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新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练--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五年高考
练基础
(2024安徽,15—16,6分)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涨落过程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差。下图为2024年4月上海堡镇、苏州浒浦、南通天生港三地的月平均潮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月,堡镇月平均潮差明显大于天生港,主要原因是(  )
A.天生港处河道较窄,涌浪堆积较高
B.堡镇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弱
C.堡镇与天生港所受日月引潮力差异大
D.堡镇至天生港段潮水沿江上溯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
2.天生港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潮差为该月最大。该日的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  )
  
  
(2023浙江1月选考,19,2分)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下题。
3.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
4.A.①  B.②  C.③  D.④
(2025山东,11—12,6分)某观星软件能够模拟出不受昼夜、天气等客观因素限制的真实星空景象,人们可以通过设定位置和时间参数观测地球上任一点地平面以上的恒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小明使用该软件模拟在山东省某地观测恒星时,观测到一颗遥远的恒星在某一时刻正好位于天顶。小明将时间参数调整为第二天的相同时刻,则观测到该恒星的位置相较于调整前(  )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不变
5.小明在该软件中将观测点分别设定在我国下列四地,并模拟一日观测,小明能观测到的恒星数量理论上最多的是(  )
A.曾母暗沙  B.钓鱼岛
C.乌鲁木齐  D.漠河
三年模拟
(2025河北部分学校一模)2024年6月2日6时23分,我国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一面)的阿波罗盆地,发现月球背面存在大量陨石坑。我国计划于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登陆月球南极地区寻找水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直到2024年才首次实现在月背采样,主要是因为月背(  )
A.与地球距离更远  B.与地球通信不便
C.太阳辐射条件差  D.环境安全系数低
2.与地球相比,月背上现存有大量的陨石坑,主要是因为月球(  )
①没有海洋  ②大气极其稀薄
③风化作用弱  ④侵蚀作用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与阿波罗盆地相比,水冰更可能在月球南极地区找到,主要是因为月球南极地区(  )
A.温度更低  B.日照时间更短  C.海拔更高  D.陨石坑更多
(2025广东广州二模)太阳不同纬度区域的自转周期存在差异。下图示意2024年10月太阳黑子群AR3465动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太阳自转方向和该黑子群所在区域自转周期分别是(  )
A.自西向东 约12天  B.自东向西 约12天
C.自西向东 约25天  D.自东向西 约25天
5.与地球相比,太阳不同纬度区域自转周期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太阳(  )
A.密度大  B.是一个气体星球C.能发光  D.周边行星引力大
53拓展 2024年10月5日和6日傍晚,天气晴好前提下我国公众可目睹明亮的金星与蛾眉月相伴的一幕。下图为5日傍晚时分在北京拍摄到的金星伴月照片。完成下面两题。
6.5日傍晚,观察者、金星与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
A.金星位于观察者的东侧  
B.金星位于观察者的西侧
C.太阳位于观察者的东侧  
D.三者处于同一直线附近
7.下列四图中,最符合6日傍晚同一时刻金星伴月照片的是(  )
  
  
考点2 地球的历史与圈层结构
五年高考
练基础
(2025浙江1月选考,3—4,4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出露岩层经历了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地质时期的变迁。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石灰岩形成时期(  )
A.爬行动物盛行  B.被子植物兴盛
C.蕨类植物繁盛  D.三叶虫开始出现
2.图中未知岩层可能是(  )
A.泥盆纪砂砾岩  B.石炭纪粉砂岩
C.二叠纪砂页岩  D.侏罗纪花岗岩
(2024广西,7—8,6分)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早期研究认为该地层是元古宙古老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为认识该地层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上溪群地层岩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岩作用
B.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
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4.根据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上溪群地层区(  )
A.属于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
B.由寒武纪早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C.属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
D.由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2024北京,10,3分)下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2019海南单科,14,3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题。
6.该钻井(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三年模拟
(2025湘豫名校联考)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马边县民建1井为平缓单斜构造,少断裂发育。组成马边向斜的岩层均为白垩纪和侏罗纪砂岩、泥岩,降水补给区出露岩层均为三叠纪地层。下图为民建1井附近地质结构示意图(图中黑色箭头表示地下水流向)。据此完成下题。
1.在图示岩层中,最可能挖掘到的化石是(  )
A.被子植物化石  B.哺乳动物化石  C.恐龙化石  D.三叶虫化石
53拓展 2024年9月22日阿根廷圣路易斯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50km。读地球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界面为古登堡面  
