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下)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 读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字词。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他们在各自的lǐng yù( )奉献自我:戍边英雄陈祥榕,为了dǐ yù( )外敌qīn xí( ),守卫寸土,最终壮烈xī( )牲;航天英雄王亚平,将梦想zhàn( )放于太空,她的zhí( )着、坚毅,为苍茫宇宙增添了一抹明mèi( );巾帼英雄张桂梅,面对严jùn( )的现实,通过书jí( )获得力量,来到偏pì( )的山村,点rán( )那些pái huái( )在失学边缘的女孩前行的路……单项选择题。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隐晦(huì) 酝酿(niàng) 剽悍(biāo) 吹毛求疵(zī)B. 涟漪(qí) 锃亮(zēng) 两栖(qī) 断壁残垣(yuán)C. 亵渎(xiè) 哂笑(shěn) 挑衅(xìn) 猝然长逝(cù)D. 舷窗(xián) 伫立(chù) 褴褛(lǚ) 奄奄一息(yān)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候 稚嫩 重蹈复辙 截然不同 B. 慰藉 栖息 见微知著 通宵达旦C 哀思 轻脆 大庭广众 司空见贯 D. 悬虚 辨认 语无伦次 皇恐不安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过犹不及(及:达到) B. 自愧弗如(弗:不)C. 赴汤蹈火(汤:热水) D. 声泪俱下(俱:害怕)5. 读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使弈秋/诲二人弈。 B. 思援/弓缴/而射之。C.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D. 为是/其智弗若与?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它句子不同的是( )。A. 在学校诗词大会中,王敏凭借平时的积累摘得桂冠。B. 端午节龙舟比赛中,我们村代表队在比赛中拔得头筹。C. 这次校运会,陈奕迅通过努力,在多场比赛中战胜对手喜获金牌。D. 这次的书法比赛,李阳明的书法作品得到评委的好评,多幅作品斩获佳绩。7. 下列句子中,不包含“读书要下苦功夫”意思的一项是(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C.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多项选择题。8. 下列关于民间习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镇宅辟邪。②过年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③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 ④春节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到家。A. ①②④ B. ①③④C. ②③④ D. ①②③9. 对课文的理解和描述,正确的有( )①《鲁滨逊漂流记》(梗概)中,鲁滨逊走遍荒岛,最后在海边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搭起帐篷。②《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尼尔斯是书中的主人公。③《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马克·吐温,《威尼斯的小艇》也是他的作品。④阅读时,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0. 围绕“奋斗的历程”发表演讲,对所选材料描述正确的是( )①《七律·长征》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②《飞夺泸定桥》中,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勇夺泸定桥,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③《狱中联欢》里的革命者在狱中表演歌舞迎新年,展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④《春天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军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春天般的温暖。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按要求写句子。11. 仿照例句,运用外貌和神态描写刻画一个人。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_______________12. 注意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在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同学们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小凯在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故事时,教室里异常安静,___________13.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心情不同时,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情境,就心情“好”或“不好”的状态(选择打√),通过景物描写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①走在雨中 ②坐在草地上 ③听音乐选择情境(填序号)________心情(好/不好):___________14. 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1)引用古文或诗歌赞扬英雄的品格和志向,请你将其补充完整。英雄是什么?是文学家司马迁笔下的诠释:“________,________,或轻于鸿毛。”是文天祥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的誓言;是郑燮诗中“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刚正不阿;是于谦诗中“________,________。”不向恶势力妥协的决心。英雄勇于创新,正如《礼记》有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雄立志报国,正如《马诗》中的“________,快走踏清秋。”