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同步作业-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同步作业-第5章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有解析)

资源简介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a-淀粉酶合成,进而促进种子萌发
B.较高浓度2,4-D可用于双子叶作物农田的除草
C.用一定浓度的a-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D.用乙烯利催熟观凤梨,可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
B.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
C.脱落酸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等优点,但效果不太稳定
3.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瓜农滥用膨大剂致西瓜变“地雷”的情况。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植物激素”之后,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
C.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来说是有毒物质,如青鲜素等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无子果实的产生
4.生根粉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下列关于探究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浸泡法或者沾蘸法处理插条时处理时间不同但深度相同
B.取某浓度生根粉溶液2.5 mL加入25 mL无菌水中可稀释10倍
C.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生根粉溶液浓度对生根的数目的影响
D.正式实验与预实验相比更能体现生根粉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
5.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效唑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清水稀释液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
C.喷施赤霉素会使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活性下降
D.把实验材料换成洋葱,作用效果可能会有差别
6.用打孔器取多个某植物的叶圆片,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一种细胞分裂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对照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绿素含量,并与实验前叶圆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实验前检测叶绿素含量是多余的
B.GA和BA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用于蔬菜保鲜且作用效果稳定
C.GA和BA作为催化剂降低了叶绿素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D.GA和BA在抑制叶绿素分解方面相互影响
7.蚂蚱腿子是一种观赏小灌木,现欲研究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ABT)对其嫩枝插条生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研究中各组插条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应相同且适宜
B.本研究中应设置不使用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对照组
C.插条生根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同种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促进插条生根效果一定不同
8.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凤梨成熟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C.施用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一定能提高相应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获得无子番茄的原理与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原理不同
9.人工合成的异戊烯腺嘌呤是一种植物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粮食、果树、蔬菜等作物叶绿素增加,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品质,增加瓜果含糖量,提高作物抗病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异戊烯腺嘌呤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
B.异戊烯腺嘌呤可用于绿叶蔬菜的保鲜,延长储藏时间
C.西瓜开花期用异戊烯腺嘌呤均匀喷施,可以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D.异戊烯腺嘌呤处理二倍体甘薯,可得到四倍体甘薯
10.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NAA不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推测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大小可能是IAA>IBA>NAA
C.大豆根系对不同物质的敏感程度为IAA>IBA>NAA
D.随浓度增大,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IBA更显著
二、多选题
11. 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200万公顷。广泛使用的植物化学调控技术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生长早期喷洒低浓度萘乙酸抑制顶端优势、增加侧枝数量
B.棉花生长中期喷洒缩节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防止植株过高
C.喷洒乙烯利促进棉桃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摘棉花
D.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落叶剂促进叶片脱落,减少收获棉花中的杂质
12.油菜素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的类似物(24-eBL)处理拟南芥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幼苗下胚轴和幼根的长度,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24-eBL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容易合成,原料广泛
B.结果表明24-eBL对拟南芥幼苗下胚轴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初步推测24-eBL对幼根的生长是抑制的,但是并不能完全排除它对幼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结果表明24-eBL对幼根生长的抑制是通过抑制细胞伸长生长实现的
三、非选择题
13.人工合成的番茄灵(化学名为“对氯苯氧乙酸”,简称PCPA)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坐果指经受精形成的幼果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脱落)。番茄灵的使用浓度一般为20~50 ppm。如果在花未开放时用番茄灵蘸花,坐果率约为40%;花半开放或盛开时蘸花,坐果率几乎达100%;花后蘸花,坐果率约为60%。
(1)番茄细胞中_______(填“含”或“不含”)控制合成番茄灵的基因,理由是_____
_____。
(2)番茄灵的生理作用与下列_______类似。
A.脱落酸 B.乙烯利 C.生长激素 D.2,4—D
(3)研究小组甲欲探究温度对番茄灵作用效果的影响,并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思路:在花未开放时,用适量的浓度为30ppm的番茄灵对足够数量的盆栽番茄进行蘸花,然后分别搬至温度为5℃、10℃、15℃、20℃、25℃、30℃、35℃、40℃、45℃、50℃的温室大棚内种植(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
请对其中的主要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完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也能提高坐果率。研究小组乙欲探究一定浓度的番茄灵和赤霉素联合处理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B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还应该增加一组(D组)。该组处理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在图中补充相应的曲线并预测该组实验结果。
