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山重水复”借指困境(绝境困难等),用“柳暗花明”借指转机或希望。诗句蕴含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普遍的生活哲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耶溪泛舟》结尾“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恬静和乐的山村,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似,也与诗人失意后的隐逸心情和谐一致。
【答案】6. ①. ③(更加) ②. 少 ③. 这
7. (1)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艳丽。
(2)我差点失去您了!今天才了解周茂叔啊。 8. A
9. ①.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为人们送去清凉(默默奉献) ②. 处之超然
【答案】10. 我在太空中看到了可能是灰尘也可能是太空垃圾的类似棉絮状物体。 11. B
12. 示例:近年来,因人类空间活动频繁,太空垃圾数量迅速增长。这可能会带来危害,致 使航天器无法在外层空间安全运行,从而威胁航天员和科学家的生命。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创新清理与减缓技术,加大对太空垃圾的治理。
【答案】13. ①. 装点身边环境 ②.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图画 ③. 营造了清雅、宁静、疏淡的氛围
14. 答案示例:从语言角度看,引用郑板桥的题画诗,让文章富有文化色彩,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体现出清供文化古朴典雅的特点。 15. B
16. 答案示例:我会在书桌上摆放一盆君子兰。兰花形态优美,色彩素雅。在传统文化中,它与梅、竹、菊并称四君子,是文雅和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因此我把它作为我的案头清供。
【答案】17. 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③. 朱赫来
18. 示例一:保尔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浴血奋战。(或“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大腿,后来又得了伤寒,但仍继续战斗。”)这体现了他英勇不屈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我也要像保尔那样,遇到困难时,不害怕,不退缩,勇敢地直面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苦难,解决问题。
示例二:在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保尔以全部热情投入劳动,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无论是修铁路,还是当团干部,他都豁出命来干。这体现了他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我也应当把个人理想与国家、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示例三:保尔因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不能像以往那样参加革命工作,但他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生命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保尔不向命运低头,具有钢铁般的意志。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们更没有理由夸大痛苦,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学会在挫折中奋起。
19.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