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评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1.看拼音,写词语。(4分)在新冠疫情暴发后, zhèng fǔ( )及时出台相应政策,人民群众保持zì lǜ ( )意识,积极配合防疫要求,户外保持一米的jù lí ( ),与fèn zhàn( )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抵御了一轮又一轮新冠疫情的冲击。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逶迤(yǐ) 千钧一发(jūn)B.岷山(mǐn) 气势磅礴(páng)C.山坳(ào) 满腔怒火(nù)D.围歼战(qiān) 崎岖不平(qū)3.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毫迈 惊天动地 大举进犯(行动,举动)B.攀登 粉身碎骨 聚精会神(会合,集中)C.冰雹 坚强不屈 昂首挺胸(精神振奋)D.汇集 全神惯注 徐徐上升(缓慢)4.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和句子中“说”的意思相近?( )(2分)陈老师对我们说:“上课绝不能开小差,否则会影响听课效率!”A.念念有词 B.谆谆教导C.娓娓道来 D.振振有词5.下列句子中面“ ”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赵医生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党员,请派我到抗疫前线去!”B.群众从四面八方来到天安门广场。C.爸爸常常居高临下,默默忍受,包揽了一切家务。D.他这个人挺古怪,经常自言自语,很少和别人说话。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继续射人天空。B.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C.大雨滂沱,放眼远望,远处山上的宝塔清晰可见。D.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下列革命故事与英雄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舍身堵枪眼 邱少云B.痛击敌人、英勇跳崖 狼牙山五壮士C.渣滓洞宁死不屈 江竹筠D.把日本鬼子引人埋伏圈 王二小8.小刚准备参加演讲比赛,作为朋友,你会提醒他写演讲稿时注意( )。(2分)①观点要蚪明,主题要突出。②观点隐藏于材料中,让听众自己领悟道理。③不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因为演讲是比较严肃的。④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引用名言警句。A. 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9.下列对联中,( ),是抗日时期某澡堂为唤酲民众救亡意识特意张贴的。(2分)A.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B.万里雄师归国土;一杯春酒洗胡尘C.复仇雪恨,每饭不忘;杀贼驱倭,投箸而行D.不逐倭奴,终生含垢;未雪国耻,满面 污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七律·长征》中,作者通过“暖”“寒”的对比,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和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B.《开国大典》通过场面描写表现了人民激动的心情,展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C.(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充分表现了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又突出了战士个人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D.《灯光》一课运用插叙的写法写了“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的事11.父爱是如此伟大,是如此崇高,像一个火炉温暖着我的心。(用加点词仿写句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5分)(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2)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第27军军长的原型是彭德清,他和战友们慷慨赴朝的情景,印证了曹植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3)中华民族是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民族,先贤们留下了很多表达爱国情怀的豪言壮语。南宋诗人陆游曾深情地告白“____________________”,他虽然地位低微,但是不忘忧虑国事。(4)中国领土主权不容侵犯。看到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中方提出严正交涉的新闻,小额借用李纲的名句发表评论:“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与欣赏。(共40分)(一)蔡和森(11分)【人物名片】中文名 蔡和森 生本 1895-1931民族 汉籍貫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 主要作品 《蔡和森文集》主要成就 1920年,蔡和森提出了“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是“中国共产党”名称提出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人物经历】 蔡和森同志在双峰高小求学时,南京政府发出剪辫子的号召。蔡和森觉得应该用实际行动拥护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于是就把自己头上的长辫子剪掉了。在他的带领下,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剪了辨子,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蔡和森与毛泽东成了志同道合的学友。1919年,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7月,蔡和森与工学世界社成员开会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同年,蔡和森在法国发起了建党活动,组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任总支书记。1921年10月,蔡和森因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蔡和森在香港被捕,随即被港英当局引渡到广州。1931年8月,蔡和森在广州英勇就义。【后世纪念】 蔡和森纪念馆,位于双峰县城复兴路与书院路交会处。1987年建馆,总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馆前为蔡和森广场,中央矗立着9米高的纪念碑,碑文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顶层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开放时间:每天8:30-17:00【人物评价】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邓小平于1979年为他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13.从材料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1931年,蔡和森牺牲B.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创始人C.蔡和森在法国英勇就义D.蔡和森于1931年在广州被捕14. 明明正在观看关于建党的电影,下列哪个人物最不可能在电影中出现?( )(2分)A.周恩来 B.蔡和森 C.毛泽东 D.张桂梅15.建党100周年之际,六(1)班的白老师想带全班50名同学进行革命教育社会实践,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2分)A.组织全班同学一起阅读(蔡和森文集》B.组织全班同学周末早上集合,8点准时进人蔡和森纪念馆参观C.给全班同学布置搜集其他名人对蔡和森的评价的任务,在课上交流分享D.组织大家一起观看有关蔡和森的影视作品,感受人物魅力16.