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理解反应热的定义,通过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明确反应热定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飞机飞得高,全靠燃油烧,来回狂飞几千里,热量独领风骚。飞机的运行动力来源于航空燃油的燃烧,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我们如何定量地描述这些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呢?C9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大型民用客机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2、符号QQ>0 表示反应吸热,体系的能量升高。Q<0 表示反应放热,体系的能量降低。3、意义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能。反应热的数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得,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用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研究反应热的化学分支称为热化学。二、体系与环境人为划定的研究对象(物质系统)称体系,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称环境。示例: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试管中的盐酸、NaOH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等看作一个反应体系体系(系统)被研究的物质系统环境盛溶液的试管和溶液之外的空气等看作环境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的能量热量三、反应热测定温度计玻璃搅拌器反应物简易量热计外筒内筒1、仪器——量热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并充分反应,保持体系温度均匀保温作用反应容器三、反应热测定2、原理Q = -C(T2 - T1)表示反应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2、T1分别表示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将反应物加入内筒并使之迅速混合,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值,即可利用公式Q=-C(T2-T1)计算出反应热。资 料 在 线热容和比热在不发生化学反应和物质聚集状态不变的条件下,物质吸收热量,温度每升高 1 K 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热容用符号 C 表示,其单位为 J K-1。纯物质的热容与其质量成正比。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热容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的单位为kJ K-1 kg-1。常温下,液态水的比热为 4.18 kJ K-1 kg-1。比热 =热容质量比热热容 =质量 100 mL 1.0 mol/L的盐酸、100 mL 1.0 mol/L氢氧化钠溶液简易量热计、250 mL烧杯、量筒(100 mL) 、温度计、搅拌器1、实验药品2、实验仪器3、实验原理Q = -C(T2 - T1)= - c · m · Δtm=ρV温度计测量量筒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活动·探究比热4、实验步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活动·探究量热计的准备反应后体系温度的测量反应物温度的测量重复实验测→调最高温度点提高准确度温度计搅拌器反应物简易量热计5、实验探究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活动·探究2.实验中是否可以更换温度计?不能,会存在仪器误差3.能否测完酸后直接测量碱的温度?那如何操作?不能,残留的酸与碱反应,造成酸碱消耗,热量损失。测定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再测别的溶液。4.能否将NaOH分多次倒入热量计中?不能,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5.玻璃搅拌棒能否用金属搅拌棒代替?不能。原因是金属质搅拌器易导热,造成热量损失。1.能否用浓硫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不能。浓硫酸溶解于水时放热,所测数值会偏大。四、中和热大量实验测得, 在25 ℃和101 kPa下,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放出57.3kJ的热量。H+(aq)+OH-(aq)=H2O(l) 50.16kJ57.3kJVS我们的数据大量实验数据为什么测量值与理论值相比较偏小?【思考】在实验过程中为提高实验的准确度的措施有哪些?措施 作用实验药品用量 采用碱稍过量的方法 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实验装置、 仪器选择 内筒和外筒上口对齐,内外筒中间有隔热层 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实验过程使用同一支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减少仪器本身的误差,使测量的温度更准确使用玻璃搅拌器 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实验操作 用温度计测量完盐酸的温度后,用水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擦干再测量碱溶液的温度 测量的初始温度更准确将溶液迅速倒入内筒后,立即盖上杯盖 减少热量的损失重复实验2~3次 测量的温度差更准确怎么理解57.3 kJ·mol-1(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2)以生成1 mol液态水为基准。(3)反应不可以生成沉淀(如Ba(OH)2+H2SO4=BaSO4↓+2H2O)。浓H2SO4NaOHHNO3Ba(OH)2H2SO4HNO3NH3·H2OBa(OH)2CH3COOHNaOH123452、简易量热计直接测出的是( )A、质量的变化 B、能量的变化C、温度的变化 D、电流的变化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可能发生颜色变化,有颜色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物质的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热能、电能等能量D3、将V1 mL 1.0 mol·L-1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4、下列有关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能代替玻璃搅拌器,用于搅拌反应物B、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l)释放的热量都约为57.3kJC、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中,读取混合溶液不再变化时的温度为终止温度D、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 H2O(l)放出的热量为52.3kJ,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所用酸、碱溶液浓度过大D5、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2)如果不盖杯盖(泡沫塑料板),所求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绝对值将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玻璃搅拌器偏小(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调整反应物用量后所放出的热量与原实验___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与原实验__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相等相等生成1 mol水时的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