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单元 第二章 认识细胞
英国科学家胡克(R. Hooke)喜欢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各种昆虫,如蚤、虱和蚊等。他还观察了头发、针尖、纺织品、霉菌和地衣等。
1665年,胡克出版了自己的观察成果《显微图谱》。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在观察软木切片时所看到的一种中空的小室结构,并将“小室”结构称为“细胞”。
胡克看到的“细胞”
胡克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放大倍数可达百万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能长时间观察活细胞)
17世纪
19世纪30年代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以可见光为光源
1. 显微镜的分类
目镜的数量常见两种:单目显微镜、双目显微镜。
显微镜按成像原理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任认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目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以可见光为光源) (用电子束替代可见光)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座
反光镜
遮光器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物镜
转换器
2.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识图记忆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镜柱
转换器
支持
稳定
机械部分
镜筒
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升降镜筒)
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载物台:放玻片
压片夹:固定玻片
转换器:调换物镜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目镜
反光镜
物镜
光学部分
通光孔
位置:距离眼睛近
数字:代表着放大倍数
特点:放大倍数大长度短;
放大倍数小长度长
目镜
10×

16×
位置:靠近载物台
数字:左上放大倍数 ;右上数值孔径;
左下镜筒长度;右下盖玻片厚度
特点:放大倍数大长度长
放大倍数小长度短
思考:如何区别物镜和目镜
物镜
通光孔:使光线通过进入物镜和镜筒内
通光孔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遮光器: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量
(调节视野亮度)
遮光器
显微镜的调节部分
光圈
大光圈:调亮视野(暗环境用)
小光圈:调暗视野(亮环境用)
作用:反射光线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平面镜:只反光(亮环境用)
凹面镜:反光和聚光(暗环境用)
反光镜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镜臂:握镜部位
镜柱:支持镜身
镜座:稳定镜身
镜筒:上安放目镜,下连转换器
镜筒
镜臂
镜柱
镜座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⒈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7cm、略偏左、安目镜(直接安在镜筒上)和物镜(旋进转换器上)。
⒉对光
“三转”: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遮光器:选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
左眼看,右眼睁。
白亮的圆形视野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⒊观察
放、压、降、升、细调、晰
先粗调,后细调
先低倍,后高倍
⒋清洁收镜
镜头用擦镜纸、镜筒降最低
当物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物像变大,视野范围变小,视野变暗(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成像特点
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看到的物像与标本实物完全相反
旋转180°
我是
倒像
练习使用显微镜


6
6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如何移动标本,才能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若物像不正,那么物像在显微镜中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把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同向法)。
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那么为了将物像调正,应该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物像的移动
练习使用显微镜
·
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
怎样调整至视野中心?

·
物体实际位置
同向(像)法
向右下方移动
考考你 ???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
的物像是( )
A、 B、 C、 D、
F
F
F
F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
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D
A
3、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镜                     C、调节准焦螺旋 D、选用凹面镜反光
4、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
A、调节光亮度   B、调节焦距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D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