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单选题1.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 )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B.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C.高温条件下赤霉素降解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2.茂名荔枝闻名世界。传统荔枝栽培采用“驳枝技术:择一二年之嫩枝,于其纯直部之周围,剥去寸余长之表皮,取软硬适合宜之湿坭,裹于该部,复用稻草碾实。”该技术主要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A.诱导发芽的赤霉素 B.促进成熟的乙烯C.维持休眠的脱落酸 D.促进生根的生长素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均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发育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者相互抗衡C.黄瓜雌雄花的分化和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有关D.种子萌发中,脱落酸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抑制种子萌发4.每年的7月 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实测定其中几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实的成熟期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使细胞有丝分裂减弱,细胞体积增大减缓B.果实的成熟与脱落酸和生长素的含量增加有关,也可能与乙烯的含量增加有关C.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与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有关D.根据曲线可以推测出生长素和脱落酸在苹果果实的成熟期中始终起主导作用5.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乙烯(ACC为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B.ACC促进了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不均匀分布C.SA和ACC对弯钩形成的生理作用相反D.抑制乙烯信号后SA仍可促进弯钩形成6.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层积处理是解除种子休眠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在低温条件下将种子埋在湿沙中处理1-3个月,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而促使种子萌发。在层积处理期间,种子中几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层积处理使种子中的脱落酸含量下降,有利于解除种子休眠B.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C.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种子层积处理期间,细胞分裂素的峰值要高于赤霉素7.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浓度为50μmol·L-1比100μmol·L-1的生长素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促进效果更强B.浓度高于1μmol·L-1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C.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D.根据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效果可知ACC具有两重性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各器官中,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的分裂C.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抑制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D.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多倍体番茄果实9.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生长素、赤霉素、乙烯B.①②③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①②③这三种植物激素在幼苗的生长过程含量不变D.b浓度的②促进细胞伸长,则a浓度的②抑制细胞伸长10.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将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分成4组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实验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第1组相比,第2组结果说明干旱处理促进侧根生长B.与第2组相比,第3组结果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加快C.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干旱、ABA合成抑制剂、ABAD.设置第4组的目的是验证在正常条件下ABA对主根生长有促进作用二、多选题11.下列有关植物的激素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B.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乙烯合成增加,进而通过抑制生长素的合成来抑制细胞伸长C.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D.若小麦经历干热天气后又遇大雨,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植物体内赤霉素含量下降有关12. 赤霉素与受体结合后可诱导GAMYB基因的表达,GAMYB蛋白通过结合到α–淀粉酶基因的特定序列来激活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大麦种子萌发;脱落酸可以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大麦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可以通过激活ARRs基因的表达,抑制ABI5基因的表达,从而间接促进大麦种子的萌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合成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B.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C.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较高,是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的D.植物的生长发育往往取决于激素间的比例关系,而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三、非选择题13.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两组,分别培养至第1、8天,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A、B两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本身含的_________低,而__________较高。(3)为了研究GA3的作用机理,有人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发现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是通过促进____________ ____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4)促进茎芽的伸长除了实验中的两种激素外,还有_____ ______________。(5)菟丝子茎芽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 ________。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因此,还必须合成更多的________。14.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过程,并不是各种植物激素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植物纵向伸长的作用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大多集中在________的部位,通过促进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植物生长。(2)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的生长不是一种植物激素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图中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____ _____作用。图中a为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下同),b为________。(3)结合c、d过程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1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1)激素甲是_____________。激素乙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可推知: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_(“促进”或“抑制”),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促进”或“抑制”)。(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较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______ _____,从而_________ ________。1.【答案】B。【解析】种子在穗上发芽与生长素和乙烯关系不大,A、D错误;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脱落酸保持种子休眠的作用解除,同时大雨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所以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B正确;赤霉素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降解后其作用将解除,C错误。2.【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取嫩枝剥皮后用泥裹好,该过程中利用了嫩枝分泌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的生根,便于枝条成活,而赤霉素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是促进植物休眠,ABC错误,D正确。3.【答案】C。