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周考试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已知函数,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2.已知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B.C. D.3.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和值域相同,但其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同族函数”,例如函数,与函数,即为“同族函数”.以下函数解析式中也能够被用来构造“同族函数”的是( )A.B.C. D.4.已知函数则的最小值是( )A. B. C.0 D.15.已知,则( )A.B.C. D.6.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函数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若,则( )A.1 B.2 C.3 D.47.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满足,则( )A.3 B.2 C.1 D.08.已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的定义域均为,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的一个周期为2,则( )A.2为的周期B.C. D.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偶函数 B.C. D.的最大值为510.已知函数是上的增函数,则a的取值可以是( )A. B. C.0 D.111.双曲函数最初由17世纪数学家雅各布 伯努利提出:两端系于两个固定点的均匀绳索.在仅受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曲线是什么曲线?他本人和伽利略起初都误认为是一条抛物线.但是,雅各布 伯努利随后通过不懈努力用微分方程推导出其曲线方程为:,并称为悬链线.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满足:,容易求得其中一个函数为最简单的悬链线方程,则( )A. B.C. D.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反比例函数,当时,随增大而减小,则的值可以是 .(写一个符合条件的的值即可)13.函数(),若在上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14.若函数()满足,且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分别为,,…,,则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80分)15.已知函数.(1)求证:是奇函数;(2)当时,求的最小值.16.若存在常数、,使得函数对于同时满足:,,则称函数为“”类函数.(1)判断函数是否为“”类函数?如果是,写出一组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函数是“”类函数,且当时,.证明:是周期函数,并求出在上的解析式;17.设是一个定义域为的函数.若是的一个非空子集,且对于任意的,都有,则称是关联的.(1)判断函数和函数是否是关联的,无需说明理由;(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2)若函数是关联的,且在上,,解不等式;(3)已知正实数满足,函数是关联的,且,求的解析式.18.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他曾提出:固定项链的两端,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悬链线问题”,后人给出了悬链线的函数表达式,其中a为悬链线系数,称为双曲余弦函数,其函数表达式为,相反地,双曲正弦函数的函数表达式为.(1)解不等式:;(2)函数的图象在区间上与x轴有2个交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9.已知函数,若存在实数,使得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实数,均有成立,则称函数为“平衡函数”,有序数对称为函数的“平衡点对”.(1)若为函数的“平衡点对”,求的值;(2)若,且均为的“平衡点对”,求的最大值.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C BC A A D ABC ABC题号 11答案 ABD12.(答案不唯一)13.14.715.(1)因的定义域为.对于任意,都有,且,故是奇函数.(2)已知,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4.16.(1)是“”类函数,(答案不唯一);(2)是“”类函数,,,,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当时,,当时,,.故,17.(1)函数不是关联的,函数是关联的;(2); (3).18.(1);(2).19.(1)或者;(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