B.③处属于印度洋板块  
C.此次地震震源在地壳  
D.岩石圈含上地幔顶部
3.②处往往形成(  )
A.岛弧链  B.海岭  C.深海沟  D.褶皱山脉
(2025云南昭通一模)地球磁场是由于地球内部流动的液态金属产生的电流而形成的,地球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下图是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下列现象与地球磁场有关的是(  )
A.候鸟迁徙  B.潮汐现象  C.极端天气  D.白夜现象
5.推测地球内部液态金属主要存在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地幔  D.地核
53拓展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研究发现,该地气候越湿润,地表径流量越大,流速也越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在石灰岩中可能找到(  )
A.蕨类植物化石  
B.始祖鸟的化石  
C.被子植物化石  
D.哺乳动物化石
7.沉积环境最为湿润的岩层,形成于(  )
A.古近纪  B.白垩纪  
C.侏罗纪  D.三叠纪
考点3 地球的运动
典题领悟
(2024山东,6—7,6分)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下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F岛的位置可能是(  )
A.12°N,61°W  B.12°N,121°W  C.20°N,61°W  D.20°N,121°W
2.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
五年高考
练基础
(2025广东,7—8,6分)叠层石发育于滨海区域,它是以蓝细菌为主的原核生物通过生长和代谢活动黏结沉积矿物颗粒而形成的生物沉积构造。由于蓝细菌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因此叠层石沉积结构蕴含了“日—地—月”关系的相关信息。根据对北京周口店地区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约10亿年前)叠层石沉积结构的研究,可知那时黄赤交角为29.9±0.7°,一天时长为17.0±0.7小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相较于现今,中元古代晚期的地球(  )
A.温带区域范围更大  B.极夜极昼区的范围更大
C.自转的角速度更慢  D.太阳直射区域范围更小
2.与周口店纬度相同的区域,在中元古代晚期较现今(  )
A.冬至日的白昼更长  B.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更大
C.潮汐变化周期更短  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2023北京,1—2,6分)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下图是学生设计制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
①太阳活动  ②四季变化
③降水总量  ④物候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据图推断(  )
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2022广东,7,3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题。
5.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练重难
重难1 晨昏线(光照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4江苏,3—5,6分)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据图推断,该日是(  )
A.2月1日  B.3月1日
C.4月1日  D.5月1日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
A.6:00  B.12:00  C.18:00  D.24:00
3.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  )
A
B
C
D
(2022江苏,4—6,6分)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 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4.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5.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
A.9:40  B.10:10  C.10:40  D.11:10
6.空间站从图示位置飞行1小时,在这期间能看到空间站的地点是(  )
A.圣地亚哥  B.卡马匡
C.马纳卡拉  D.上海
重难2 时间和日期范围计算
(2024重庆,15,3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为加勒比海地区高收入国家,是美国加勒比盆地计划、欧盟伙伴协定受惠国,商品可免关税出口到相关国家和地区。位于利萨斯角港的凤凰工业园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勒比地区首个落地项目,现已吸引我国多家企业入驻。该园区某跨国企业计划在春季召开全球线上会议,协调产品供销。如图为该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为保证线上会议开始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线上会议开始时当地时间应是(  )
A.2:00  B.8:00
C.14:00  D.20:00
(2023辽宁,11,3分)中学地理小组到某综合试验区开展研学活动,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运用基本农田地面监测系统对区域内气象要素、空气质量、土壤、水质、病虫害等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了解该系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北京时间18:14研学活动结束时日落正西。据此完成下题。
2.该试验区位于(  )
A.黄淮海平原  B.三江平原
C.吐鲁番盆地  D.河套平原
(2022湖北,13—15,9分)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下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  )
A.两侧温度差异小
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
C.太阳能补充不足
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
4.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  )
A.年变化幅度为23°26'
B.日变化幅度为180°
C.年变化幅度为46°52'
D.日变化幅度为360°
5.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墨西哥圣地亚哥(23°N,110°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
B.冰岛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雾弥漫
C.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
