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 cuì ( )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chāi sǎn( )一家人,分成两路。
(3)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xiào( ),却一声儿不响。
(4)我们mù yù( )在阳光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轻。( )
(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落叶“唰唰啦啦”地漂落。( )
(3)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4)水藻真绿,把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使“中国茶业百强县”之一的河源市紫金县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季。(删掉“之一”)
B.全力以赴、无怨无悔,这是匠人的坚守,又何尝不是每个创作者不应该秉持的精神 (删掉第二个“不”)
C.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滑出了34秒32的成绩,赢得首个中国历史上冬奥会男子速度滑冰金牌。(应将“首个”挪到“历史上”后面)
D.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句末加“纽带”)
5.在下列句子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2)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3)“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  
②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
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
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
⑤这种忧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中。
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①⑤  
③①②⑤④  D.④①②⑤③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
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D.《世说新语》的作者余嘉锡是南朝宋彭城人。
8.古诗文填空
(1)、《潼关》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
(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词》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9.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10.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读漫画] 甲、乙两幅漫画都叫“朋友”,仔细欣赏,然后任选一幅,说说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选的漫画是( ),这幅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设栏目] 班里要办一期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设计两个栏目。
栏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真友] 请结合下面的句子,谈谈你对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交友这个问题的看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以利交者,利尽则交疏,安有真正之友谊耶?正当之友谊必致力于道德之修养。 (柏拉图)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行军①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①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此时诗人随皇帝行军至凤翔。原诗注:“时未收长安。”
11.诗歌首句“_______________ ”二字呼应题目中的“九日”,点明诗歌写于重阳佳节,而“无人送酒来”一句则传达出军旅途中诗人的___________。
1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蕴含着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结合诗句内容及写作背景,简要分析这些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习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3.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俄而雪骤     (4)与儿女讲论文义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15.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16.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 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竞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7.母亲对“我”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有什么含义 请说说你对“好好儿活”的理解。
18.作者为什么说母亲“艰难地呼吸”就“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文意,说说母亲昏迷前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20.请阅读选文③一⑩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③~④ ⑤~⑥ ⑦~⑨ ⑩~ ~
事件 母亲带我到田野 母亲怕我走失呼喊我,我用头巾回应 A 母亲呼喊、寻找我,我终于回应 B
21.选文第③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2.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④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23.请简要回答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24.“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
三.写作
25、 一 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 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低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 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
请以“磨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
1、(1)憔悴 (2)拆散 (3)匿笑 (4)沐浴 2.(1)竞—竟 (2)漂—飘 (3)酒酒—洒洒 (4)伫—贮 3.C 4.A 5.(1)? (2)_ (3)…… (4);6.B 7.D
8.(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4)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C 10.(1)示例一:甲 交友应当将心比心,以诚相待 示例二:乙 朋友之间应当以礼相待,互相支持,亲密无间 (2)示例:名人交友故事 “交友”辩论台 (3)中学生应该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并且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与人坦荡地交往,才是真正的友谊。
11、登高 孤单寂寞
12.答案要点:以“故园菊”这一意象代长安故园,表达军旅途中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以“怜”字传达出对战乱中长安百姓的同情;以菊“傍战场开”的想象寄托了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心。
13.(1)家庭聚会;(2)差不多可以相比;(3)不久,一会儿;(4)指子侄辈 
14.(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5.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正确说法)的家庭气氛 
16.言之成理即可,不讲理不得分.“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老师意见:但是
★一般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此 “咏絮才”成为典故,谢道韫被称为才女.
★而 “撒盐空中”只有在某一种情况下更合适——雪成“霰”(xiàn)时.
17.母亲这句话是为了鼓励“我”珍惜生命,坚强地活下去。“好好儿活”的意思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坎坷,都不能屈服后退,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18.因为母亲本身有病还要照顾脾气暴怒的儿子,为儿子操心;母亲肝疼得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病很严重还要瞒着儿子。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感激之情。
19、示例: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希望他们能够扬起生活的风帆,坚强地活下去。
20.A我用母亲的头巾捕鱼B我终于找到来寻找我的母亲。
21.承上启下(过渡)
2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23.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担心、寻找孩子的焦急心理,体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24.(1)线索。(2)形象地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爱。(3)表现“我’对母爱的理解。
25、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