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1 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且空间匹配状况欠佳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资源与耕地匹配最不协调的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 B.耕地比重小,降水量小
C.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D.降水量大,但过分集中
修建梯田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中国四处南方稻作梯田入选全球农业遗产。下图示意入选全球农业遗产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南方稻作梯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4.修建梯田主要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修筑梯田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民收入
C.减轻环境污染 D.缓解水土流失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定了农产品主产区的建设规划。下图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各个农产品主产区的作物熟制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7.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产品搭配正确的是(  )
A.水田——水稻,油菜 B.旱地——小麦,花生
C.水田——小麦,甜菜 D.旱地——水稻,花生
8.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河流水 D.湖泊水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中国土地日。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农谚“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麦子主要分布的土地类型是(  )
A.水田 B.林地 C.旱地 D.草地
10.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北部的高原 B.西北的内陆 C.东部季风区 D.东部的山地
1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C.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就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下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与中国耕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我国耕地资源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所占比重最大②我国耕地多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③我国耕地多分布在非季风区④我国的耕地多分布在季风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图中①②③④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甲:①地把黑土地用好养好,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
乙:②地大力推行“大水漫灌”的灌溉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丙:③地大力推行“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丁:④地要严守耕地红线,抓紧抓牢粮食生产,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图1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2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图3南、北方水土分配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间分布均匀 B.类型齐全,比例合理
C.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D.南部和西部的难利用土地最多
15.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
A.增大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B.南方地区毁林开荒
C.严格控制南方地区人口的增加 D.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16.下列做法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的是(  )
A.围湖造田 B.陡坡开垦
C.增加建设用地 D.科学合理保护农田
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表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土地国情是人多地少
B.要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
C.要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
D.牧区要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东北区 B.黄淮海区
C.长江中下游区 D.黄土高原区
20.青藏区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水土流失严重
C.农业技术落后 D.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济郑高铁西起河南省会郑州,东至山东省会济南,设计时速350km/h。济郑高铁聊城段全长115.3千米,设有聊城西站、茌平南站、莘县站三个高铁站。2020年3月正式开工,2023年12月8日正式开通运营,聊城至此进入高铁时代。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1.济郑高铁沿线(  )
A.树木多为落叶阔叶林
B.能看到长江广阔的水面
C.山脉广布,冰川纵横
D.因大量有机质积累,土壤呈黑色
22.促使聊城进入高铁时代的主要因素是(  )
A.高铁修建技术水平 B.经济发展、市场需求
C.其他交通运输方式 D.地质构造、水文条件
23.济郑高铁的开通,有利于(  )
A.优化茌平的居住环境 B.缩短城市间的空间距离
C.促进莘县蔬菜的外运 D.促进聊城服务业的发展
2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中、西部高原地区 B.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C.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D.西部盆地地区
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如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可平衡年限越长,意味着耕地后备资源越充足。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  )
A.华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东北 D.东南沿海
26.与其他地区相比,浙江、福建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是因为(  )
A.生态环境脆弱 B.耕地数量少
C.经济发展快 D.距海近土地质量低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各地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推测甲、乙两省分别最可能是(  )
A.新、藏 B.黑、新 C.渝、藏 D.黑、滇
2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江苏省(  )
A.水能资源丰富 B.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C.森林覆盖率高 D.山地高原面积广阔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云,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B.新,耕地、草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草地 D.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30.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乡村聚落中常见碉房和竹楼
B.大陆性气候显著,植被覆盖率高
C.水资源短缺但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D.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二、填空题
31.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   ,B   ,C   ,D   。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和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E   山脉,②   (地形区)。
(3)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答案】3.A
4.B
5.D
【答案】6.B
7.B
8.C
【答案】9.C
10.C
11.A
【答案】12.D
13.C
【答案】14.C
15.D
16.D
【答案】17.C
18.A
【答案】19.A
20.D
【答案】21.A
22.B
23.D
24.【答案】C
【答案】25.C
26.C
【答案】27.B
28.B
【答案】29.B
30.C
31.【答案】(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昆仑山;黄土高原
(3)水田;小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