蔡和森曾经说过:“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这句话给你的启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纹的奥秘(13分)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手指末 正面皮肤上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指纹虽然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游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李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指纹也有明显的不同。据说,全世界数十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②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近年来,指纹又和也子计算机、手机等成了好朋友。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人的指纹,只要用手指按一下指纹感应器,它就可以判断解锁的人是不是“主人”,从而选择是否解锁,既便捷又安全。③指纹将来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着我们去探索。17.短文主要介绍了指纹的类型、特征和__________,常见的指纹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分)18.下列关于指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指纹的类型单一,用途也有限B.孪生兄弟或者姐妹,长相相似,指纹相同C.由于人的遗传特性,父子、母女的指纹相同D.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19.第①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分)A.列数字、打比方 B.举例子、打比方C.列数字、作比较 D.打比方、作比较20.结合短文,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指纹的用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据说”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翻越大雪山(16分)11935年,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乘胜向北进发,到达了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的去路。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那里没有人烟,山上空气稀薄,人走到上面,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狂风暴雨。②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红军的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布满了老茧,既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碰到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3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12日上午9点钟,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一到山脚下,气温骤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 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先头班用刺刀 成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④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挡不住风雪的吹打,战士们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他们冻得浑身哆嗦。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⑤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若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志,那个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侯,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跟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⑥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⑦那个战士两眼噙若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⑧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⑨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22。文章题目“翻越大雪山”中的“大雪山”指( )。(2分)A.岷山 B.乌蒙山 C.夹金山 D.六盘山23.关于红军“翻越大雪山”的事件,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红军战士在翻越大雪山时互相帮助B.面对战友昏迷前的劝告,指导员犹豫了C.红一方面军的战士最终翻越了大雪山D.要翻越的大雪山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24.下列对文中第①段画“ ”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红军当时所处环境的恶劣B.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C.为下文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团结一致,共渡难关作铺垫D.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夹金山雪景美丽,令人向往25。文章既整体写了红军爬雪山时的艰难,又具体写了爬雪山过程中连指导员帮助战友的事例,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XX市人民广场要为红军战士制作一座雕像,请你结合短文,为设计师提供一些设计思路。(6分)雕像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的服装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的画面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27.你到过新冠疫苗接种现场吗?新冠疫苗接种现场的哪一 最让你难忘?是医护人员的尽职尽责,是老师的热情鼓励,还是……请以“新冠疫苗接种现场那一 ”为题,选择你印象最深的部分写下来,尝试运用占而结合的写法,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源,书写工整。100200300400500参考答案一、1.日寇 坦克 奋战 壮烈2.B 3.B 4.B 5.C 6.D 7.A8.C 9.D 10.D11.示例:公园里,花儿是如此芬芳,是如此生机勃勃,真让人心旷神怡!12.(1)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2)捐躯赴国难(3)位卑未敢忘忧国(4)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一)13.A 14.D 15.B16.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用生命铸就忠诚,浩然之气就会充盈于天地间。蔡和森忠诚于中国共产党,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启示: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二)17.用途斗形纹箕形纹弓形纹18.D 19.B20.①用指纹当“图章”;②借助指纹破案;③通过指纹检查出某些疾病;④用指纹开“指纹锁”21.不能删掉。“据说”表明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的事情没有事实依据,只是存在这种说法,去掉后这件事情就成了确定存在的,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三)22.C23.B 24.D25.点面结合。这样使读者更加真实地了解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时的艰辛不易,感受到红军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文章主旨深人人心。26.示例:不畏艰险的红军战士》衣服破了,草鞋烂了。四处是高大的雪山,红军战士手拉手艰难地迎着凛冽的寒风前进。三、27.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