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章 体液调节第2节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调节一、单选题1.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A、B、C是参与分级调节的三种结构,a、b、c是三种结构分泌的相应激素。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A的名称是下丘脑,激素c的名称是甲状腺激素B.已知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体内最先增加的激素是aC.a、b、c三种激素中,在人体内作用范围最广的激素是激素cD.切除甲状腺的个体,体内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个体的激素是激素a、c,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2.某患者因甲状腺癌变切除甲状腺。下列关于手术后分析错误的是( )A.手术后,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B.手术后,患者会出现畏寒、情绪低落等症状C.患者需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来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平衡D.患者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后需定期复查调整药物用量3.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位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相同且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10 10~40甲 <10 10~40乙 10~40 >40丙 <10 <10A.体液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图中甲发生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C.图中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D.图中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4.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可定向运输至甲状腺发挥作用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能恢复正常5.如图所示为人体GH(生长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GHRH为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IH为生长激素抑制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H弥散到血液中被定向运输到骨骼细胞等发挥作用B.GH发挥完作用后,可以被分解,也可以被回收再利用C.GH含量过少引起的GHIH分泌减少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D.GHRH和GHIH在维持GH含量稳定性上起协同作用6.研究发现,少数孕妇在妊娠期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容易给胎儿带来一定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B.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将导致孕妇代谢旺盛,产热量增多C.若孕妇摄入碘的量不足,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患侏儒症D.孕妇可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来缓解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状况,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7.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做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中,甲、乙所示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激素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的信号分子一定是蛋白质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且甲图的调节比乙图更准确和迅速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一定为TRH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丁8.研究人员以幼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有关探究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结果。实验中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均使用同一种溶剂溶解后注射,并且每组实验幼鼠使用的溶剂量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处理方法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甲 不做任何处理 70 218乙 仅切除垂体 37 96丙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溶剂 38 95丁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雌激素 39 221戊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8 220A.是否注射激素和是否切除垂体均为实验的自变量B.该实验证明雌激素能够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C.丙组与戊组对照,说明促性腺激素能够直接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D.该实验证明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9.研究动物内分泌腺的机能和各种动物激素的功能需要进行大量的动物生理实验,下列关于动物生理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时可以用注射法,不能用饲喂法B.动物选材分组时,有时要求动物的体重、生理状况等相似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C.使用注射法时,实验组注射的是某溶剂溶解的动物激素,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可以用摘除法,实验组摘除甲状腺,对照组进行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10.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导致的高血脂症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PCSK9是一种在肝脏表达的分泌蛋白,在调节脂质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增加PCSK9蛋白在肝细胞外的含量,将会缓解高血脂症的症状B.LDL和受体结合进入细胞中,LDL受体并没有一同被溶酶体降解C.相比LDL,PCSK9与LDL受体结合得更紧密D.PCSK9蛋白能使血液中LDL量升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与LDL竞争相应的受体二、多选题11.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表示器官,a~c表示激素,①~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缺碘型甲状腺肿大患者体内的激素a含量高于健康人B.乙为垂体,除分泌激素b外,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促胰液素等C.幼年时激素c分泌不足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D.激素c可通过③、④过程促进甲和乙分泌激素a和b12.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示了人体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存在生物钟,其调控机理为:视网膜在受到光周期信号的刺激后,将信号传递至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进而调控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素(一种胺类激素),其分泌是由神经反射活动导致的,白天褪黑素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能使人在夜间迅速入睡并延续睡眠时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褪黑素的分泌过程可以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B.熬夜玩手机会抑制机体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C.研究表明褪黑素能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属于反馈调节D.褪黑素浓度低,效果显著,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三、非选择题13.深度睡眠既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如图表示骨生长的部分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 的受体。