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1.1 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1.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定义及性质,能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能运用三角形三线特征及其三线交点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如图,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BC的顶点A处,另一端在边BC上移动. 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线段)的位置不断变化. 你认为其中有哪些位置是特殊的?
A
B
C
可以看看角的变化、线段的变化.
橡皮筋的另一端落在BC的中点上
如图,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BC的顶点A处,另一端在边BC上移动. 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线段)的位置不断变化. 你认为其中有哪些位置是特殊的?
橡皮筋平分∠BAC
橡皮筋与BC所在直线垂直
1.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中线.
B
A
C
D
如图,点D在BC上,BD=CD,线段AD是△ABC的中线.
E
2.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点E在BC上,∠BAE=∠CAE,线段AE是△ABC的角平分线.
H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AH⊥BC,垂足为H,线段AH是△ABC的边BC上的高.
1.王爷爷要将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土地平均分配给两个儿子,则图中他所作
的线段是 的( )
B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线 D.以上都不是
小试牛刀
小试牛刀
2.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是 的高的是( )
D
A B C D
找三角形某边上的高的方法:
1. 找出该边所对的顶点;
2.过此顶点作该边所在直线的垂线,垂线段为该边上的高.
归纳
如图,过点A分别画出△ABC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F
E
D
解:如图, AD是△ABC的中线, AE是△ABC的角平分线,AF是△ABC的高.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各有几条?
B
A
C
试一试
请取一张长方形透明纸,在透明纸上画一个三角形,折出所画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你有什么发现?
B
A
C
B
A
C
B
A
C
探究
中线、高也交于一点吗?请试一试.
三条角平分线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一点.
根据角的大小三角形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A
B
C
A
B
C
A
B
C
三条中线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一点.
B
A
C
A
B
C
A
B
C
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高及高的交点不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符号语言 基本特征 图示
角平分线
中线

∵ AD是△ABC 的角平分线,
∴ ∠BAD=∠DAC=∠BAC.
∵ AE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
∴ BE=EC=BC.
∵AF是△ABC中BC边上的高,
∴ AF ⊥BC.
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一点
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一点
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高及高的交点不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如图,AD是△ABC的中线.
求证:△ABD和△ADC的面积相等.
B
A
C
D
证明:如图,过点A作AH⊥BC,垂足为H.
AH是△ADC的高,也是△ABD的高.
∵ AD是△ABC的中线,∴ BD=DC.
又∵S△ABD=BD·AH,S△ADC=DC·AH,
∴S△ABD=S△ADC.
H
解答有关三角形中线的周长和面积问题,需要熟记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并能把周长的差转化为线段的差,求三角形的面积需利用“中线等分面积”.
1.如图,在 中,关于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线段是边上的高 B.线段是 边上的高
C.线段是边上的高 D.线段是 边上的高
2.若是 的角平分线(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C
A.平分 B.
C. D.
是的角平分线,平分 ,

B
A. B.
C. D.
3.如图,在中,,,分别是 边上的高线、的平分线、 边上的中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解:如图①②③,线段,, 即为所求.
4. 分别在图①,图②,图③中画出的角平分线 ,中线和高 .(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三角形中的三条重要线段
中线
角平分线
等分三角形的面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