④由实验结果可知PCPA和GA对提高番茄坐果率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
(1)小组成员在实验前需购置实验试剂(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选用______(填字母)来进行实验。
A.IPA B.生根粉 C.IAA D.2,4-D
(2)据《种艺必用》记载有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晒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古文中用浸泡过小便的黄泥封裹枝条,使枝条生根的方法,依据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枝条生根。
(3)如果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可以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__________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浪费。为此,该小组设计了一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分别为:2ppm、4ppm、6ppm、8ppm、10ppm的实验。请简要分析该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无法判断其他实验组是否促进生根。
(4)某同学为研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进行相关实验,并得出如图所示实验结果(浓度为10-10和10-11的结果相同)。若要进一步探究2,4-D溶液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则需在________浓度范围内配制更小梯度的溶液继续进行实验。
1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小麦幼苗的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 ℃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整理成下图:
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 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mg/L浓度的________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1 h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_。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实验设计所要遵循的________原则。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浓度为0.1 mg/L的赤霉素实验所进行的5次实验中,有一次的结果与其它四次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该浓度下的平均值偏差较大。你认为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次的实验数据__________(应该、不应该)舍弃。
(4)本次实验的结果_______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为什么?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答案】B。【解析】赤霉素能促进α-淀粉酶合成,进而促进淀粉水解来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较高浓度2,4-D可用于单子叶作物农田的除草,B错误;生长素能促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进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C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乙烯利催熟凤梨,可做到有计划地上市,D正确。
2.【答案】C。【解析】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A错误;无子番茄是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到的,B错误;脱落酸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例如:用脱落酸处理植物生长旺盛的小枝,可以引起与休眠相同的状态;产生芽鳞状的叶子代替展开的营养叶;减少顶端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活动,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和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优点为: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D错误。
3.【答案】C。【解析】西瓜膨大剂不是植物激素,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西瓜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法在人体中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其残留部分不会造成青少年发育过快,B错误;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来说是有毒物质,如青鲜素的毒性可能会使人体细胞癌变,C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乙烯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D错误。
4.【答案】C。【解析】该实验中,处理的时间、深度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故利用浸泡法或者沾蘸法处理插条时处理时间、深度均应该相同,A错误;取某浓度生根粉溶液2.5 mL加入22.5 mL无菌水中可稀释10倍,B错误;利用数学模型如绘制曲线图分析生根粉溶液浓度对生根的数目的影响,可以直观地判断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正确;预实验更能体现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而正式实验是在生根数目较多的浓度范围内进行的实验,只能体现促进作用,D错误。
5.【答案】B。【解析】多效唑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AGPase活性,促进鳞茎中淀粉的合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只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A正确;由题意“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溶有少量甲醇的清水稀释液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B错误;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喷施赤霉素会使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下降,所以赤霉素不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C正确;本实验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若把实验材料换成洋葱,作用效果可能会有差别,D正确。
6.【答案】B。【解析】实验前检测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一个对照,不是多余的,A错误;与对照组相比,GA、BA均可以延缓叶绿素的分解,故GA、BA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应用于蔬菜保鲜,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内不易被分解,故效果稳定,B正确;GA和BA都是植物激素,激素起调节代谢的作用,不能作为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C错误;题干中没有GA和BA共同作用的组别,故不能说明GA和BA在阻止叶绿素分解方面相互影响,D错误。
7.【答案】D。【解析】本实验研究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ABT)对其嫩枝插条生根数的影响,实验应该控制无关变量,使得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无关变量保持一致,本研究中各组插条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均属于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A正确;本实验研究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ABT)对其嫩枝插条生根数的影响,设计实验应该严格遵循对照实验原则,故本研究中应设置不使用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对照组,B正确;植物体内含有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在了解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后,通过人工合成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本实验研究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ABT)对其嫩枝插条生根数的影响,实验材料本身里面含有植物内源激素,人为又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则实验结果插条生根效果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某种生长调节剂对插条生根存在最适浓度,在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调节剂浓度的两侧,可能出现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但促进插条生根效果一致的情况,故同种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促进插条生根效果有可能相同,D错误。