(2)生长激素在人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除生长激素外, (列举两种)等激素对人生长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某人骨折后,体内GH含量会应激性 (填“上升”或“下降”),有利于骨的愈合,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原因是 。(3)生长激素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具有的特点是 (答出两点)。14.许多研究表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直接将CRH注射到实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将会引起实验动物出现类似于抑郁症病人的症状,包括行动减少、睡眠紊乱、恐惧,精神运动性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氟西汀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干预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检测相关部位CRH的表达情况,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实验对象 处理方法 CRH的相对量(mg/mL)甲 抑郁大鼠 不作处理 20乙 抑郁大鼠 用一定剂量的氟西汀处理8周 15丙 _______ _______ 13丁 正常大鼠 不作处理 4(1)CRH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很多调节生命活动的中枢,其中人体恐惧时呼吸和心跳加剧,调节呼吸和心脏功能的中枢位于 。(2)上述实验中,丙组的实验对象和处理方法分别是 、 。由实验结果可知,抑郁刺激会使大鼠体内相关部位 ,而有氧运动干预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3)与丁组相比,甲组大鼠血浆CRH含量无明显变化,但下丘脑和垂体前叶的CRH含量显著升高,推测合成和分泌CRH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脑的 部位,推测抑郁时,垂体前叶CRH含量升高的原因可能是 。(4)与甲组相比,乙组大鼠海马区的CRH含量有所下降,说明 。15.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在寒冷状态下,机体通过图中的①②过程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又会导致下丘脑分的 激素减少,这种调节机制叫做 调节。(2)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①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等。②方法与步骤:A.将实验鼠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的耗氧量。B.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喂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喂 ,饲养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③结果预测:A 步骤的测定结果是 。B步骤的测定结果是 。试卷第54页,共6页1.【答案】D。【解析】图中A、B、C分别是垂体、甲状腺和下丘脑,a、b、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可知,体内最先增加的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即图中的c,B错误;a、b、c三种激素中,在人体内作用范围最广的激素是激素b甲状腺激素,C错误;切除甲状腺后,体内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减弱,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增强,a、c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个体,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某患者因甲状腺癌变切除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A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有关,手术后,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代谢减弱,产热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情绪低落,B正确;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手术后,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可以通过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来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平衡,C正确;甲状腺激素含量的高低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影响机体代谢过程,因此患者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后需定期复查调整药物用量,D正确。故选A。3.【答案】C。【解析】激素是人和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所以体液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A正确;分析表格可知,甲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相同,说明垂体的功能是完好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的相同,说明甲的甲状腺的功能与健康人一样,也是完好的,那么甲可能是下丘脑部位发生病变,B正确;乙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相比偏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大于健康人的浓度,说明甲状腺的反馈调节功能降低,所以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甲状腺,C错误;丙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和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小于健康人的浓度,说明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D正确。故选C。4.【答案】B。【解析】若切除垂体,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产热减少,A错误;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该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故小鼠的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激素调节的作用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的运输,所以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可以通过体液的运输,流到全身,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和靶器官,C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故切除垂体后,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让代谢恢复正常,D错误。故选B。5.【答案】C。【解析】GH弥散到血液中被运输到全身各处,并与骨骼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A错误;GH发挥完作用后,一般会被灭活,因此机体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B错误;GH过少时会影响下丘脑的分泌功能,使GHRH分泌增加,GHIH分泌减少,进而使GH分泌增加,该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C正确;GHRH为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而GHIH为生长激素抑制激素,可抑制生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因此GHRH和GHIH在维持GH含量稳定性上起相抗衡的作用,D错误。故选C。6.【答案】C。【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因此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所以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将导致孕妇代谢旺盛,产热量增加,B正确;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摄入碘的量不足,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胎儿出生后患呆小症,C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口服不会被消化道内的酶分解,D正确。故选C。7.【答案】D。【解析】激素参与体液调节过程,激素的本质并不都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A错误;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靶细胞是效应器,所以②属于传出神经,且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准确、更迅速,B错误;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TRH或甲状腺激素等,C错误;性腺分泌的信号分子是性激素,性激素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作用方式为丁,D正确。