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韩元吉诗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韩元吉诗歌(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韩元吉诗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①
韩元吉②
觥船③相对百分空,京口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⑤。
注:①南宋孝宗淳熙五年秋,陆游拜官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暂回山阴故居休假,在冬季启程赴任之前,作者前来送行,写下了这首赠别七律。②韩元吉:和陆游一样是坚决主张抗金志士。③觥船:载酒之船,或指代大型酒杯。④京口:即镇江通判,两人曾在此同游,互相酬唱。⑤凌风:亭名,位于福建建安,韩元吉当年主持修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陆游即将远行赴任,作者与之把酒话别,回首同游往事如在梦中。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外,感情真挚,寄慨深沉。
B.颔联运用对比手法,一面赞赏陆游挥毫染墨,风采依旧;一面感叹自己满头霜雪,已成老翁,壮志难酬的感慨蕴含其间。
C.尾联作者自谦没有生花妙笔,不能充分表现福州的山水之美,恳请陆游此去代自己再游凌风亭。劝慰之意,楚楚动人。
D.本诗作为送别之作,有对过去的追忆,有对现实的感慨,有对未来的展望,不颓唐,也不虚妄,内蕴丰富,余韵隽永。
2.有论者认为,本诗的颈联“不落凡响”,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薄幸 送安伯弟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túmí)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注:韩元吉,河南许昌人,是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之一。
3.下列选项中,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词一开头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南浦"两字是人们抒发惜别之情的常见意象,令读者感受到一股感伤的意味。
B."青青万缕"描写满眼的绿柳,让人产生分别的感伤的联想。"更满眼、残红吹尽",使人去想象那残花在枝头片片被吹落的景供象,增添了感伤的气氛。
C."记竹里题诗"三句中"载酒"、"题诗",是文人常见的交往活动。"魂断"二字,是"悲哀"的意思,直言今日别离的苦痛。
D."闻鸡起舞" 是个典故。词的开头写送别,"漫留君住"三句,又回到惜别,劝安伯姑且停留片刻,持杯痛饮。
E.词的上阙主要写离别,下阙主要是抒发感慨。全词写眼前景当下事,感情深挚,读来有一种苦涩的韵味。
4.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曾吉甫题画屏风
韩元吉
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对彭郎①。
胸中丘壑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
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
冷然已作华胥梦②,便有群仙到枕旁。
【注】①庐阜对彭郎:庐山对着江中澎浪矶。②华胥梦:梦境的代称。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屏风上画作的诗将画面与主观想象结合起来,给人身临其画之感。
B.面对画面上的江、山,诗人猜出画家画的是庐山对着江中澎浪矶的景色。
C.江、山是这幅画的两个主要元素,山重在丘山沟谷,江则重在烟波浩渺。
D.诗人领略了画面疏松的逼真,又感受到了松下有似飞雨入室带来的清凉。
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送韩子师
韩元吉
西风斜日兰皋路。碧嶂连红树。天公也自惜君行。小雨霏霏特地、不成晴。
满城桃李春来处。我老君宜住。莫惊华发笑相扶。记取他年同姓、两尚书。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开头两句,点出了为友人送别的地点和环境,描绘了一种秋日傍晚的凄凉之境。
B."天公也自惜君行"一句,借天气变化情况表达了词人惜别之情,使笔法富有变化之美。
C."满城桃李春来处",乃词人想像出来的未来美好之景,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D.比拟、想象、寄情于景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全词的情感表达婉转曲折而深挚。
8.请简要赏析“莫惊华发笑相扶”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寿辛侍郎①
韩元吉
南风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燕然未勒,渡泸声在,宸衷②怀旧。
卧占湖山,楼横百尺,诗成千首。正菖蒲叶老,芙蕖香嫩,高门瑞,人知否?