D.中国北极黄河站(79°N,12°E)极光绚烂
重难3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4广西,10,3分)极北之城——朗伊尔城(78°12'N,15°30'E)常住居民仅约2 000人。每年极夜期间,城里居民会举办很多团体活动以应对漫长黑夜与严寒的考验。在阳光重返小城后的3月8日,当地会迎来全年最重要的、持续一周的太阳节。据此完成下题。
1.太阳节首日,当地居民看到太阳升起的方位是(  )
A.正南  B.东南  C.正东  D.东北
(2022海南,10—11,6分)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
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
3.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  )
A.琛航岛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大
B.琛航岛与李准滩的直线距离约1 200千米
C.李准滩较琛航岛更易受台风影响
D.李准滩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琛航岛高
重难4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应用
(2022广东,8,3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题。
1.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2022浙江6月选考,19—20,4分)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
A.甲至乙  B.乙至丙  C.丙至丁  D.丁至戊
3.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练考法
考法 太阳视运动轨迹
(2025湖南,15—16,6分)中欧地区城市夏季常出现热浪天气,街道两侧建筑物和树木的阴影可缓解行人的热感,行人热感可用生理等效温度(P)衡量。图1示意中欧地区某市(48°N,8°E)一条东西向街道行道树布置,图2示意该街道某年夏至日(天气晴朗、风力微弱)当地时间9—15时P平均值的分布。tan 65.5°≈2.19。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甲、乙两处P平均值的差异主要源于(  )
A.全时段两侧建筑物的遮阴  B.上午西侧行道树的遮阴
C.全时段东侧行道树的遮阴  D.下午西侧行道树的遮阴
2.同样情境下,若降低两侧建筑物高度至10米,乙、丙两处P平均值的差异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
(2024福建,11—13,9分)街道走向、行道树和建筑物影响街道地面的日照时间长短。福建省学者小明来到美国波士顿(约42°N)访学。夏至日,小明在某绿树成荫的街道朝天空垂直拍摄,并将照片绘制成图(如图)。图中虚线示意春分日目视太阳轨迹。该地夏至日昼长约15小时。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夏至日该街道日出方位最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4.6月25日,小明用专业器材在同一地点朝天空垂直拍摄,他拍摄到太阳的时段(地方时)最有可能是(  )
A.8:30~9:00  B.10:30~11:00
C.13:00~13:30  D.15:00~15:30
5.该街道行道树为当地树种。晴朗无云时,下列日期该街道地面日照时间最长的是(  )
A.5月30日  B.7月1日
C.9月1日  D.11月30日
(2023海南,14—15,6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观测当日(  )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7.甲地位于乙地(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三年模拟
(2025广西来宾二模)对于“在哪里能看到我国2025年第一缕阳光”这个有趣的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同学们绘制了2025年1月1日我国部分地区日出时间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能够看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就是版图边界与晨线最早相切的地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5年我国第一缕阳光出现在(  )
A.石塘镇  B.黑瞎子岛
C.海马滩  D.台湾台北
2.与石塘镇相比,黑瞎子岛每天都先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段是(  )
A.秋分到春分  B.夏至到冬至
C.冬至到夏至  D.春分到秋分
(2025广东汕头一模)2024年11月17日,新加坡华侨于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简称“两大盛会”),在会上为潮汕经济发展建言献策。11月20日下午,“两大盛会”圆满闭幕。下表示意冬至日汕头和新加坡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名称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汕头 06:51 17:41
新加坡 07:02 19:06
3.“两大盛会”闭幕时,汕头与晨昏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仅考虑地球运动,从“两大盛会”闭幕当天到冬至日,新加坡与汕头两地每天昼长的差值(  )
A.保持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增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025河北张家口一模)2024年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于北京时间8月3日21时30分开始,中国选手夺金,成为亚洲历史上首次夺得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的选手。下图示意网球决赛场地巴黎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场(48°N,2°E)。完成下面两题。
5.网球决赛开始时,巴黎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场的地方时为(  )
A.13时38分  B.14时38分
C.15时30分  D.16时30分
6.在为期8天的网球女子单打赛程期间,当地(  )
A.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B.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D.距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
(2025甘肃部分学校4月模拟)家住伦敦的约翰,某日12:25查看了自己手机上的天气APP,发现该日的日出日落与当晚月出月落信息(如下图所示),当晚约翰看到了多半个月亮非常明亮。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该日伦敦日落方位为(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8.该日我国可能(  )
A.刚过元宵节  B.临近芒种节气
C.刚过端午节  D.临近国庆节
9.当晚约翰可观看到月亮的时长为(  )
A.10小时26分钟  B.8小时05分钟
C.12小时06分钟  D.3小时21分钟