(2)英雄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感慨,需要知识的时候才发现读书太少,亲身体验了才知道举办活动的不易,正如俗语所说:“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多言何益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má)①、蛙黾(měng)②,日夜恒鸣,口干舌擗(pǐ)③,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注释:①虾蟆:蟾蜍。②蛙黾:青蛙。③口干舌擗:口干舌燥。15. 墨子在回答子禽的问题时,将______、______与晨鸡进行对比,其目的是________。16. 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时间 B.时机 C.时常 D.按时(1)时夜而鸣:( ) (2)唯其言之时也:( )17.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阅读《做一颗彩色的露珠》,完成练习。做一颗彩色的露珠杜旌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④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⑤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⑥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18.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蜚声中外:__________19. 根据课文内容及提示,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作者为了说明观点,选了四个事例,其中 是略写, 是详写。这四个事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有 :一类是反面的,有 。(填序号)20. 如果想补充一个事例说明短文的观点,下列事例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老鞋匠拥有最好的制鞋手艺,却不愿改变自己,坚持用手工制鞋,最终无法跟上机械化的时代,生意惨淡。B. 张文举屡次投稿不过,放弃文学,勤练书法,终成硬笔书法家。C. 越王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成为一方霸主。D. 爱迪生改进电灯泡的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挫折,没有放弃,最终取得成功。21. “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请你写一句类似的警句。可以是积累的名言,也可以自己创作。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章,完成练习。①昏沉的暗夜,降临在渣滓洞集中营。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刑讯室前,魔影动荡,吆喝声不绝……偶尔有人不安地低语。“夜审谁呀?”“江雪琴!”“又是江姐。”同志们的心像沉甸甸的铅块,朝无底深渊沉落。②过了好些时候,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特务绝望地狂叫着,混合着恐怖的狞笑。③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回答:“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听着她的声音,同志们仿佛看见江姐____________④大概是江姐平静的回答,使得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刑讯室里又传来了敌人毒辣的笑声。“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服不了?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⑤夜,在深沉的痛苦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倒吊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屋梁上被松了下来……“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⑥铁锤高高举起。“钉!”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没有回答。“不说?拔出来!再钉!”⑦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竹签像钉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把她泼醒!再钉!”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⑧刚升起的太阳,斜射着山坡上枯黄了的野草。远近的几株树木,也已落叶飘零,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枝干……⑨“江姐回来了!”只见江姐被两个特务拖着,从铁门外进来了。女牢里奔出来几个同志,把江姐轻轻地扶了起来,抬进女牢。战友小心翼翼地为江姐包扎伤口,发现伤口里残留着一些折断了的竹丝。江姐咳了一声,把头向外转了一下,嘴里吐着血沫……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她在遭受敌人严刑拷打的时候,紧咬着牙关,连嘴唇也咬破了。⑩同志们给江姐送来问候。有一间牢房的全体同志给江姐写了信,信中说:“亲爱的江姐:【A】一个多月来的严刑拷问,更显出你对革命的坚贞。【B】我们深深地知道,一切毒刑,只有对那些懦夫和软弱动摇的人,才会有效;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它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C】我们向党保证:在敌人面前不软弱,不动摇,绝不投降,像你一样勇敢,坚强……” 江姐听着,淌着激动而兴奋的眼泪。她请狱中同志帮助自己写了回信。晚上,通过墙头上的秘密孔道,渣滓洞每间牢房的战友,传阅着江姐动人心弦的回音:“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选自《红岩》,有改动)22. 好题目可以激起读者兴趣,可以点明主要人物和事件,也可以表达中心意思,请你给这篇文章拟个题目,并写出理由。题目:_______理由:__________23. 梳理文章三个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24. 