凉夜光躔③牛斗,梦初回长庚如昼。明年看取,纛旗④南下,六骡西走。
功画凌烟⑤,万钉宝带⑥,百壶清酒。便留下剩馥,蟠桃分我,作归来寿。
[注]①此词为辛弃疾生日所作。辛弃疾生于五月十一日。②宸衷:帝王的心意。③躔(chán):日月星辰经过某一区域。④纛(dào)旗:军队大旗。⑤功画凌烟:历史典故,源自唐代长安城太极宫凌烟阁的功臣画像。⑥万钉宝带:形容显贵的服饰或象征高官厚禄。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君莫袖平戎手”意思是:老朋友有平定外族的绝学,可不能袖手旁观、听之任之。
B.“渡泸声在”典出《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句,以诸葛亮南征之事鼓励稼轩。
C.“卧占湖山,楼横百尺,诗成千首”三句写友人的退隐生活,旨在表达词人对归隐的渴望。
D.“菖蒲叶老,芙蕖香嫩”遥接首句,“高门瑞”暗点题中“寿”字,“人知否”语含惋惜。
10.本词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
题采石①蛾眉亭
(南宋)韩元吉②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采石: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附近,古代历来是防守长江的要地,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②韩元吉:时任吏部尚书,主战派。
11.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作“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
12.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色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菩萨蛮 夜宿余家楼闻笛声
韩元吉
薄云卷雨凉成阵。雨晴陡觉荷香润。波影淡墓星。水边镫火明。
白萍洲上路。几度来还去。彩枕恨茫茫。笛声依夜长。
13.赏析前四句的写景艺术。
14.简析后四句所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C.“尾联作者自谦没有生花妙笔”是对诗句的误读。“领略溪山须妙语”是希望陆游用妙笔重新点染那里的溪山,做出好诗寄给我。
故选C。
2.答案: ①颈联跳出一般送别诗感离伤别的情绪,展望美好未来,表达对友人的真诚祝福而非郁闷悲愁情绪,襟怀旷达。②虚实结合,分手时眼前腊尽春回、红梅盛放为实写,到任后已是冬去春来,茗叶吐芽的景象为虚写,无论眼前还是未来皆是美景陪伴,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借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解析: 颈联“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意思是:在这腊尽春回之际,梅花盛开,梢头已染成一片嫣红;待您到任时,春光明媚,白茶叶也该争先吐出芽叶为您洗尘接风。这两句笔姿潇洒,深见诗人旷达的胸怀,不专为别情所牵恋,表达对友人的真诚祝福而非郁闷悲愁情绪。
“腊尽梅梢尽放红”为实写,“春来茗叶还争白”为虚写,诗人设想陆游到福建的时候,已是下一年的春天,那里的白叶茶,该争先吐出白色的芽叶了。而在此刻分手之际,已经腊尽春回,红梅好都已迎年开放一片嫣红了。借景抒情,借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答案:3.CE; 4.①与朋友惜别的感伤;
②空有壮志而功名未立的感慨;
③乡关渺远而有家难归的感叹;
④对朋友的相思之情。
解析: C项“魂断”在此是“痛快之极”的意思,不指悲伤;“直言今日别离的苦痛”应为“回忆从前游宴会之乐”。
E写“眼前景当下事”错
答案:5.B;6.第一问:神游画境,诗人仿佛进入美妙的梦境,成群的仙人就在枕边。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清幽缥缈,仿佛世外仙境,令人玩味(陶醉)不已。
解析:5.“浑疑”表明是诗人的怀疑,而非画家写实。
6.作答第一问“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便是直接考查句意,翻译字面意思即可,于是有了答案‘,神游画境,诗人仿佛进入美妙的梦境,成群的仙人就在枕边。”第二问“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题型归类为诗人的情感态度,即对于题目中的“屏风画”如何评价或者有何感受,结合上文可以归纳要点如下:这幅画意境清幽缥缈,仿佛世外仙境,令人玩味(陶醉)不已。表达了对画艺的极高赞扬,所画之景生动逼真,富有特色,意境深远,令人沉醉其间不愿自拔。
答案:7.C;8.①用了想像(虚写)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了老友日后重逢时的欢乐场景;②一扫上阕凄清悲凉的情境,使全词感情富于变化,意蕴丰厚;③与分别伤感之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之情;④想像将来的“华发”丛生,表达了对别后时光流逝的感慨。
解析: “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与期待”有误。
9.答案: C
解析: C.“旨在表达词人对归隐的渴望”错误。“卧占湖山,楼横百尺,诗成千首”三句写友人的退隐生活,结合全词主旨及下阕对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期盼,此处主要是展现辛弃疾退隐时的闲适生活状态,为后文鼓励其重新出山、建立战功做铺垫,并非表达词人对归隐的渴望。
故选C。
10.答案: ①对辛弃疾的美好祝愿:下阕通过“明年看取,纛旗南下,六骡西走。功画凌烟,万钉宝带,百壶清酒”,表达了希望辛弃疾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获得高官厚禄,取得辉煌成就的美好祝愿。
②对自身的期待:“便留下剩馥,蟠桃分我,作归来寿”,词人希望辛弃疾功成名就归来后,能与自己分享胜利的成果,也体现了词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之情。
解析: ①下阕开篇想象辛弃疾未来征战的场景,“明年看取,纛旗南下,六骡西走”,描绘出辛弃疾率军出征、敌军溃败的画面,“功画凌烟,万钉宝带,百壶清酒”,则是想象辛弃疾成功后能像唐代功臣一样画像挂在凌烟阁,获得高官厚禄,这一系列内容都表达了对辛弃疾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美好祝愿。
②“便留下剩馥,蟠桃分我,作归来寿”,词人说希望辛弃疾成功归来后,能分一些胜利的“剩馥”“蟠桃”给自己,以庆祝他的归来,这里既包含着对辛弃疾的祝福,也体现了词人期待辛弃疾功成名就后与自己相聚,分享喜悦的心情。
答案:9.“凝”字(与“蹙”同义)是紧锁双眉的意思,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愁苦凝眉的形态特征,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有志不能报国的无限忧虑与激愤之情。
10.“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风鼓潮势、潮助风威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关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融情于景,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的故国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理想无法实现的忧虑与激愤之情。
答案: 11.①抓住典型场景和人的感受,写出雨后天晴空气的清新。②视觉嗅觉相结合。雨后之景是视觉,荷香是嗅觉。③动静结合。薄云卷雨为动,星星倒映水中为静。④映衬。雨凉与茶香,与荷塞星淡与灯火明互为映衬,丰富诗歌意境。
12.对过去与心上人美好生活的深情怀念;与心上人离别时的缠绵难舍;离别后的孤单愁苦;深夜听到笛声时的惆怅哀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