(2025辽宁名校联盟三模)秘鲁的雅克塔帕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位于赤道以南安第斯山脉海拔3 410 m的山谷中,遗址中包括廊道以及由双框门和内室组成的庭院(下图),研究人员推测是古人祭祀和观光的场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当初升阳光顺廊道射入时,可能处于(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1.雅克塔帕特庭院的日照时间(  )
A.全年上、下午等长  
B.二分日上、下午等长
C.冬季上午时长大于下午  
D.夏季下午时长大于上午
(2025湖北鄂东2月调研)陶寺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是一座史前天文观测的杰出设施,该观象台由13根高达5m的夯土柱围成半圆形,形成了12道观测缝,观象台中心设有一个圆形观测点,从观测点偏东方向,通过夯土柱狭缝可观测塔儿山日出方位,在特定的节气日出时,太阳光会从某个观测缝中穿过,打在观测点上,形成观测点、观测缝和太阳连成一线的奇观(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出现图示奇观时,对应的二十四节气可能为(  )
A.夏至  B.秋分  C.冬至  D.大寒
13.陶寺观象台的12道观测缝中,一年仅用一次的是(  )
A.春分观测缝和秋分观测缝
B.夏至观测缝和冬至观测缝
C.春分观测缝和夏至观测缝
D.秋分观测缝和冬至观测缝
14.当太阳从图示位置逐渐向观象台右移动时,武汉的昼夜变化状况是(  )
A.昼先变长、后变短,昼长于夜
B.昼先变长、后变短,昼短夜长
C.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D.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
专题素养练
(2025甘肃白银二模)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首次在月球背面动态展示。这面如A4纸大小、重约11.3克的五星红旗采用和月壤成分相近的太行山玄武岩经复杂工艺制成,被称为“石头”版高品质织物国旗。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月面玄武岩较多,在太空风化作用影响下,月岩风化形成月壤,以下不属于月表太空风化主要因素的是(  )
A.微陨石碰撞  B.宇宙射线辐射  
C.太阳风轰击  D.风力侵蚀影响
2.月面国旗采用与月壤成分相近的玄武岩为主材料经复杂工艺制成,其主要意义在于(  )
①抵御月表极端恶劣环境
②拓展玄武岩应用研究领域
③实现月壤原位就地利用
④减少地表玄武岩勘探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月壤与地球土壤相比(  )
A.富含有机质  B.成分更为复杂  
C.不含气体成分  D.温度变化更小
(2025陕西西安二模)洋中脊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地幔柱是地幔深部物质的柱状上涌体。下图示意南大西洋中脊系统与地幔柱相互作用的四阶段(Ma表示百万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洋中脊与地幔柱相互作用最强的时期是(  )
A.a  B.b  C.c  D.d
5.图中南大西洋中脊持续西迁的原因是(  )
A.圣赫勒拿岛升高  B.南美洲板块扩张快
C.非洲板块挤压力大  D.南大西洋面积增大
(2025陕晋青宁四省联考)北戴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南部,地处渤海之滨。北戴河的浪漫日出是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的自然景观之一。下图示意2025年1月1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北戴河海天一色景点(39°49'N,119°29'E)拍摄的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图示入海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西南流向东北
D.自东北流向西南
7.推测拍摄该景观时当地时间约为(  )
A.6:09  B.8:09
C.10:09  D.11:09
(2025北京东城一模)山东省青岛市的琅琊台是我国古代的观象台,作为四时(一年中的四季)文化的发源地,具有观测日出的良好条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余,傍滨巨海”。下图为琅琊台不同节气日出坐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琅琊台古观象台选址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少  B.地势高且临海,视野开阔
C.植被常绿,大气质量高  D.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大
9.若在北京择地运用琅琊台古观象台的方法定“四时”,则(  )
A.观测角度变幅大于55°  B.立夏日出时太阳高度更小
C.相邻节气时间间隔更大  D.立冬当天观测的时间提早
(2025山东青岛一模)小明同学在同一幅图中绘制了某日甲、乙两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图中甲、乙两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呈对称分布。完成下面两题。
10.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1.符合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Δh/°)年变化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福建福州二模)北京时间10月30日16时40分,我国某航空公司的乘务员在值乘航班的飞行途中拍摄到阳光照射在乘客座椅背面的照片(如图)。假设同一航班每天飞行线路和时间都一样。完成下面两题。
12.图中飞机飞行的方向最接近(  )
A.自北向南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东向西
13.未来三个月内,该航班乘务员在每天同一时刻看到阳光照射该座椅背面区域范围的变化规律为(  )
A.照射区域持续升高  B.照射区域持续降低
C.照射区域先升再降  D.照射区域先降再升
(2025山东济南一模)赤道式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测算时间的一种仪器,其晷盘平行于赤道,分南北两面(图1)。图2为某学生在校园(36°N,120°E)自南向北拍摄的日晷景观照片。完成下面两题。
 
14.该照片的拍摄时间可能是(  )
A.6月7日10:10  B.6月7日13:50
C.11月7日10:10  D.11月7日13:50
15.以下节气中,正午时刻晷盘在地面的投影面积最小的是(  )
A.清明  B.夏至  C.立秋  D.冬至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五年高考
练基础
(2024安徽,15—16,6分)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涨落过程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差。下图为2024年4月上海堡镇、苏州浒浦、南通天生港三地的月平均潮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月,堡镇月平均潮差明显大于天生港,主要原因是( D )
A.天生港处河道较窄,涌浪堆积较高
B.堡镇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弱
C.堡镇与天生港所受日月引潮力差异大
