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貌的观察课件(26张,内嵌视频)-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地貌的观察课件(26张,内嵌视频)-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思考: 1.李白和苏轼分别是以什么视角刻画庐山的?
2.航拍中国是按照什么样的拍摄顺序介绍庐山的?
2019
人教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通过野外考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观察点
进行地貌观察。
2.了解地貌观察的内容,描述所观察地貌的特征。
盆地


平原
高原
山地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顺序
第一部分
仰视;
平视;
俯视
宏观
微观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宏),
如:山地、平原、高原等
再观察次一级地貌(中)
如:山岭、河谷、洼地等
最后描述微地貌(微)
如:河岸、陡崖、巨石等
地貌的观察顺序
相对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障碍物比较少
仔细观察地图,思考图中观察者在观察的时候可能遇到什么问题?
地貌观察的辅助工具
借助地形图观察
借助无人机观察
借助遥感影像观察
地貌的观察顺序
宏观
微观


一级地貌单元:青藏高原
次级地貌单元
喜马拉雅山
局部地貌单元
山脊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内容
第二部分
地貌观察的内容
Contents of ge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高度
Altitude.
01
坡向
Aspect.
03
坡度
Slope.
02
地貌的观察内容——高度
500m
1500m
1000m
海平面
(1)绝对高度: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高度。


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两个地点绝对高度之差,反应地面的起伏状况。
相对高度
地貌的观察内容——高度
高度是划分高原、山地、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地貌的观察内容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等高面
将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是等高线。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数值往里面增大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鞍部
360
364
365
364.2
362
358
360
360.4
360.3
鞍部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360.4
358
354
350
346
山脊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
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凸向高处
山谷
山脊
山谷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陡崖
2090
2110
2110
2130
2150
2154.9
陡崖
几条等高线相交重合的地方。
近于垂直的山坡。
地貌的观察内容——等高线
读图分析:阅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885.4m-879.0m=6.4m
790-800m
【思考】相对高度、绝对高度
H最大:885.4
H最小:790相对高度范围:85.4≤H<95.4
(3)A、B两地哪个地点坡度更大
A
B
B
等高距:10
梯田
地貌的观察内容——坡度
坡度大小一般用 坡度角 或者 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 来表示。
水平距离
坡度角
等高线稀疏
缓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山顶
坡度角越大,坡度越大
3°~7°
等高种植
7°~25°
修筑梯田
大于25°
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可以发展林业
(或者自然保护用地)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农业
京张铁路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交通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受机车牵引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
思考:在黄土高原修建窑洞,地貌观察中应首先考虑什么?
阳坡/阴坡
背风坡/迎风坡
地貌的观察内容——坡向
阳坡朝向太阳,光照多
阴坡背离太阳,光照少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山坡两侧的植被出现差异的原因?
阳坡:光照时间长,蒸发强,
水分条件差,主要为草地;
阴坡:光照时间短,蒸发弱,
水分条件好,生长森林。
【活动】罗山的“阴阳脸”
罗山
阳坡
阴坡
4.其他要素
中国 地质 西南地区 分层设色 地形图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横断山脉
海拔(m)
地面起伏状况
地貌的形状
面积
空间分布
破碎程度;
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
地形较为破碎
课堂总结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顺序
原因
地貌观察的内容
位置
原则
顺序
高度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视野开阔
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大地貌→次级地貌→小地貌
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坡度
坡向
其他
辅助观察手段
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表现形式、影响
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
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
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影响人类活动
【活动】学以致用
1.乙村和图中最高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40米   B.280米  
C.370米   D.420米
2.现拟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a、b、c、d
四条备选线路中,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3.与乙村相比,甲村(  )
A.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B.位于阳坡,光照充足
C.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D.位于阴坡,光照不足
B
B
C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 000),该地西部距大西洋较近。读图回答问题。
2019
人教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