【解析】生长素和赤霉素均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细胞分裂,二者是协同作用,生长素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质的分裂,B错误;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例较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C正确;种子萌发中,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D错误。4.【答案】B。【解析】果实的成熟期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使细胞有丝分裂减弱,细胞数目增加减缓,A错误;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据图分析,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脱落酸和生长素的含量增加,因此果实成熟可能与脱落酸、乙烯、生长素的含量增加都有关, B正确;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与苹果果实体积增大无关,C错误;由题图可以看出苹果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错误。5.【答案】D。【解析】“弯钩”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A正确;根据实验结果推知:ACC处理组的顶端弯钩弯曲程度大于对照组,可推知ACC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即促进了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不均匀分布,B正确;SA+ACC处理组弯钩形成的角度介于SA处理组和ACC处理组之间,可推知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由图可知,ACC促进弯钩的形成,SA抑制弯钩的形成,抑制乙烯信号后,乙烯不能发挥作用,则单独的SA会抑制弯钩的形成,D错误。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层积处理是解除种子休眠的一种有效方法,图中显示随着层积处理使得种子中的脱落酸逐渐降低,进而解除了种子休眠,促进了种子萌发,A正确;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两者表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细胞分裂,B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高峰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如图中的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含量依次出现高峰,C正确;据图分析,由图两侧可见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刻度是不一致的,实际上种子层积处理的早期细胞分裂素的绝对含量是要低于赤霉素的,D错误。7.【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浓度为50μmol·L-1比100μmol·L-1的生长素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促进效果更强,A正确;由图可知,浓度为1μmol·L-1的ACC时,其效果与浓度为0时相同,但是浓度高于1μmol·L-1的ACC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B正确;该实验没有涉及拟南芥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合成时间,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与ACC激素浓度为0比较,低浓度的ACC对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所以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D正确。8.【答案】B。【解析】在植物各器官中,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是某种激素的相对含量,而不是绝对含量,A错误。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的分裂,B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C错误。D选项,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但不是多倍体。9.【答案】D【解析】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A错误;生长素和赤霉素协同,但与乙烯不起协同作用,B错误;图示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C错误;b浓度的②促进细胞伸长,则a浓度的②抑制细胞伸长,这与生长素的两重性相符,D正确。10.【答案】C。【解析】ABA是脱落酸,ABA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ABA的合成,据图可知,第2组不加入ABA合成抑制剂,则两组的自变量为蒸馏水的有无(是否干旱),第2组玉米主根的长度大于第1组,但侧根数量少于第1组,说明在干旱处理可以促进主根长度增加,但抑制侧根生长,A错误;第2组不加ABA合成抑制剂,第3组加入ABA合成抑制剂(ABA不能正常合成),两组的自变量为ABA的有无,实验结果是第3组的主根长度小于第二组,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变慢,B错误;结合分析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的有无,可通过补加蒸馏水及ABA抑制剂的添加来控制,因此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干旱、ABA合成抑制剂、ABA,C正确;第4组是同时添加ABA合成抑制剂和ABA,可以与第2组和第3组形成对照,实验结果是该组的主根长度小于第2组,但大于第3组,说明ABA合成抑制剂可以减缓ABA在干旱条件下促进主根生长的作用,D错误。11.【答案】BD。【解析】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A正确;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而不是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错误;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C正确;小麦经历干热天气后又遇大雨,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是因为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被降解,大雨又为种子萌发提供了所需的水分,D错误。12.【答案】AC。【解析】A.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其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错误;B.由题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因此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B正确;C.根据题干“脱落酸可以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大麦种子萌发”可知,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较高,是通过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和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的,C错误;D.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如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再分化阶段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偏高时,会有利于根的分化,D正确。故选AC。13.【答案】(1)IAA在芽茎中只能极性运输,因此只有处理芽茎尖端才能通过极性运输发挥作用;(2)赤霉素 生长素;(3)细胞分裂;(4)细胞分裂素;(5)液泡;(6)纤维素(和果胶)。【解析】(1)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生态学上端运输到生态学下端。(2)分析图可知,B组与A组均分别用相同浓度的激素处理后,B组的茎芽长度均小于A组,A、B两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时间长的茎芽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较低。(3)为了研究GA3的作用机理,有人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发现诱导的茎。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这说明GA3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影响茎芽伸长生长。(4)菟丝子茎芽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核糖体等,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因此,还必须合成更多的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14.【答案】(1)生长旺盛;细胞纵向伸长;(2)协同;促进;抑制;(3)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4)正反馈。【解析】)(1)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细胞的部位,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促进植物生长。(2)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a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3)根据题图可以推测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4)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属于正反馈调节。15.【答案】(1)生长素;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2)抑制;促进;(3)①乙烯浓度 根的生长情况;②除了无生长素,其余和实验组相同(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有等量的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③产生乙烯增多 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解析】(1)①据图可知,去顶芽后“顶端优势”解除,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所以图中去顶芽后浓度下降的激素是生长素,即甲是生长素。(2)据图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萌动,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萌动。(2)①该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②该实验的对照组应设置为除了无生长素,其余和实验组相同,因此还需要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有等量的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实验。③由于重力作用导致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