D.堡镇至天生港段潮水沿江上溯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
2.天生港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潮差为该月最大。该日的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 C )
  
  
(2023浙江1月选考,19,2分)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下题。
3.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B )
4.A.①  B.②  
C.③  D.④
(2025山东,11—12,6分)某观星软件能够模拟出不受昼夜、天气等客观因素限制的真实星空景象,人们可以通过设定位置和时间参数观测地球上任一点地平面以上的恒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小明使用该软件模拟在山东省某地观测恒星时,观测到一颗遥远的恒星在某一时刻正好位于天顶。小明将时间参数调整为第二天的相同时刻,则观测到该恒星的位置相较于调整前( B )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不变
5.小明在该软件中将观测点分别设定在我国下列四地,并模拟一日观测,小明能观测到的恒星数量理论上最多的是( A )
A.曾母暗沙  B.钓鱼岛
C.乌鲁木齐  D.漠河
三年模拟
(2025河北部分学校一模)2024年6月2日6时23分,我国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一面)的阿波罗盆地,发现月球背面存在大量陨石坑。我国计划于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登陆月球南极地区寻找水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直到2024年才首次实现在月背采样,主要是因为月背( B )
A.与地球距离更远  B.与地球通信不便
C.太阳辐射条件差  D.环境安全系数低
2.与地球相比,月背上现存有大量的陨石坑,主要是因为月球( B )
①没有海洋  ②大气极其稀薄
③风化作用弱  ④侵蚀作用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与阿波罗盆地相比,水冰更可能在月球南极地区找到,主要是因为月球南极地区( A )
A.温度更低  B.日照时间更短  
C.海拔更高  D.陨石坑更多
(2025广东广州二模)太阳不同纬度区域的自转周期存在差异。下图示意2024年10月太阳黑子群AR3465动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太阳自转方向和该黑子群所在区域自转周期分别是( C )
A.自西向东 约12天  
B.自东向西 约12天
C.自西向东 约25天  
D.自东向西 约25天
5.与地球相比,太阳不同纬度区域自转周期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太阳( B )
A.密度大  
B.是一个气体星球
C.能发光  
D.周边行星引力大
53拓展 2024年10月5日和6日傍晚,天气晴好前提下我国公众可目睹明亮的金星与蛾眉月相伴的一幕。下图为5日傍晚时分在北京拍摄到的金星伴月照片。完成下面两题。
6.5日傍晚,观察者、金星与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B )
A.金星位于观察者的东侧  
B.金星位于观察者的西侧
C.太阳位于观察者的东侧  
D.三者处于同一直线附近
7.下列四图中,最符合6日傍晚同一时刻金星伴月照片的是( A )
  
  
考点2 地球的历史与圈层结构
五年高考
练基础
(2025浙江1月选考,3—4,4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出露岩层经历了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地质时期的变迁。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石灰岩形成时期( C )
A.爬行动物盛行  B.被子植物兴盛
C.蕨类植物繁盛  D.三叶虫开始出现
2.图中未知岩层可能是( D )
A.泥盆纪砂砾岩  B.石炭纪粉砂岩
C.二叠纪砂页岩  D.侏罗纪花岗岩
(2024广西,7—8,6分)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早期研究认为该地层是元古宙古老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为认识该地层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上溪群地层岩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C )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岩作用
B.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
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4.根据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上溪群地层区( D )
A.属于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
B.由寒武纪早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C.属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
D.由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2024北京,10,3分)下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A )
A.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2019海南单科,14,3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题。
6.该钻井( A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三年模拟
(2025湘豫名校联考)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马边县民建1井为平缓单斜构造,少断裂发育。组成马边向斜的岩层均为白垩纪和侏罗纪砂岩、泥岩,降水补给区出露岩层均为三叠纪地层。下图为民建1井附近地质结构示意图(图中黑色箭头表示地下水流向)。据此完成下题。
1.在图示岩层中,最可能挖掘到的化石是( C )
A.被子植物化石  B.哺乳动物化石  
C.恐龙化石  D.三叶虫化石
53拓展 2024年9月22日阿根廷圣路易斯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50km。读地球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处界面为古登堡面  
B.③处属于印度洋板块  
C.此次地震震源在地壳  
D.岩石圈含上地幔顶部
3.②处往往形成( C )
A.岛弧链  B.海岭  
C.深海沟  D.褶皱山脉
(2025云南昭通一模)地球磁场是由于地球内部流动的液态金属产生的电流而形成的,地球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下图是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下列现象与地球磁场有关的是( A )
A.候鸟迁徙  B.潮汐现象  
C.极端天气  D.白夜现象
5.推测地球内部液态金属主要存在于( D )
A.地壳  B.软流层  
C.地幔  D.地核
