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5课时 用边角关系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应用(17张PPT)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第5课时 用边角关系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应用(17张PPT)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1.3 第5课时 用边角关系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1.进一步掌握SSS、SAS、ASA、AAS四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2.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
知识回顾
已知条件 选择的判定定理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 SAS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 ASA
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 AAS
三边分别相等 SSS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SSA不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例1 如图,点E在BD上,AB=BC,AE=CE. 求证:AD=CD.
A
B
C
D
E


分析:
1. AD、CD属于哪两个三角形?
2. 证△ABD≌△CBD需要几个条件?
目前有哪些条件?还缺什么条件?
A
B
C
D
E


证法1:在△ABE和△CBE中,
∴△ABE≌△CBE(SSS).
∴∠ABE=∠CBE.
在△ABD和△CBD中,
∴△ABD≌△CBD(SAS).
∴AD=CD.
例1 如图,点E在BD上,AB=BC,AE=CE. 求证:AD=CD.
A
B
C
D
E


证法2:在△ABE和△CBE中,
∴△ABE≌△CBE(SSS).
∴∠AEB=∠CEB.
∴∠AED=∠CED.
在△AED和△CED中,
∴△AED≌△CED(SAS).
∴AD=CD.
例1 如图,点E在BD上,AB=BC,AE=CE. 求证:AD=CD.
证明:在和中,
, .
在和中,
, .
1.如图,四边形 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 .
求证: .
活学活用
例2 如图,AB⊥BD,ED⊥BD,垂足分别为B,D,点C在BD上,AB=CD,BC=DE. 求证:AC与CE垂直且相等.
A
B
C
D
E
分析:
1. AC、CE属于哪两个三角形?
2. 在△ABC和△CDE中,有哪些条件?
3. 要证AC⊥CE,只要证哪个角是90°?
如何得到这个角是90°?
例2 如图,AB⊥BD,ED⊥BD,垂足分别为B,D,点C在BD上,AB=CD,BC=DE. 求证:AC与CE垂直且相等.
A
B
C
D
E
证明:∵AB⊥BD,ED⊥BD,
∴∠B=∠D=90°.
在△ABC和△CDE中,
∴△ABC≌△CDE (SAS).
∴∠A=∠ECD,AC=CE.
∵∠B=90°,
∴∠A+∠ACB=90°.
∴∠ECD+∠ACB=90°.
∴∠ACE=90°.
∴AC与CE垂直且相等.
2.如图,已知AB∥CD,OA=OD,AE=DF. 求证:BE∥CF.
解题思路:利用角的关系推出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角的关系一般由三角形全等得到,然后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
证明: ∵ AB∥CD, ∴ ∠DCO=∠ABO,∠CDO=∠BAO.
在△AOB和△DOC中,
∴△AOB≌△DOC(AAS). ∴ OB=OC.
∵OA=OD,AE=DF,∴OA+AE=OD+DF,即OE=OF.
在△COF和△BOE中,∴△COF≌△BOE(SAS).
∴∠F=∠E,∴ BE//CF.
你还有不同的方法证明吗?
活学活用
另解:
由△AOB≌△DOC,得AB=DC,
由∠CDO=∠BAO,得∠CDF=∠BAE.
在△ABE和△DCF中,
所以△ABE≌△DCF(SAS).所以∠E=∠F. 所以BE//CF.
活学活用
2.如图,已知AB∥CD,OA=OD,AE=DF. 求证:BE∥CF.
解题思路:利用角的关系推出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角的关系一般由三角形全等得到,然后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
已知条件 是否全等 图形(或反例) 形式结论
三边
两边一角 两边夹角
两边对角 (非直角)
两角一边 两角夹边
两角对边
三角
SSS
SAS
ASA
AAS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1.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B
2.如图,AB=AC,AD=AE,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C
B.BD=CE
C.BE⊥CD
D.△ABE≌△ACD
C
3.如图,点B,F,C,E都在一条直线上,AC=DF,BC=EF.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  )
A.∠ACE=∠DFB
B.∠ACB=∠DFE
C.∠B=∠E
D.AB=DE
C
4.如图,已知,,要直接证明 .
(1)若以“ ”为依据,则可添加条件__________;
(2)若以“ ”为依据,则可添加条件_________;
(3)若以“ ”为依据,则可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
5.在和中,与交于点 ,且,
(1)请说明: ;
(2)当 时,求 的度数.
解:(1)在和中, ,
,,,即.
在和 中,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