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课件(共30张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课件(共30张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1.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 什么叫作平移?
2 .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作平移。
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新课导入
思考
如图,三角形 ABC在坐标平面内向左平移5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的三角形 A1B1C1.
y
8
7
6
5
4
3
2
1
-1
-2
x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O
A
B
C
A1
B1
C1
新知探究
y
8
7
6
5
4
3
2
1
-1
-2
x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O
A
B
C
(1)写出三角形 ABC 与三角形 A1B1C1 各顶点坐标. 比较对应点的坐标,看有怎样的变化?
A1
B1
C1
A (2,7) → A1 (-3,7);
B (0,5) → B1 (-5,5);
C (4,1) → C1 (-1,1).
纵坐标不变,
点 A1,B1,C1 的横坐标比点 A,B,C 的横坐标小 5.
2
0
4
-3
-5
-1
y
8
7
6
5
4
3
2
1
-1
-2
x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O
A
B
C
A2
B2
C2
(2)如果三角形 ABC 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 A2B2C2 . 写出这时各顶点的坐标. 比较对应点的坐标,看有怎样的变化?
A (2,7) → A2 (2,5);
B (0,5) → B2 (0,3);
C (4,1) → C2 (4,-1).
横坐标不变,
点 A2,B2,C2 的纵坐标比点 A,B,C 的横坐标小 2.
7
5
1
5
3
-1
y
8
7
6
5
4
3
2
1
-1
-2
x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O
A
B
C
(3)如果点 P (x,y) 是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那么向左平移 5 个单位长度或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它的对应点 P1 的坐标会是怎样的呢?
向左平移 5 个单位长度:
P (x,y) → P1 (x-5,y)
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P (x,y) → P2 (x,y-2)
A1
B1
C1
A2
B2
C2
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变化规律是左减右加;
一个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平移,其坐标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变化规律是上加下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平移的一个方法是用图形上任一点的坐标 (x,y) 的变化来表示.
例如,右移 2 个单位长度、上移 3 个单位长度的平移,记作 (x,y) → (x+2,y+3).
图形上的点P(x,y)
向右平移a个单位对应点 P1(x + a,y)
向下平移b个单位对应点 P4(x,y - b)
向上平移b个单位对应点 P3(x,y + b)
向左平移a个单位对应点P2(x - a,y)
点的平移规律
例 如图,将三角形 ABC 先向右平移 6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1B1C1 . 写出各顶点平移前后的坐标.
y
8
7
6
5
4
3
2
1
-1
-2
x
-4 -3 -2 -1 1 2 3 4 5 6
O
A
B
C
A1
B1
C1
解 由题意,得
A (-2,6)→A1 (4,4)
B (-4,4)→B1 (2,2)
C (1,1) →C1 (7,-1)
思考
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图形,按下面的要求平移,图形上任意一个点的坐标 (x,y) 是如何变化的?
(1)向左移动 a (a>0) 个单位长度;向右呢?
(x,y) → (x-a,y)
(x,y) → (x+a,y)
向左
向右
(2)向上移动 b (b>0) 个单位长度;向下呢?
(x,y) → (x,y+b)
(x,y) → (x,y-b)
向上
向下
(3)先向左移动 a (a>0)个单位长度,再向上移动 b (b>0) 个单位长度.
(x,y) → (x-a,y+b)
针对训练
2.将点 A (3,2)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得到 A1,则 A1 的坐标为________.
(5,-2)
1.点 A1 (6,3) 是由点 A (-2,3) 经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得到的,点 B (4,3) 向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 B1 (6,3).
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
3.点 A (4,-1) 平移到点 B (-1,4),可看作先向____平移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____平移____个单位长度;也可以看作先向____平移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____平移____个单位长度.

5

5

5

5
4.(1)已知线段 MN = 4,MN∥y 轴,若点 M 坐标为 (-1,2),则 N 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或 (-1,6)
(2)已知线段 MN = 4,MN∥x 轴,若点 M 坐标
为(-1,2),则 N 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
(3,2) 或 (-5,2)
1.将四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 6,同时纵坐标都减去 5,得到的结论是 ( ).
A.先向左平移 6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5 个单位长度
B.先向右平移 6 各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5 各单位长度
C.先向左平移 6 各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5 各单位长度
D.先向右平移 6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5 各单位长度
A
随堂练习
2.下面各图中的图②是由图①平移得到的,描述各图形是如何平移的,并写出各图中图①、图②各顶点的坐标.
(x,y) → (x,y-5)
x
1 2 3 4 5
y
3
2
1
-1
-2
-3