53拓展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研究发现,该地气候越湿润,地表径流量越大,流速也越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在石灰岩中可能找到( A )
A.蕨类植物化石  
B.始祖鸟的化石  
C.被子植物化石  
D.哺乳动物化石
7.沉积环境最为湿润的岩层,形成于( C )
A.古近纪  B.白垩纪  
C.侏罗纪  D.三叠纪
考点3 地球的运动
典题领悟
(2024山东,6—7,6分)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下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F岛的位置可能是( A )
A.12°N,61°W  B.12°N,121°W  C.20°N,61°W  D.20°N,121°W
信息获取 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说明F岛出现太阳直射现象,且为一天的正午,即地方时为12点。
思维引导 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据此可依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确定F岛的纬度;F岛正午时(根据上面结论),北京时间为8月21日00:04,可根据时差确定F岛的经度。
2.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C )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
思维引导 旗杆影子的指向与太阳方位相反;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F岛昼长夜短,正午太阳直射,下午日落西北。
五年高考
练基础
(2025广东,7—8,6分)叠层石发育于滨海区域,它是以蓝细菌为主的原核生物通过生长和代谢活动黏结沉积矿物颗粒而形成的生物沉积构造。由于蓝细菌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因此叠层石沉积结构蕴含了“日—地—月”关系的相关信息。根据对北京周口店地区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约10亿年前)叠层石沉积结构的研究,可知那时黄赤交角为29.9±0.7°,一天时长为17.0±0.7小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相较于现今,中元古代晚期的地球( B )
A.温带区域范围更大  
B.极夜极昼区的范围更大
C.自转的角速度更慢  
D.太阳直射区域范围更小
2.与周口店纬度相同的区域,在中元古代晚期较现今( C )
A.冬至日的白昼更长  
B.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更大
C.潮汐变化周期更短  
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2023北京,1—2,6分)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下图是学生设计制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C )
①太阳活动  
②四季变化
③降水总量  
④物候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据图推断( B )
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2022广东,7,3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题。
5.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练重难
重难1 晨昏线(光照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4江苏,3—5,6分)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据图推断,该日是( D )
A.2月1日  B.3月1日
C.4月1日  D.5月1日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C )
A.6:00  B.12:00  C.18:00  D.24:00
3.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 A )
A
B
C
D
(2022江苏,4—6,6分)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 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4.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C )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5.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C )
A.9:40  B.10:10  
C.10:40  D.11:10
6.空间站从图示位置飞行1小时,在这期间能看到空间站的地点是( C )
A.圣地亚哥  B.卡马匡
C.马纳卡拉  D.上海
重难2 时间和日期范围计算
(2024重庆,15,3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为加勒比海地区高收入国家,是美国加勒比盆地计划、欧盟伙伴协定受惠国,商品可免关税出口到相关国家和地区。位于利萨斯角港的凤凰工业园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勒比地区首个落地项目,现已吸引我国多家企业入驻。该园区某跨国企业计划在春季召开全球线上会议,协调产品供销。如图为该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为保证线上会议开始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线上会议开始时当地时间应是( B )
A.2:00  B.8:00
C.14:00  D.20:00
(2023辽宁,11,3分)中学地理小组到某综合试验区开展研学活动,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运用基本农田地面监测系统对区域内气象要素、空气质量、土壤、水质、病虫害等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了解该系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北京时间18:14研学活动结束时日落正西。据此完成下题。
2.该试验区位于( A )
A.黄淮海平原  B.三江平原
C.吐鲁番盆地  D.河套平原
(2022湖北,13—15,9分)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下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 B )
A.两侧温度差异小
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
C.太阳能补充不足
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
4.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 A )
A.年变化幅度为23°26'
B.日变化幅度为180°
C.年变化幅度为46°52'
D.日变化幅度为360°
5.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C )
A.墨西哥圣地亚哥(23°N,110°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
