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造房子》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 “造房子” 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紧密相连的活动,引导学生从认识动物的家开始,逐步过渡到人类的家,深入探究家中物品,进而经历设计和建造小房子的全过程,并最终举办 “小房子” 展示会。本单元旨在激发学生对建筑和生活环境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房子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和自己的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事物的观察还不够细致深入,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充满兴趣,喜欢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然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够默契的情况,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组织。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 1、认识到家里的物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人们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使用物品。 2、理解房子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功能、材料、美观等,初步形成工程设计的概念。 (二)科学思维 1、在分析人类的家和家里物品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总结其特点和功能,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在设计和建造小房子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独特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评估和改进方案,培养反思和优化的思维习惯。 (三)探究实践 1、通过实地观察自己的家和调查家里的物品,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2、在设计和建造小房子的实践中,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建造,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态度责任 1、增强对自己家和家庭的热爱,珍惜家里的物品,培养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在设计和建造小房子的过程中,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家、我们家的特点及功能,学会对家里物品进行分类;掌握不同材料特性,能根据需求选择材料建造小房子。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身体结构与家的适应性关系,以及人类住所设计与材料选择背后科学原理;在设计和建造小房子过程中,综合考虑功能需求、材料特性和美观等多方面因素。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课时加科学阅读,建议每课安排1课时,总计7课时。具体如下: 1、动物的家 (1课时) 2、我们的家 (1课时) 3、家里的物品 (1课时) 4、设计小房子 (1课时) 5、建造小房子 (1课时) 6、“小房子”展示会 (1课时) 7、科学阅读 (1课时)六、教学过程(以《设计小房子》为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故事/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我的好朋友小兔子最近很烦恼,它的蘑菇房子被大雨冲坏了,它想请我们二(X)班的小小工程师们帮它设计一栋既坚固又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生:(齐声)愿意!2. 揭示课题: 师:“太好了!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做一回房屋设计师,学习《设计小房子》。”(板书课题:设计小房子)(二) 观察探究,明确结构 1. 观察实物/图片: 教师展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小房子模型(或播放PPT,展示世界各地的特色房子:草屋、木屋、砖房、冰屋、现代高楼等)。2. 讨论交流: 师:“这些房子虽然样子不一样,但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部分呢?”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房子的基本结构:墙、门、窗、屋顶。(教师相机板书) 师:“小兔子还提了两个要求:第一,房子要能立得稳(坚固);第二,要有一扇能让它进出的大门和一扇能看风景的窗户。”(三) 头脑风暴,创意设计 1. 材料认识: 师:“我们的材料王国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建筑材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教师出示纸盒、卡纸、泡沫板等)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感觉它们的软硬、厚薄。 师:“你觉得纸盒适合做什么?(墙/主体)泡沫板呢?(屋顶/装饰)卡纸呢?(门/窗/屋顶)”2. 提出设计任务: 师:“现在,请各位设计师为小兔子设计房子。先不着急做,工程师都是先画设计图的。请你在纸上画出你的房子,要标出墙、门、窗和屋顶,还可以想想用什么颜色和材料来装饰。”3. 学生独立设计: 学生拿出画纸和彩笔开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大胆想象(如:苹果形状的房子、带轮子的房子、彩虹屋顶的房子等),并提醒学生注意结构的完整性。(四) 动手制作,合作建造 1. 依据图纸选材料: 师:“设计图完成了,现在开始动工建造!请各小组的材料员来领取你们需要的材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设计图,挑选合适的材料。2. 安全提示: 教师强调使用安全剪刀和胶水的注意事项。3. 合作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遇到困难的小组进行启发: “你的墙怎么才能站得稳?”(引导思考底部加固、粘贴牢固) “门和窗怎么剪才好看又整齐?”(可以先画再剪) “屋顶怎么固定上去?”(引导使用胶带、橡皮泥辅助支撑) 鼓励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如有人裁剪,有人粘贴,有人负责装饰。(五) 展示评价,反思改进 1. “新房发布会”: 各小组将完成的小房子放在展示台上。2. 互动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哪些房子最受小兔子欢迎。”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可出示评价标准):稳固之星:房子能自己立稳吗?美观之星:房子漂亮吗?有创意吗?合作之星: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邀请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我设计的房子特点是...” 引导学生互相提出善意的小建议:“我觉得它的屋顶如果再粘牢一点就更好了。”“如果这里加个烟囱就更可爱了。” 七、教学建议 1、这个单元的学习趋向于对材料观念的建构,而不是材料相关知识的落实。 2、凸显单元学习的连贯性和累积性,比如说我们用造房子的情境来串联单元的整个学习,用材料的这个科学观念来贯通整个单元的学习。 3、尊重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实践中,只要求提出简单的制作问题,画草图,用简单工具制作简单的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