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们身边的地理 同步作业(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 同步作业(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 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共13题)
1.到内蒙古旅行时可欣赏到的景观有(  )
A. 风吹草低见牛羊 B. 大漠孤烟直
C. 小桥流水人家 D.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降水损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如图所示为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不同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地表径流 B. 下渗 C. 地下径流 D. 蒸发
3.下列地区中,越干旱,人们越想看到炎炎烈日的是(  )
A. 拉萨地区 B. 黄土高原地区
C. 塔里木河流域 D. 云贵高原地区
4.农业部2013年底消息,我国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新中国以来首次连续十年增长.为了让土地休养生息,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25℃以上的陡坡耕地要进行退耕还林
B. 大量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C. 对重金属超标的土地将采取科学手段进行处理
D. 科学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房顶坡度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全年降水量丰富 B. 夏季降水多
C. 冬季降雪较多 D. 多暴雨
6.“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
A. 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 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 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 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7.《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许多不同省区的美食。以下美食与分布地连线正确的是(  )
A. 蓝田裤带面--山西省 B. 房县小花菇--湖北省
C. 乐山豆花--重庆市 D. 清炖跳跳鱼--江苏省
8.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习惯,都体现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受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  )
A. 地震频繁 B. 气候湿热 C. 气候严寒 D. 河湖众多
9.不同地方物产不同,饮食文化各具特色。下列四种饮食中能体现南方地区特色的是(  )
A. B.
C. D.
10.杭州市某居民想购买一套商品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水、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主要考虑的是该小区(  )
A. 物产富饶
B. 交通便利
C. 靠近工厂,便于上下班
D.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11.西北地区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主要得益于那里(  )
A. 气温高,降水丰富
B. 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气温低,风力强
D. 沙性土壤肥沃
12.“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 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 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13.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一天的正午时,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  )
A. 骑着马放牛 B. 吹着风扇吃午饭
C. 盖着被子进入梦乡 D. 围着火炉吃晚饭
二、填空题(共1题)
14.如图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m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Ts稳定在-8°C,该城市气温至少上升到 _____℃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 _____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h,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所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_____时以后。
试卷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都很大,全年多晴天,日照强烈.由于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
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生活现象是昼夜温差大,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变化很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B
8.【答案】B
【解析】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地方,当地民居为适应气候特点,可建造通风防潮的长屋。
解: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该民居适宜湿热的气候环境,该国家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1)10;(2)8;(3)10;
【解析】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由于大气上冷下热,引起大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在此过程中,近地面空气得到净化.按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如果3 000米高空大气温度为-8℃,则地面空气温度为:-8℃+3×6℃=10℃。
解:(1)该城市气温要上升到10℃以上时,地面空气才能够膨胀上升,逆温现象才会结束;对照图示中的右图知该城市气温大于10℃的时间是一天中的8点到次日2点,(夜间)2点以后地面气温低于10℃,开始出现逆温现象,一直延续到早晨8点,逆温现象结束。
(2)如果逆温结束2小时后,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依据题意,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应选在早晨8点逆温结束的2小时后,即10时。
故答案为:(1)10;8;
(2)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