8.【答案】C。【解析】用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A正确。凤梨成熟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B正确。施用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不一定能提高相应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需要合理使用,C错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获得无子番茄的原理与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原理不同,D正确。
9.【答案】D。【解析】异戊烯腺嘌呤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异戊烯腺嘌呤可用于绿叶蔬菜的保鲜,延长储藏时间,B正确。西瓜开花期用异戊烯腺嘌呤均匀喷施,可以提高果实的含糖量,C正确。异戊烯腺嘌呤处理二倍体甘薯,不能得到四倍体甘薯,因为四倍体是通过染色体倍性操作得到的,不是简单的生长调节剂处理,D错误。
10.【答案】C。【解析】NAA不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A正确。推测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大小可能是IAA>IBA>NAA,B正确。根据变化幅度可知大豆根系对不同物质的敏感程度为NAA>IBA>IAA,C错误。随浓度增大,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IBA更显著,D正确。
11.【答案】BCD。【解析】棉花生长早期喷洒低浓度萘乙酸会促进顶端优势,而不是抑制,A错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植株伸长生长,B正确。喷洒乙烯利能促进棉桃成熟,C正确。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落叶剂促进叶片脱落,D正确。
12.【答案】BD。【解析】24-eBL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容易合成,原料广泛,A正确。24-eBL对拟南芥幼苗下胚轴的作用均为促进, B错误。初步推测24-eBL对幼根的生长是抑制的,但有可能在极低浓度下促进,C正确。缺乏细胞伸长的具体数据支持,D错误。
13.【答案】(1)不含;番茄灵为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2)D;(3)①蘸花时间应在花半开放或盛开时;②应先用一定梯度的不同温度处理番茄灵,再进行蘸花;蘸花后的番茄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种植 ;(4)①一定浓度的番茄灵(PCPA)处理;②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

④协同。
【解析】( 1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一样,是一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 2 )本题主要考查设计对照实验和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 3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有: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等。
( 1 )番茄灵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所以番茄细胞中不含控制合成番茄灵的基因。
( 2 ) 2 , 4—D 是生长素类似物,一定浓度的 2 , 4—D 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所以 2 , 4—D 与番茄灵的生理作用类似,故选项 D 正确,ABC 错误。
( 3 )花半开放或盛开时用番茄灵蘸花,坐果率几乎达 100% ,实验现象明显,因此蘸花时间应在花半开放或盛开时;不同温度处理的对象应为番茄灵,如果将番茄在不同温度下栽培,会因温度直接影响番茄生长和代谢而导致实验失败,番茄的栽培温度应相同且适宜,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应先用一定梯度的不同温度处理番茄灵,再进行蘸花;蘸花后的番茄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种植。
( 4 )①②探究一定浓度的番茄灵和赤霉素联合处理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时,除了设计 GA 处理组、 PCPA+GA 处理组,还需设计 PCPA 处理组和蒸馏水对照组,由于 PCPA 也能提高坐果率,所以 B 组的处理方法不可能是蒸馏水处理,而应该是一定浓度的 PCPA 处理,还需增加一组等量的蒸馏水作对照组,补充曲线图如下:
③由于 PCPA+GA 联合处理比单独使用 GA 或 PCPA 处理时坐果率高,所以 PCPA 和 GA 对提高番茄坐果率具有协同作用。
14.【答案】(1)C;(2)小便(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或尿液提供了生长素);(3)预实验;缺乏空白对照组(或缺少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ppm的对照组);(4)10-11mol/L~10-10mol/L。
【解析】(1)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即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选项中IAA是生长素而非生长素类似物,故选C。
(2)因为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将黄泥反复浸到尿液中再晒干,黄泥中就会吸附一定的生长素。用这样的黄泥封裹枝条,就能利用其中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3)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可以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和创造条件。由题干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中缺少了一组对照,即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ppm的对照组。
(4)由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可以判断出现了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效果基本相同,说明这两个浓度之间应有生长素的最适浓度,要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可以在这两个浓度之间按浓度梯度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进行实验,统计各浓度的生根效果(可以具体表述为相同时间生根数量或相同时间生根长度),生根效果最佳的浓度即为最适浓度。
15.【答案】(1)调节;1;赤霉素;(2)减少切段中内源(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别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单一变量;(3)不应该;(4)不能;因柱形图数据只显示了“促进生长”并未显示“抑制生长”。
【解析】(1)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对是微量、高效的一类化合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观察图可以看出1mg/L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中培养,促进切端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对照实验中加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满足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生长素和赤霉素也应溶解于中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是为了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实验过程中,有一次的结果与其它四次有明显差异,也应该如实填写,不应该舍弃,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避免偶尔误差,还应重复实验.
(4)观察图,生长素浓度为0是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7.0mm,而实验组的切段长度都大于7.0mm,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没有设立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混合溶液处理植物,则不能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