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单选题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和0.9%NaCl溶液的渗透压都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二者均被称为等渗溶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适量的5%葡萄糖溶液几乎不影响血浆中红细胞的形态B.低血糖状态下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会明显上升C.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后,细胞外液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细胞内液的D.因严重中暑导致剧烈呕吐的人,一次性口服大量清水即可缓解症状2.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到高海拔地区旅游时,容易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有时还会因缺氧而导致通气过度使CO2排出过多,血液中碱性物质过多,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等症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肺水肿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的B.注射较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减轻脑水肿的原因是使组织液中水分流入血浆C.高原上因缺氧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应吸入含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治疗D.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3.某同学假期期间去农村的亲戚家里体验了一下收割玉米的劳动,该同学尽管戴了手套,手还是很快就磨出了水疱,而且又渴又累,特别是腿酸得都要站不住了,深感劳动的艰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疱中的液体是组织液,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对水疱不作任何处理也会自行消失,这是因为其中大部分的液体被毛细淋巴管吸收C.该同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小分子有机物的微粒数量D.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所致4.下图表示药物经注射(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到达要治疗的细胞过程,图中所示a、b、c、d的名称分别是(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5.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此处不可能发生( )A.血浆蛋白外渗 B.肺水肿 C.淋巴液增多 D.血浆渗透压升高6.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血浆中非蛋白氮的主要成分之一,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尿酸浓度长期大于428.4μmol/L,会导致血浆pH降低,影响细胞正常生活,甚至会引发痛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嘌呤代谢产生尿酸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B.细胞正常生活需要内环境pH相对稳定C.正常人血液中尿酸含量会因饮食而波动 D.血液生化指标可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7.液体疗法是指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以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5%葡萄糖溶液(血浆等渗溶液)、10%葡萄糖溶液、5%NaHCO3溶液等进行输液治疗。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治疗酸中毒时,5%NaHCO3溶液能直接起到改善患者血浆pH作用B.特殊情况下如低血糖时,使用10%葡萄糖溶液主要为患者提供能量C.注射5%葡萄糖溶液后,若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导致患者的渗透压升高D.液体疗法的目的是恢复或维持患者正常的体液容量、成分和理化特性8.202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勇夺40金27银24铜,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当体育健儿在剧烈运动时,内环境中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 B.血浆的pH显著降低C.乳酸和NaHCO3反应 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加快9.节食是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医生给出的食谱进食。据调查统计,节食减肥中的中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 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的现象,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节食人员出现浮肿现象,可能是因为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引起全身组织水肿B.过度节食可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衡,使内环境中发生的呼吸作用等代谢活动发生紊乱C.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新影响较大D.过度节食可能引起贫血,贫血可使人体血浆中乳酸增多10.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人及其他动物体内的葡萄糖主要是从食物中获得的,下图是家兔从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并转运到全身各处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物质运输方向或者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以推测,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a为主动运输B.除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以外,兔子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还需要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参与C.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葡萄糖浓度从高到低的四个点依次是 B、C、D、A。D.由图可以看出,肌肉细胞只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二、多选题11.2017年,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即使血氧交换系统发生障碍,羊羔也不会立即死亡B.羊羔体液中不含有尿素、抗生素等物质C.电解质溶液需要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D.“人造子宫”中的渗透压应该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12.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其与房水过多导致的眼压增高有关。房水源于血浆,由睫状体分泌,经前房角进入血液,渗透压与血浆相同。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供应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房水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参与维持渗透压平衡B.房水与血浆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无机盐的含量也和血浆相同C.房水和泪液都不属于细胞外液D.睫状体分泌过多房水或房水排出受阻都会导致或加重青光眼三、非选择题13.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乙醛具有一定的毒性,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①胰岛素②乙醇脱氢酶③尿素④丙酮酸和水反应⑤CO2和H2O反应⑥乳酸与NaHCO3反应(2)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 层生物膜。(3)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有很多。①某些肺炎患者会出现肺水肿,其原因是: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 ,造成肺水肿。②对于肺水肿的治疗建议是: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请写出消肿的机理 。(4)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 (写一种即可)等。据酒精代谢途径分析,医生建议使用头孢类药物后不能饮酒可能的原理是 。14.养生是人们通过调节个人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方式,为达到保健目的进行的一种身心养护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如图1表示人体局部组织及细胞内部分物质代谢途径,A~F表示物质,①~⑨表示过程。