B.冰岛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雾弥漫
C.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
D.中国北极黄河站(79°N,12°E)极光绚烂
重难3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4广西,10,3分)极北之城——朗伊尔城(78°12'N,15°30'E)常住居民仅约2 000人。每年极夜期间,城里居民会举办很多团体活动以应对漫长黑夜与严寒的考验。在阳光重返小城后的3月8日,当地会迎来全年最重要的、持续一周的太阳节。据此完成下题。
1.太阳节首日,当地居民看到太阳升起的方位是( B )
A.正南  B.东南  C.正东  D.东北
(2022海南,10—11,6分)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C )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
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
3.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 A )
A.琛航岛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大
B.琛航岛与李准滩的直线距离约1 200千米
C.李准滩较琛航岛更易受台风影响
D.李准滩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琛航岛高
重难4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应用
(2022广东,8,3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题。
1.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D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2022浙江6月选考,19—20,4分)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D )
A.甲至乙  B.乙至丙  C.丙至丁  D.丁至戊
3.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练考法
考法 太阳视运动轨迹
(2025湖南,15—16,6分)中欧地区城市夏季常出现热浪天气,街道两侧建筑物和树木的阴影可缓解行人的热感,行人热感可用生理等效温度(P)衡量。图1示意中欧地区某市(48°N,8°E)一条东西向街道行道树布置,图2示意该街道某年夏至日(天气晴朗、风力微弱)当地时间9—15时P平均值的分布。tan 65.5°≈2.19。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甲、乙两处P平均值的差异主要源于( D )
A.全时段两侧建筑物的遮阴  
B.上午西侧行道树的遮阴
C.全时段东侧行道树的遮阴  
D.下午西侧行道树的遮阴
2.同样情境下,若降低两侧建筑物高度至10米,乙、丙两处P平均值的差异将( B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
(2024福建,11—13,9分)街道走向、行道树和建筑物影响街道地面的日照时间长短。福建省学者小明来到美国波士顿(约42°N)访学。夏至日,小明在某绿树成荫的街道朝天空垂直拍摄,并将照片绘制成图(如图)。图中虚线示意春分日目视太阳轨迹。该地夏至日昼长约15小时。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夏至日该街道日出方位最接近( A )
A.①  B.②  C.③  D.④
4.6月25日,小明用专业器材在同一地点朝天空垂直拍摄,他拍摄到太阳的时段(地方时)最有可能是( C )
A.8:30~9:00  B.10:30~11:00
C.13:00~13:30  D.15:00~15:30
5.该街道行道树为当地树种。晴朗无云时,下列日期该街道地面日照时间最长的是( D )
A.5月30日  B.7月1日
C.9月1日  D.11月30日
(2023海南,14—15,6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观测当日( D )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7.甲地位于乙地( A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三年模拟
(2025广西来宾二模)对于“在哪里能看到我国2025年第一缕阳光”这个有趣的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同学们绘制了2025年1月1日我国部分地区日出时间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能够看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就是版图边界与晨线最早相切的地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5年我国第一缕阳光出现在( C )
A.石塘镇  B.黑瞎子岛
C.海马滩  D.台湾台北
2.与石塘镇相比,黑瞎子岛每天都先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段是( D )
A.秋分到春分  B.夏至到冬至
C.冬至到夏至  D.春分到秋分
(2025广东汕头一模)2024年11月17日,新加坡华侨于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简称“两大盛会”),在会上为潮汕经济发展建言献策。11月20日下午,“两大盛会”圆满闭幕。下表示意冬至日汕头和新加坡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名称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汕头 06:51 17:41
新加坡 07:02 19:06
3.“两大盛会”闭幕时,汕头与晨昏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4.仅考虑地球运动,从“两大盛会”闭幕当天到冬至日,新加坡与汕头两地每天昼长的差值( C )
A.保持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增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025河北张家口一模)2024年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于北京时间8月3日21时30分开始,中国选手夺金,成为亚洲历史上首次夺得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的选手。下图示意网球决赛场地巴黎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场(48°N,2°E)。完成下面两题。
5.网球决赛开始时,巴黎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场的地方时为( A )
A.13时38分  B.14时38分
C.15时30分  D.16时30分
6.在为期8天的网球女子单打赛程期间,当地( B )
A.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B.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D.距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
(2025甘肃部分学校4月模拟)家住伦敦的约翰,某日12:25查看了自己手机上的天气APP,发现该日的日出日落与当晚月出月落信息(如下图所示),当晚约翰看到了多半个月亮非常明亮。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该日伦敦日落方位为( C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8.该日我国可能( A )
