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气候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气候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 气候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依托本地冰雪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滑雪旅游度假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①北多南少 ②西多东少 ③东多西少 ④南多北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滑雪旅游度假地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四季如春 B.终年积雪 C.河流平直 D.地处山区
3.一年中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的时段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上海到樟木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图完成下题
4.景观大道从东向西经过的地形区有(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关于景观大道从起点到终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平均气温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完成下面小题。
6.《航拍中国》栏目组工作人员在我国东南省份拍摄过程中经常因为大雨天气暂缓拍摄,而在拍摄西北省份时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据此推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B.中部地区降水多,东西部降水少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东北地区降水多,西南地区降水少
7.如果夏季,想要在我国同时看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则应该沿着(  )
A.30°N B.110°E C.40°N D.120°E
图甲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乙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经过图甲中A山脉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是(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9.图乙所展现的耕作场景(插秧),可能位于图甲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某些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图为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主要气候原因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深受季风气候影响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高山高原气候垂直变化大
11.图中四种中草药,一般生长在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或者雪山草原等地方的是(  )
A.黄芪 B.怀地黄 C.冬虫夏草 D.云南三七
12.读图可知,怀地黄适宜生长在(  )
A.高山高原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爱心雨伞、雨你共享”,如今各大城市相继推出了“共享雨伞”。结合如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呼和浩特 B.兰州 C.乌鲁木齐 D.广州
1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自南向北逐渐增多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5.降水量对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影响最大。从干湿状况看,福建省属于(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读“甲乙丙丁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小题。
16.不考虑地形等因素,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纬度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甲乙丙丁四幅中,最有可能代表北京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为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区分布图和海上风电平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广东省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常年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
B.濒临东海,海域面积广阔
C.临近东南亚,海外市场广阔
D.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
19.“海上发电、海下养鱼”模式可以(  )
①为海洋牧场提供清洁能源②推进风能成为我国唯一的能源
③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④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我国有很多天文观测基地。下图包括我国部分天文观测基地分布图、天文观测条件资料卡、丽江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备选天文观测基地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
C.青藏地区 D.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21.与东部观测基地相比,冷湖天文台观测条件更加优越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B.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C.距城市近,设备先进 D.纬度高,观测时间长
22.丽江观测站一年中适合观测、拍摄星空的天数较少,主要原因是(  )
A.所在地受寒潮影响大 B.雨季长,晴天少
C.基础设施较差 D.地势起伏较大
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脉络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无数伟大的时代、英雄人物与历史事件。完成下面小题。
23.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与地理大发现紧密联系的是(  )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24.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先后到达了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从航海和气候的角度谋划,郑和下西洋最佳时节应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5.古代中国诗词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下列诗句中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明的是北方的雨季来得早;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大;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述的是气候受地势的影响;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该地区不受冬季风影响。
农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下图为我国主要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6.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牧区c位于新疆牧区
D.牧区d的优良畜种为牦牛
27.牧区d民族传统服饰具有“宽大肥肩,袒露右臂”的特点,体现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A.冬寒夏凉,日较差小 B.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
C.雨热同期,降水年际变化大 D.冬冷夏热,年较差大
28.图中曲线a揭示了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具体表现为(  )
A.东耕西牧 B.东牧西耕 C.南面北米 D.南麦北稻
29.我国的农作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  )
A.东部地区的湿润和半湿润平原地带
B.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地区
C.气候干燥的西北内陆地区
D.亚热带的山地丘陵以及高原地带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下面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
A.均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B.均位于四大高原上
C.遍布五个自治区
D.多分布于干旱区
31.对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B.那曲草原地形平坦
C.祁连山草原黑土广布
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穿越太行山的太焦铁路(河南段)依山傍沟(如图)。雨季时,山上的危石在雨水的冲刷下,极易掉落,给当地的交通运输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这里有一群可敬的劳动者--捅山工,他们负责清除危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危石极易掉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3.捅山工清除危石主要是为了(  )
A.减轻风沙危害 B.减少山体滑坡
C.保障列车安全 D.保护谷底农田
34.可以减少捅山工工作量的措施是(  )
A.减少车次 B.平整土地 C.设防护网 D.加固路基
二、填空题
35.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c、d、e五地,夏季气温最低是   ,d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2)图中的b、c两地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中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   地(填选“b”或“c”),气温年较差小的是   地(填选“b”或“c”),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试分析b、c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3.A
【答案】4.A
5.B
【答案】6.C
7.A
【答案】8.A
9.D
【答案】10.A
11.C
12.B
【答案】13.D
14.D
15.A
【答案】16.A
17.B
【答案】18.D
19.A
【答案】20.C
21.A
22.B
【答案】23.B
24.D
25.C
【答案】26.D
27.B
28.A
29.A
【答案】30.A
31.B
【答案】32.B
33.C
34.C
35.【答案】(1)e;温带大陆性
(2)c;b;(纬度位置)纬度因素
(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