图2中 C代表组织细胞细胞或结构,1~4代表体液类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据图1分析,物质B为 ,F从血浆进入组织细胞的运输方是 ,物质F从红细胞至少需要经过 层磷脂分子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2)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来说,共同的代谢终产物是 。(3)图2中毛细淋巴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名称)。(4)内环境不仅为细胞提供液体的直接生活环境,还是 。一般情况下,内环境三者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1中有 ,1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5)若图2示代表肌肉局部结构模式图,与A端液体相比,B端液体葡萄糖的含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15.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最具破坏性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水肿是患者发生HICH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加重病情并诱发死亡的重要原因。(1)脑脊液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脑脊液 (属于/不属于)内环境,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 (双向/单向)。(2)下列关于脑脊液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A.脑脊液中含有O2、呼吸酶等成分 B.脑脊液可由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C.脑脊液中的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D.脑脊液的渗透压和脑细胞的接近(3)为保证脑细胞的正常供能,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依赖 系统进入脑组织细胞中利用。(编号选填)①消化系统 ②泌尿系统 ③循环系统 ④呼吸系统(4)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加,形成脑水肿;同时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堆积,继而水分聚集形成脑细胞肿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A.缺氧条件下,脑部细胞中氧气浓度高于脑脊液B.形成脑水肿时,脑细胞中的水分将向血浆中扩散C.缺氧条件下,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D.缺氧下形成脑水肿,说明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能力有限(5)进一步研究发现,模型脑水肿与水通道蛋白AQP-4、血管活性物质NO有关,如图1、图2。据图1、2分析,NO对血管舒张有重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能 (缓解/加剧)高血压性脑出血。AQP-4是一种水通道蛋白,当脑组织AQP-4水平发生异常,血脑屏障受到严重破坏,细胞内外渗透压变化使AQP-4表达水平 (升高/降低),是诱发脑水肿的重要机制。(6)请据图1、2提出一条治疗脑水肿的思路 。1.【答案】A。【解析】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因此静脉注射适量的5%葡萄糖溶液几乎不影响血浆中红细胞的形态,A正确;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且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低血糖状态下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不会明显上升,B错误;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之间处于动态平衡,因此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后,细胞外液的增加量不会明显大于细胞内液的,C错误;因严重中暑导致剧烈呕吐的人,不仅丢失了水分还丢失了无机盐,因此一次性口服大量清水不会缓解症状,D错误。2.【答案】D。【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组织液增多,即出现了组织水肿,A正确;注射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使血浆吸收的水分增多,组织液中的水分减少,从而可以达到减轻脑水肿的症状,B正确;题干信息可知,呼吸性碱中毒是因为缺氧而导致通气过度使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因此高原上因缺氧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应吸入含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治疗,C正确;正常血浆呈弱碱性,高海拔身体缺氧,二氧化碳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D错误。3.【答案】A。【解析】长时间摩擦导致部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水疱,A正确;水疱会自行消失是因为水疱中的液体绝大多数被毛细血管吸收,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B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蛋白质不属于小分子有机物,C错误;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所致,但因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不会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D错误。4.【答案】B。【解析】肌肉注射时,药物进入组织液,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浆。肌肉注射时,药物先进入组织液,然后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血浆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故图中a为组织液,d为组织液,b为血浆(或淋巴),c为淋巴(或血浆),B正确,ACD错误。5. 【答案】D。【解析】肺部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液从组织细胞和血浆中吸收水分,最终导致组织液增加,形成肺水肿,进一步导致血浆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淋巴液增多,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6.【答案】A。嘌呤代谢产生尿酸过程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细胞正常生活需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成分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正常人血液中尿酸含量会因饮食而波动,多吃富含嘌呤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内尿酸偏高,C正确;血液中的成分相对稳定,血液的生化指标可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D正确。7.【答案】C。【解析】5%NaHCO3溶液为pH缓冲液,可以调节血浆pH,故治疗酸中毒时,5%NaHCO3溶液能直接起到改善患者血浆pH作用,A正确;10%葡萄糖溶液含有的葡萄糖多,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后,氧化分解能释放出能量,故特殊情况下如低血糖时,使用10%葡萄糖溶液主要为患者提供能量,B正确;5%的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故静脉注射一定量的5%的葡萄糖溶液后,不会导致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如果被大量消耗,则渗透压会降低,C错误;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可以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故液体疗法的目的是恢复或维持患者正常的体液容量、成分和理化特性,D正确。8.【答案】C。【解析】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以供应能量,但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内而非内环境中,A错误;剧烈运动虽然产生乳酸,由于有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的pH不会显著降低,B错误;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运输到血浆中,会与NaHCO3反应形成乳酸钠和碳酸,C正确;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加快,但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内而非内环境中,D错误。9.【答案】B。【解析】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低,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进而引发全身组织水肿,A正确;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B错误;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新影响较大,C正确;过度节食可能引起贫血,贫血导致机体运输的氧气变少,机体缺氧,无氧呼吸增强,人体血浆中乳酸增多,D正确。10.【答案】D。