第⑦段中“人们感到竹签像钉在每一个人的心上。”理解恰当一项是( )A. 同志们心连着心,对江姐的处境感同身受。B. 每位同志都遭受过和江姐一样的毒刑拷打。C. 竹签钉在手指里如同钉在心里一样疼痛。D. 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令人感到很恐惧。25. 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把你想到的画面补充到第③自然段中的横线上。26. 文章中画“______”的句子是( )描写,请从文中再找出这样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来(一句即可),再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27. 请你先从第⑩自然段【A】【B】【C】句中选择其中一句话,再结合文中对江姐的细节描写,写出你对所选语句的理解。我选择的是( )句,我的理解:_________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28. 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回忆小学六年生活,有欢笑、有温暖、有彷徨、有泪水 有没有这样的一件事、一个人,给予你成长的动力呢?请你通过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写作要求:1.题目自拟。2.围绕中心意思写,详略得当,写出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400字。4.不要出现真实姓名。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下)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题答案】【答案】 ①. 领域 ②. 抵御 ③. 侵袭 ④. 牺 ⑤. 绽 ⑥. 执 ⑦. 媚 ⑧. 峻 ⑨. 籍 ⑩. 僻 . 燃 . 徘徊单项选择题。【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多项选择题。【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A按要求写句子。【11题答案】【答案】邻居奶奶穿着她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拄着磨得光亮的木拐杖。我看到了她花白的头发下那张布满皱纹却总是笑眯眯的脸。【12题答案】【答案】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13题答案】【答案】 ①. ① ②. 心情好:雨滴欢快地砸向地面,溅起晶莹的小花。微风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清香,我漫步雨中,伞边垂下的雨丝,像灵动的珠帘,每一滴雨都在为我奏响愉悦的旋律。【14题答案】【答案】 ①. 人固有一死 ②. 或重于泰山 ③.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 千磨万击还坚劲 ⑤. 粉骨碎身浑不怕 ⑥.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⑦. 苟日新 ⑧. 日日新 ⑨. 又日新 ⑩. 何当金络脑 . 书到用时方恨少 . 事非经过不知难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15~17题答案】【答案】15. ①. 虾蟆 ②. 蛙黾 ③. 说明说话要抓住时机16. ①. D ②. B17. 说话不在于多,而在于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产生真正的影响。【18~21题答案】【答案】18. 名扬中外,享誉全球。文中指叶嘉莹作为学者名扬中外。19. 本文观点:人要学会适应;①仙人掌适应沙漠,叶片变成刺,减少水分蒸发;④林黛玉无法适应环境,致使爱她的人对她敬而远之;①②;③④;①②③;④ 20. D21.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22~27题答案】【答案】22. ①. 《坚贞不屈的江姐》 ②. 因为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依然坚贞不屈23. ①. 敌人夜审江姐 ②. 敌人用竹签酷刑折磨江姐 ③. 江姐坚贞不屈,同志们关怀江姐并传递信念 24. B25. 正一动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面对着束手无策的敌人,面不改色。26. ①. 环境 ②. 刚升起的太阳,斜射着山坡上枯黄了的野草。远近的几株树木,也已落叶飘零,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枝干……好处:① 渲染气氛:用“暗夜”“寒风”烘托集中营的阴森压抑;②衬托人物:用枯树野草的凄凉,反衬江姐如“光秃枝干”般顽强不屈。27. ①. B ②. 毒刑对真正的共产党员无效。文中江姐被钉竹签时“紧咬牙关,连嘴唇也咬破”(第⑨段),却始终不泄露秘密,说明她意志如钢铁,敌人的酷刑无法动摇她的信念。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28题答案】【答案】例文:那一次跌倒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永远记得操场上的水洼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四年级的运动会上,我代表班级参加60米短跑,却在快到终点时重重地摔倒了。膝盖火辣辣地疼,混合着泥土和雨水的跑道让我的白色运动服变得脏兮兮的。我听见看台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在这时,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扶起了我。是李老师。她没有责备我弄脏了衣服,也没有在意比赛的名次,只是蹲下来仔细查看我的伤口。“疼吗?”她轻声问,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小心翼翼地为我擦拭膝盖上的血迹。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顺着脸颊滑落,可她的眼神始终温暖而坚定。“知道吗?”她一边帮我处理伤口一边说,“老师小时候跑步也经常摔倒。但每次跌倒后,我都会想:这次我知道了哪里容易滑倒,下次就能跑得更稳。”这句话像一束阳光照进我心里。后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就会想起那个雨天,想起李老师的话。她教会我的不仅是怎样处理伤口,更是一种面对挫折的态度。现在我已经六年级了,运动会上再也没有摔倒过。但我知道,人生路上还会有很多次跌倒,而李老师教给我的勇气,会一直陪伴着我继续向前奔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