(5,2)
(5,3)
(1,2)
(1,3)
(1,-2)
(1,-3)
O
(5,-3)
(5,-2)
图①向下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得到图②
【选自教材P17练习第1题】
图①先向右平移 5 个(向下平移 6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6 个(向右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得到图②
x
-4 -2 2 4 6
y
4
2
-2
-4
O


(x,y) → (x+5,y-6)
(-4,2)
(-3,4)
(2,2)
(1,-4)
(2,-2)
(7,-4)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 ABC 的三个顶点 A,B,C 的坐标分别为 (0,2),(-1,0),(3,-1). 经过下列平移后,分别求此时三角形 ABC 各顶点的坐标.
(1)先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2)先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
再向上平移 4 个单位长度.
x
-2 -1 1 2 3 4
y
3
2
1
-1
-2
-3
A
A1 (2,1)
O
【选自教材P17练习第2题】
B
C
B1 (1,-1)
C1 (5,-2)
A2 (-3,6)
B2 (-4,4)
C2 (0,3)
4.分别写出点 P (4,5) 在经过如下平移后得到的点 P1 的坐标,并说出由点 P 到点 P1 是怎样平移的.
(1) P (x,y) → P1 (x,y+1) ;
(2) P (x,y) → P1 (x-1,y) ;
(3) P (x,y) → P1 (x+1,y+2) ;
(4) P (x,y) → P1 (x-3,y-1) .
【选自教材P17练习第3题】
解:(1) P1 (4,6),向上平移 1 个单位;
(2) P1 (3,5),向左平移 1 个单位;
(3) P1 (5,7),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4) P1 (1,4),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
B
C
-4
-5
1
2
3
4
1
2
3
4
-1
-2
-3
-3
o
x
y
(-3,2)
(-2,-1)
(3,0)
5.如图,三角形 ABC 上任意一点 P(x0,y0) 经平移后得到的对应点为P1(x0 + 2,y0 + 3),将三角形 ABC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 A1B1C1. 求 A1、B1、C1 的坐标.
P(x0,y0)
P1(x0+2,y0+3)
B
C
O
A1
C1
B1
A
解:A ( -3,2 ) 经平移后得到 (-3 + 2,2 + 3),
即 A1 ( -1,5 );
B ( -2,-1 ) 经平移后得到 (-2 + 2,-1 + 3),
即 B1 (0,2);
C (3,0) 经平移后得到 (3 + 2,0 + 3),
即C1 (5,3).
课堂小结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沿 x 轴平移
沿 y 轴平移
纵坐标不变
向右平移,横坐标加上一个正数
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去一个正数
横坐标不变
向上平移,纵坐标加上一个正数
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去一个正数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1.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习题 11.2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 A,B,C,D 的坐标分别为(-6,3),(-3,-2),(1,-2),(-2,3).把平行四边形 ABCD 向右平移 5个单位长度,求移动后各顶点的坐标。
解: A' (-1,3), B' (2,-2), C' (6,-2), D' (3,3).
【选自教材P18习题11.2 第1题】
r
4
3
2
1
-1
-2
-3
-4
y
x
-6 -5 -4 -3 -2 -1O 1 2 3 4 5
A
B
C
D
2.图①和图②是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前后的两个位置.请描述从图①如何平移到图②.
-4 -2 O 2 4 6 8 10 12
x
12
10
8
6
4
2
y
解:图①先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 10 个单位长度得到图② (或图①先向右平移10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图②).
【选自教材P18习题11.2 第2题】


3.已知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1,2),(5,7). 将线段AB 平移后,点 A 的坐标变为 (-6,-3). 求点 B 平移后的坐标。
解:点 A (1,2) 平移后的坐标为 (-6,-3),可知线段上点的平移方法为 (x,y) → (x-7,y-5),则点 B (5,7) 平移后的坐标为 (5-7,7-5),即 (-2,2).
【选自教材P18习题11.2 第3题】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正方形 ABCD,其中点 D 与原点 O 重合.
(1)写出 A,B, C,D 四个点的坐标;
(2)将正方形 ABCD 先向上平移 2 个单
位长度,再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
得到正方形 A1B1C1D1,写出点 A1,B1,
C1,D1 的坐标.
解:(1) A (4,0),B (4,4) ,C (0,4) ,D (0,0) ;
【选自教材P18习题11.2 第4题】
O (D) 2 4
x
4
2
y
A
B
C
(2) A1 (1,2),B1 (1,6) ,C1 (-3,6) ,D1 (-3,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