A.刚过元宵节  B.临近芒种节气
C.刚过端午节  D.临近国庆节
9.当晚约翰可观看到月亮的时长为( D )
A.10小时26分钟  B.8小时05分钟
C.12小时06分钟  D.3小时21分钟
(2025辽宁名校联盟三模)秘鲁的雅克塔帕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位于赤道以南安第斯山脉海拔3 410 m的山谷中,遗址中包括廊道以及由双框门和内室组成的庭院(下图),研究人员推测是古人祭祀和观光的场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当初升阳光顺廊道射入时,可能处于( B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1.雅克塔帕特庭院的日照时间( C )
A.全年上、下午等长  
B.二分日上、下午等长
C.冬季上午时长大于下午  
D.夏季下午时长大于上午
(2025湖北鄂东2月调研)陶寺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是一座史前天文观测的杰出设施,该观象台由13根高达5m的夯土柱围成半圆形,形成了12道观测缝,观象台中心设有一个圆形观测点,从观测点偏东方向,通过夯土柱狭缝可观测塔儿山日出方位,在特定的节气日出时,太阳光会从某个观测缝中穿过,打在观测点上,形成观测点、观测缝和太阳连成一线的奇观(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出现图示奇观时,对应的二十四节气可能为( B )
A.夏至  B.秋分  C.冬至  D.大寒
13.陶寺观象台的12道观测缝中,一年仅用一次的是( B )
A.春分观测缝和秋分观测缝
B.夏至观测缝和冬至观测缝
C.春分观测缝和夏至观测缝
D.秋分观测缝和冬至观测缝
14.当太阳从图示位置逐渐向观象台右移动时,武汉的昼夜变化状况是( C )
A.昼先变长、后变短,昼长于夜
B.昼先变长、后变短,昼短夜长
C.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D.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
专题素养练
(2025甘肃白银二模)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首次在月球背面动态展示。这面如A4纸大小、重约11.3克的五星红旗采用和月壤成分相近的太行山玄武岩经复杂工艺制成,被称为“石头”版高品质织物国旗。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月面玄武岩较多,在太空风化作用影响下,月岩风化形成月壤,以下不属于月表太空风化主要因素的是( D )
A.微陨石碰撞  B.宇宙射线辐射  
C.太阳风轰击  D.风力侵蚀影响
2.月面国旗采用与月壤成分相近的玄武岩为主材料经复杂工艺制成,其主要意义在于( A )
①抵御月表极端恶劣环境
②拓展玄武岩应用研究领域
③实现月壤原位就地利用
④减少地表玄武岩勘探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月壤与地球土壤相比( C )
A.富含有机质  B.成分更为复杂  
C.不含气体成分  D.温度变化更小
(2025陕西西安二模)洋中脊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地幔柱是地幔深部物质的柱状上涌体。下图示意南大西洋中脊系统与地幔柱相互作用的四阶段(Ma表示百万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洋中脊与地幔柱相互作用最强的时期是( B )
A.a  B.b  C.c  D.d
5.图中南大西洋中脊持续西迁的原因是( B )
A.圣赫勒拿岛升高  
B.南美洲板块扩张快
C.非洲板块挤压力大  
D.南大西洋面积增大
(2025陕晋青宁四省联考)北戴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南部,地处渤海之滨。北戴河的浪漫日出是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的自然景观之一。下图示意2025年1月1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北戴河海天一色景点(39°49'N,119°29'E)拍摄的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图示入海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 )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西南流向东北
D.自东北流向西南
7.推测拍摄该景观时当地时间约为( B )
A.6:09  B.8:09
C.10:09  D.11:09
(2025北京东城一模)山东省青岛市的琅琊台是我国古代的观象台,作为四时(一年中的四季)文化的发源地,具有观测日出的良好条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余,傍滨巨海”。下图为琅琊台不同节气日出坐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琅琊台古观象台选址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B )
A.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少  
B.地势高且临海,视野开阔
C.植被常绿,大气质量高  
D.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大
9.若在北京择地运用琅琊台古观象台的方法定“四时”,则( A )
A.观测角度变幅大于55°  
B.立夏日出时太阳高度更小
C.相邻节气时间间隔更大  
D.立冬当天观测的时间提早
(2025山东青岛一模)小明同学在同一幅图中绘制了某日甲、乙两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图中甲、乙两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呈对称分布。完成下面两题。
10.甲地位于乙地的( A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1.符合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Δh/°)年变化的是  ( D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福建福州二模)北京时间10月30日16时40分,我国某航空公司的乘务员在值乘航班的飞行途中拍摄到阳光照射在乘客座椅背面的照片(如图)。假设同一航班每天飞行线路和时间都一样。完成下面两题。
12.图中飞机飞行的方向最接近( B )
A.自北向南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东向西
13.未来三个月内,该航班乘务员在每天同一时刻看到阳光照射该座椅背面区域范围的变化规律为( C )
A.照射区域持续升高  B.照射区域持续降低
C.照射区域先升再降  D.照射区域先降再升
(2025山东济南一模)赤道式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测算时间的一种仪器,其晷盘平行于赤道,分南北两面(图1)。图2为某学生在校园(36°N,120°E)自南向北拍摄的日晷景观照片。完成下面两题。
 
14.该照片的拍摄时间可能是( C )
A.6月7日10:10  B.6月7日13:50
C.11月7日10:10  D.11月7日13:50
15.以下节气中,正午时刻晷盘在地面的投影面积最小的是( A )
A.清明  B.夏至  C.立秋  D.冬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