【解析】通过图示可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而且通过了载体蛋白,只是这个时候不是直接由ATP提供的能量,而是由Na+顺电化学浓度梯度运输提供能量的,因此是主动运输,A正确;除图中示意图提到的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以外,兔子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还需要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参参与,B正确;结合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和葡萄糖从组织液进入血浆的位置,葡萄糖在B点的浓度最高,在运输到肌肉细胞的过程中会被其他细胞消耗,因此C点浓度低于B点,经过肌肉细胞后会被肌肉细胞消耗一部分,因此D点浓度低于C点,从D点到A点的过程中葡萄糖也会被其他细胞消耗,因此血浆流经A点时葡萄糖浓度最低,即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葡萄糖浓度从高到低的四个点依次是B、C、D、A,C正确;由图可以看出,肌肉细胞主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还可以利用储存的肌糖原提供能量,D错误。11.【答案】AC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充满电解质的塑料袋模拟羊的子宫环境,羊羔在其中生活,需要依赖血氧交换系统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果血氧交换系统发生故障,短时间内氧气供应不足,羊羔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会立即死亡,A正确;羊羔体液中会含有尿素,因为细胞代谢会产生含氮废物,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会形成尿素排出体外,同时,若使用了抗生素治疗,体液中也可能存在抗生素,B错误;电解质溶液类似子宫内的羊水,需要给胚胎创造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因此,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C正确;为维持羊羔细胞的正常形态,“人造子宫”中的渗透压应该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D正确。12.【答案】BC。【解析】蛋白质、葡萄糖属于房水中的溶质微粒,参与维持房水渗透压平衡,A正确;据题干信息“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渗透压与血浆相同”,可推测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B错误;泪液是泪腺分泌的,属于外分泌液,房水源于血浆,属于细胞外液,C错误;睫状体分泌过多房水或房水排出受阻,都会引起眼压增高,从而导致或加重青光眼,D正确。13.【答案】(1)①③⑥;(2)4;(3)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甘露醇高渗水溶液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静脉注射后会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浆;(3)HCO3-;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及时转化为乙酸,导致乙醛中毒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症状。【解析】(1)①胰岛素是内环境的成分,存在于血浆中。 ②乙醇脱氢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③尿素是细胞代谢废物,属于内环境成分。④丙酮酸和水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线粒体基质中,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⑤CO2和H2O 反应可发生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⑥乳酸与 反应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2)血浆中的酒精酒精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通过毛细血管壁(2层膜)、肺泡壁(2层膜),共穿过4层生物膜。(3)某些肺炎患者会出现肺水肿,其原因是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肺水肿。甘露醇高渗水溶液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静脉注射后会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浆,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4)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HCO3- 等。据酒精代谢途径分析,医生建议使用头孢类药物后不能饮酒可能的原理是: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及时转化为乙酸,导致乙醛中毒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症状。14.【答案】(1)丙酮酸;自由扩散;12;(2)CO2和H2O;(3)组织液和淋巴液;(4)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较多的蛋白质;无机盐和蛋白质;(5)减少。【解析】(1)据图可知,B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内发生进一步反应,说明B表示丙酮酸。F来自红细胞,说明F表示氧气,F从血浆进入组织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氧气从红细胞到被组织细胞利用共经过6层膜:红细胞(1层膜)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线粒体(2层膜),每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所以氧气从红细胞至少需要经过12层磷脂分子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共有元素是C、H、O,所以其氧化分解,共同的代谢产物是CO2和H2O。由图可知,毛细淋巴壁细胞一侧接触淋巴液,另一侧接触组织液,所以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4)内环境不仅为细胞提供液体的直接生活环境,还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一般情况下,内环境三者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1(血浆)中有较多的蛋白质,1(血浆)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5)若图示代表肌肉局部结构模式图,则血液中葡萄糖从A端流入肌肉会合成肌糖原,故B端液体葡萄糖的含量会减少。15.【答案】(1)属于;双向;(2)A;(3)①③;(4)CD;(5)缓解;升高;(6)降低AQP-4的表达水平 /降低水通道蛋白的作用/促进NO的合成。【解析】(1)脑细胞是一种组织细胞,脑脊液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所以脑脊液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液,属于内环境,其和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2)脑脊液是一种组织液,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液,所以脑脊液中不含呼吸酶,A错误;脑脊液是一种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所以脑脊液可由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B正确;脑脊液是一种组织液,组织液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其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脑脊液是一种组织液,组织液的渗透压和细胞内液(脑细胞)保持大体一致,即脑脊液的渗透压和脑细胞的接近,D正确。(3)为保证脑细胞的正常供能,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氧气、葡萄糖、氨基酸等,需要依赖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脑组织细胞中被利用,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①③。(4)缺氧条件下,脑部细胞中的氧气来自脑脊液,氧气由脑脊液进入脑部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所以脑部细胞中氧气浓度低于脑脊液,A错误;依据题干信息,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加,形成脑水肿,说明当脑水肿形成时,血浆中的水分向脑细胞中扩散,B错误;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以血浆中的蛋白质会进入脑脊液,导致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C正确;缺氧下脑水肿的形成,说明了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5)依据图2可知,随着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NO的的含量逐渐下降,而NO对血管舒张有重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所以可推测,NO可以缓解高血压性脑出血。依据图1可知,随着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AQP-4的含量逐渐升高,而AQP-4是一种水通道蛋白,当脑组织AQP-4水平发生异常,血脑屏障受到严重破坏,所以细胞内外渗透压变化使AQP-4表达水平身高,是诱发脑水肿的重要机制。(6)结合第5小问,可推知,治疗脑水肿可通过①降低AQP-4的表达水平 (降低水通道蛋白的作用);②促进NO的合成,来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