故选D。8.【答案】C。【解析】本实验中甲组为空白对照组,丙组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溶剂,卵巢和子宫平均质量均有所下降,且和乙组结果几乎相同;丁组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激素,卵巢重量减轻,但是由于注射雌激素,故子宫平均重量变化不大;戊组是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卵巢和子宫的平均重量都和对照组相差不大。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则A处仅切除垂体,A正确;丙组和丁组对照说明雌激素不能促进卵巢的发育,可以促进子宫的发育,B正确;与丙组相比,戊组卵巢和子宫重量均有所增加,说明促性腺激素促进了二者的发育,但不确定是直接促进还是间接促进,C错误;该实验并没有证明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只能说明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D正确。故选C。9.【答案】C。【解析】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饲喂时会被分解为氨基酸而失活,故使用时只能注射,不能饲喂,A正确;动物选材分组时,有时要求动物的体重、生理状况等相似,即要求无关变量等量且一致,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B正确;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使用注射法时,实验组注射的是某溶剂溶解的动物激素,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某溶剂,C错误;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可以用摘除法,实验的自变量是甲状腺的有无,故实验组摘除甲状腺,对照组进行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D正确。故选C。10.【答案】A。【解析】促进PCSK9基因在肝脏细胞中的表达,将会增加PCSK9的数量,进而引起LDL受体减少,对血液中LDL的摄取减少,因而不能缓解高血脂症的症状,A错误;由图可知,LDL和受体结合后,被运进细胞内部,LDL与受体会分离,LDL被送到溶酶体中降解,但LDL受体会重新回到细胞膜上,B正确;PCSK9与受体结合后被送到溶酶体中一起降解,LDL与受体结合后,由于结合得没那么紧密,LDL与受体会分离,LDL被送到溶酶体中降解,但LDL受体会重新回到细胞膜上,因此相比LDL,PCSK9与LDL受体结合得更紧密,C正确;结合图示可知,PCSK9蛋白能与LDL受体结合,且会引起LDL受体减少,进而使血液中LDL量升高,其主要的原因是与LDL竞争相应的受体,D正确。故选A。11.【答案】BD。【解析】缺碘会导致机体缺乏甲状腺激素,机体促进甲和乙分泌相关激素,故缺碘型甲状腺肿大患者体内的激素a含量高于健康人,A正确;垂体除分泌激素b外,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促胰液素是小肠分泌的,B错误;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幼年时激素c分泌不足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C正确;激素c可通过③、④过程抑制甲和乙分泌激素a和b,D错误。故选BD。12.【答案】BCD。【解析】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常见的调控为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而褪黑素的分泌是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控制松果体细胞分泌,并不是分级调节,A错误;白天褪黑素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褪黑素能使人在夜间迅速入睡并延续睡眠时长,可知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熬夜玩手机,手机屏幕的光线会抑制机体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B正确;褪黑素的分泌是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控制松果体细胞分泌,研究表明褪黑素能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该过程属于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C正确;褪黑素是一种胺类激素,褪黑素浓度低,效果显著,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正确。故选BCD。13.【答案】(1)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2)甲状腺激素、性激素;上升;GH分泌增多,能促进软骨细胞分裂,同时促进肝脏分泌IGF-1;IGF-1能促进软骨细胞分化,有利于骨的愈合;(3)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解析】(1)由图1可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可直接作用于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生长,说明软骨细胞具有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受体;(2)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和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并维持其兴奋性,性激素可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这些激素对人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骨折后,骨细胞受损,为了使骨愈合,机体会应激性使GH分泌增多,促进IGF-1分泌增加,GH能促进软(成)骨细胞分裂,IGF-1能促进软(成)骨细胞分化,有利于骨的愈合;(3)生长激素的特点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等。14.【答案】(1)脑和脊髓;脑干;(2)抑郁大鼠;进行8周有氧运动干预;CRH的表达量增加;(3)下丘脑;抑郁刺激下丘脑相关的神经元CRH的表达增多,分泌更多的CRH运输到垂体前叶;(4)在氟西汀的作用下使得下丘脑神经元CRH的表达减少(或氟西汀能抑制CRH的表达),分泌的CRH减少.【解析】(1)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很多调节生命活动的中枢,其中人体恐惧时呼吸和心跳加剧,调节呼吸和心脏功能的中枢位于脑干。(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有氧运动干预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则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让抑郁大鼠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是检测相关部位CRH的表达情况,因此,若丁组所用实验材料为正常大鼠,则第甲、乙、丙 组的实验材料为抑郁大鼠,其中丁组作为空白对照,乙组抑郁大鼠用一定剂量的氟西汀处理8周,则丙组大鼠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处理8周,该组作为实验组。分析表中实验结果可知,与甲乙组相比,丙组通过运动干预使得CRH的相对量减少,说明抑郁刺激会使大鼠体内相关部位CRH的表达量增加,而有氧运动干预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3)与丁组相比,甲组大鼠血浆CRH含量无明显变化,但下丘脑和垂体前叶的CRH含量显著升高,推测合成和分泌CRH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脑的下丘脑部位,推测抑郁时,刺激下丘脑相关神经元CRH表达增多,分泌更多的CRH运输到垂体前叶,导致垂体前叶CRH含量升高。(4)氟西汀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与甲组相比,乙组大鼠海马区的CRH含量有所下降,说明在氟西汀的作用下使得下丘脑神经元CRH的表达减少(或抑制CRH的表达),分泌的CRH减少。15.【答案】(1)分级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负反馈;(2)等量的生理盐水;甲、乙组耗氧量无明显差异;甲组耗氧量显著大于乙组。【解析】(1)据图分析,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则①②过程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轴线,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析促甲状腺激素,导致两者分泌减少,该过程为负反馈调节机制。(2) ②方法与步骤: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在实验中可通过测定耗氧量为指标,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根据所给材料,可设计实验如下:A.将实验鼠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相同时间内的耗氧量。B.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饲养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③结果预测:甲乙两组实验鼠是随机分配,所以开始时(A步骤)测量的耗氧量相近(无明显差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所以实验后(B步骤)甲组的耗氧量大于乙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